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自杀的真相

已有 20578 次阅读 2010-5-31 10:28 |个人分类:离骚|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把这篇文章同时发在科学网是希望更多人知道关于自杀的正确知识。这不会是一篇逻辑严密的文章,更不是一个故事,只是零碎的列出一些知识点,作为个人读书笔记。

 

1、有人认为自杀起源于利他行为,尤其是当家庭出现后。比如,当家庭面临一群猛兽时,需要有个人志愿引开野兽,当然,他会因此献身,但是他的家庭得到保全。这种行为被看成自杀。很多人认为亲情的帮助能挽回自杀者,但这并不是屡试不爽的方子,有时候自杀者的动机就是认为,他们的死会为家人减轻麻烦。

2、自杀并不是少数人的想法。在一生中某个时刻,大多数人偶尔都会出现结束自己生命的冲动。注意:有时候嗜酒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自杀行为。

3、在美国,每年近3.2万人通过自杀结束生命。在死因中排第11位,15-24岁年龄段在自杀者中排第3位,男性自杀者是女性自杀者的4倍。

4、对自杀的研究主要遵循两条道路,涂尔干社会学模式弗洛伊德心理学模式

5、涂尔干模式关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情境影响自杀周围的环境。这些社会情境表现为一定的社会一体化水平和法制化水平。

A、   社会一体化水平:个人融入社会的程度十分重要,如果人们与其社区(生存环境)的联系太少或没有足够的社会联系观念,一个人会变得过度依赖他自己的资源。在这种社会环境里所发生的自杀被称为利己主义自杀。(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是高强度劳动,餐饮业等行业的自杀并不多见。)被剥夺公民权,或者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可能觉得没有必要去留意或者维护生命的价值观,因为在与更广泛的社群的互动中他们没有体验到他们自己的存在很重要。利他主义自杀与之相反,一个人具备高水平社会联系和社会整合时,他对社会的价值观或者事业的认同感可能达到削弱其个体观念德程度,在某些情况下,群体的价值观或风俗习惯可能要求人们去自杀。日本武士切腹自杀和神风特攻队可以看成这种情况

B、   社会法制化水平不健全的社会法制为失范性自杀创造条件。这种社会隔离以社会道德沦丧为特征。当周围发生快速社会变化,人们丧失了对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依靠时,这种现象出现了。在全球年轻人中,自杀现象越来越多,文化变迁是部分原因,利己主义和人身自由往往倾向于斩断个体与社会的纽带。行为失范(缺乏法制约规)与自我中心(缺乏社会融合)彼此强化。在社会管制的另一个极端例子中,我们看到了以过度社会管制为特征的社会。没有自由和缺少选择可能使宿命论占据一个人的头脑,这是一种无路可走和身无长物的感觉。这类自毁行为被涂尔干称为宿命论自杀。(心理学里实际有与之对应的界定,我们称为“习得无助”,即个体人为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工资过低、跳槽无门、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都可能造成习得无助或者“宿命论”自杀。)监狱里居高不下的自杀率,部分是因为那里存在刻板冷酷的官制。所以,集权社会(组织)里一定要做好公民(员工)的福利和保障,如果个体认为没有保障也就没有希望,就很容易出现自杀。

总之,从社会角度看,自杀是由于个体与社会之间联系的瓦解引起的。

6、自杀的心理动力学研究中获得的关键见解是:

A、   严重的自杀危机只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数小时或几天;

B、   自杀者很可能对于结束自己的生命表现出矛盾心理;

C、   大多数自杀事件牵涉到两个人的事件,他们以某种方式联系受害者和另一重要人物。

7、施奈德曼认为,大多数自杀案例往往表现为4组失望的心理需求:

A、 爱情、认可或归属的受挫;

B、 控制能力被破坏,感到无助和挫败;

C、 自我形象受到侵犯,遭到了羞辱、失败、耻笑和丢脸;

D、 关键关系破裂,随之而来的是羞辱、孤寂和可怜。

8、一种神经化学因子与大脑制造和运用血清素的能力降低与自杀发生有联系。在自杀尝试者大脑中,血清素水平低下,而自杀者的尸体解剖研究也揭示了前额脑皮层中存在血清素降低的现象。血清素水平似乎与对精神的镇定影响有关。通过对确定个体所处危险的类别和提供合适的药物治疗,有可能缓解自杀者的脆弱。

9、许多人认为自杀是个人责任心失败,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但这种看法并不正确,自杀很多时候并不是当事人自由而理性的判断,这时候他们更应该被看成病人,他们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某些方面可能出现障碍。

10、        自杀的类型:

A、 逃避型自杀:自杀是逃避某种强烈的肉体痛苦或精神苦恼的手段。医助型自杀(安乐死)可以看成逃避型自杀;

B、 求助型自杀:自杀者将自杀看成求助,其目的就是使现况发生变化。可以理解为人们常说的“死给你看”。目的不是自毁,而是要解决某些难题。自杀行为传递的实际上是这样的信息“我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必须改变,我无法继续这样生活下去了。”

11、        在实施自杀的群体中,可能存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群:

A、 尝试者:倾向于反复自杀,但没有等死的企图;

B、 完成者:一次自杀成功。

求助型自杀的致命性往往不高。据估计,尝试自杀的数目与自杀致死德数量比例是251

12、        导致自杀的几种危险因素:

