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流学者的自我释放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众

博文

参加第七届WCICA(08)有感(二)

已有 5311 次阅读 2008-7-9 08:5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这次参加WCICA(08),看了大会报告题目,估计了一下,大概自己一个也听不懂,于是一个也没听。

           利物浦大学吴老师来我们学校之前曾问我报告做什么题目好,我说就讲讲e自动化好了。他后来没有选择讲e自动化,他认为学科研究现在分得很细,他讲e自动化的话,下面的老师能听得懂或者说听了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会很少,何况还有近100个硕士生坐着。他认为讲文化差异,谈谈英文论文写作更实在一点。

           大会报告也与此类似吧,要在短短了1个小时理解大牛们讲的东西,确实费力。好在李老师想得周到,全部录了像,等我感觉自己水平提高了,有了一定基础再好好听听吧。

           我的论文安排在最后一天的下午。但大会第一天的下午我就到Neural Network的分会场去听分组讨论。比起8年前,我算有进步了,至少对一些东西感兴趣了。

           大会的安排是每两个小时安排一个分会场讨论,总共6篇文章,每个20分钟。我去的时候,第一个刚刚开始,错过了开头,感觉有点跟不上。第二个讲的是RBF网络的一个应用,涉及的行业不是很熟,纯粹做了个了解。也有老师提问,但由于报告的是学生,很多问题答不上,就都推给自己的导师了,说是**老师做的,自己不很清楚。

            然后问题就来了,没有第3个了,而时间刚刚过去半小时(前面两个时间也没讲够)。分会场主席有些生气,站起来讲了些关于开会的感触,大意是现在参加会议不认真,就知道把会议当旅游,不好好宣读论文更别说好好听了。看到气氛不太好,我突发奇想,举手问主席:没人讲了,我可不可以讲,虽然我不属于这个分会场。主席自然不会拒绝我。

            我讲的内容和论文并不相同,如果说投稿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毛坯的话,后来我又做了些工作。我认为自己还是做了点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所以讲的时候,挺理直气壮的。不像8年前,由于没有事先答辩过,所以PPT是临时搞的,逻辑性不够好。会场人本来就不是很多,老师们没怎么提问,有学生提出有地方没听懂,于是又讲了一次。

           最后主席像完成使命式地结束了讨论,我下来以后有几个学生又问了些问题。很有意思的是,有个学生还要和我合影,呵呵,有点当明星的感觉。

           到了最后一天,我到了我应该讲的分会场。里面坐了两个人,一个是分会场主席,清华大学的一个姓陈的博士生(还是我老乡),另一个是一个老师,准备讲的。我到了以后,主席说等等吧。等的结果就是另一个也走了,最后就我和主席两个人,对如何做学术研究讨论了半天。

            后来庆幸,好在我第一天讲了,要不然这次重庆就白来了。

            总结是:

             1)如果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认为是有价值的,应该找一切机会进行宣传。我当时是不是应该在第2天第3天上午都讲几遍?呵呵,就怕有认真的学生或者老师,每天都去了,然后把我当疯子。

             2)学术会议究竟怎么搞?会场上老听到有人说会议搞得很隆重很成功。我原来在重庆大学读书时候的老师们确实也辛苦了。会议如果从整体上来讲是成功的,但局部的毛病恐怕是所以国内会议的通病,否则第一天的分会场主席也不会有些发火。

              现在国内国际会议的论文份量如何,大家都有数。但我认为也不仅仅是因为是个会议,才导致这样。就这个问题我有个观点,在会上也和其他老师讨论过,仅供参考:

             首先我认为,如果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把一个理论用到一个领域,仿真一下就可以写一篇像样的论文出来,那么在今天恐怕就有点点那个了。然而现在很多了论文还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所以到了会上,恐怕连作者自己都觉得没什么好讲的。我投国际会议论文也N多次了,自己去参加也有5次,但我上去宣读了论文的也就3次,因为我认为自己有东西可讲,也不怕别人说自己做的没价值。

             其次研究应该怎么做?我认为可分为两种大趋势:

             一是困难问题的攻关。比如登月之类的系统工程中遇到各种问题,这样的问题的解决一条途径是已有理论的应用,但决不是前面讲的那种拿几个仿真实例说明一下应用效果就可以的。它的重点不在把一个理论应用在这里就解决问题,更多的应该是集中在对问题本质的分析和阐述,否则也就不叫困难了。

             二是对原始问题的深究。比如BP网络大家都熟悉,问题是BP网络是怎么被想出来的呢?同样是聚类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就想不出新的理论方法来解决呢?现在有些期刊论文拒绝读书偶有所得的论文,但我认为如果读书能读到有所得也不容易了,当然这个所得是指可以放到写论文的水平。书上写BP网络有N多的缺点,N多的优点,但扪心自问,自己认真分析和研究过这些缺点和优点的本质原因,观察过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现象吗? 我和清华的陈博士那天下午讨论了很久,他不同意我的观点,或者从表情上我认为他认为我考虑的问题很肤浅。他认为这是基本的素质,凡是做学问都这样。可能清华的同志们做事和我们小地方不一样,我也只能算井底之蛙,但我见过的不这样做的所谓学者也不是少数。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学过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请问是否知道傅立叶变换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把exp(jwt)变成exp(xigma+jwt)就成了拉普拉斯变换?我们在读大学的时候,都只教怎么用,不教怎么得到了。我们读国外的教材,感觉他们写的很简单很细。对过程的追求是不是导致人家远远领先我们的原因呢?如果对BP网络的各个部分和优缺点产生的机理了如指掌,再动动脑子,做点真正有意义的改进就应该是指日可待吧。

            我看ART网络有5年了,从最初的《神经网络设计》一书开始接触,到把Carpenter的论文找出来读,现在也没有全部读过,但有些读了不下20遍了,每次读感觉都有新的理解。但我看国内用ART2解决某某问题的一些论文,可能连Carpenter的原文都没有读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831-31675.html

上一篇:参加第七届WCICA(08)有感(一)
下一篇:中奖了!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