A、 文化因素:厄尔利和埃克斯认为,宗教和家庭在“减轻”社会压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黑人社群内,年轻人认为自杀是软弱、胆小的,因此美国黑人自杀率比白人低。认为暴力是解决难题的办法是增加自杀危险的另一种文化因素。这给我们启示:暴力组织、喜欢采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国家(比如暴力拆迁)事实上是在暗示或者鼓励自杀。

B、 对自杀行为的暗示叫“维特效应”。随着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自杀在年轻人中间的传播有时候被归咎于这本小说。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感染效应”,人们一直争议不休。已经清楚的事实是,社会环境对自杀者有重大影响。

C、 巴里认为,求生和求死力量之间会有较量,求生的力量包括这些:

               i.          相信难题可以促进发展;

             ii.          认为有能力解决生活难题(注意:工资过低会影响个体对生活的评估和对未来的期望);

            iii.          如有必要,愿意斗争和吃苦(如果个体认为即使斗争也没有效果呢);

            iv.          对于死亡及其后果保有合理的恐惧。

D、 个性因素:对自杀想法和行为起作用的个性因素包括:自尊程度低、亲密关系破灭、看不到希望、缺乏应对技巧以及停滞不前、生活充满孤独、失望感。个体对死亡的“神秘性”的迷恋,尤其是对自愿死亡的迷恋,会增加自杀的危险。某些自杀行为看来与死亡所具有的富有诗意的或者浪漫的吸引力有关。

E、  生存与环境因素:压力大的生活事件与自杀行为联系在一起。自杀亚文化:存在对一位朋友或者亲戚的自杀做出自毁行为的案例。在一种以普遍熟悉并接受自杀念头为特征的环境里,自杀变成一种文化上的模仿行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窘境和难题作出的集体反应(签订不自杀协议不是一个好主意,也许它能让企业在法律上免责,但事实上这是对员工的一种心理暗示和鼓励,意思是,企业不希望你们自杀,但当员工对企业绝望并心存报复时,他们可能选择自杀)。

13、        导致15-24岁年轻人自杀的危险因素:

A、 过早离开父母

B、 家庭解体,经济困难以及流动性增大

C、 冲突严重的家庭,或者不负责任的家人或者规范缺失的家人、沮丧嗜酒等造成的影响

D、 与以前由大家庭、教会和社区提供的支持比较起来,社会隔离增强了

E、  变化迅速的性别角色

F、  年轻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提高了,由于存在大批同龄人口,竞争相应地更激烈了(注意:高校、大量使用青年工的企业都是危险地带)

G、 追求成功的压力,或是父母的期望

H、 同龄人自杀的影响和盲目地模仿娱乐明星

I、   媒体对自杀的广泛注意以及大众文化特别是流行歌曲中自毁主题歌词的影响

J、  对于自己的生活缺乏控制力的感觉(长期加班和在集权组织里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K、  低自尊感和认为自我形象差

L、  感情表达不受重视

M、 与同龄人缺乏良好人际关系

N、 容易接受毒品和酒类

14、        自杀的干预:

A、 认真对待自杀者的威胁

B、 密切关注自杀意图和行为的蛛丝马迹

C、 通过提供支持、理解和同情响应自杀者的求助(注意:采取说教的方式让自杀者提高自身素质和抗压能力于事无补,千万不要采取这种方式)

D、 通过向处于危机的当事人提出问题并大胆讨论应对方案(注意:要有解决方案,而非做做姿态)

E、  获得专业帮助以控制危机

F、  为自杀者提供建设性替代方案

15、        自杀的前兆,自杀一途可能以下列方式表达:

A、 直接的言语,比如“如果你离开我,我就自杀”

B、 间接的言语,比如“没有爱的生活史没有意义的生活”

C、 直接的行为,比如一位慢性病患者囤积安眠药片

D、 间接的行为

               i.          放弃珍视的所有物,立遗嘱,或者专注于“最后的安排”

             ii.          突然和极端地改变饮食习惯或睡眠方式

            iii.          伴随着抑郁情绪,回避朋友和家人,或者改变其他重要行为

            iv.          学业或工作表现发生变化

              v.          性格改变,比如紧张不安,容易上火,或者不顾健康,不修边幅

            vi.          滥用药物或酒精

   记住:如果一个人对你说“我想自杀”,绝不可以把这类表露当作耳旁风,或者用“好啊,也许明天你就觉得好了”之类的话敷衍!更不要显示自己心理上的优越!

 

  本文引自林恩.德斯佩尔德和艾伯特.斯特里克兰著《最后的舞蹈:关于死亡》,括号里的内容是本文作者添加,仅为个人观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330523.html

上一篇:你是传奇
下一篇:鬼王借尸还魂
收藏 IP: .*| 热度|

31 李宇斌 武夷山 茹永新 蒋新正 李小文 鲍得海 罗会仟 王芳 陈儒军 曹广福 朱志敏 王号 曾纪晴 杨秀海 陈国文 刘颖彪 金小伟 迟菲 杨芳 苗元华 孔晓飞 张芳 侯成亚 唐常杰 丛远新 李海峰 刘广明 焦宏远 ffy woxing WC101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