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s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sk

博文

说阿斯巴甜的春秋事(续)

已有 5511 次阅读 2010-1-19 18:24 |个人分类:科技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阿斯巴甜, 国内外, 春秋事

4. 回顾外商对我国阿斯巴甜/L-苯丙氨酸产业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过程
早在20年前,美国商业通讯等预测,进入新世纪全世界阿斯巴甜的市场容量可达1.8~2t1990年阿斯巴甜销售额为10亿美元,91年为10.7亿美元,1996年可达14~15亿美元;当时国际市场售价为:前期200~220美元/kg,,当时估计为100美元/kg。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原料成本降低,尤其是前体物L-苯丙氨酸成本的降低至关重要,加之阿斯巴甜合成工艺改进等,价格可下降到55美元/kg
如前所述,国内80年代末开始研究阿斯巴甜的合成技术,到95年前后各地已逐步进行阿斯巴甜的生产,但原料苯丙氨酸则依赖进口。那时国内进口制品(200倍蔗糖甜度,美NutraSweet分装)市售价格为500/kg左右;进口用于生产阿斯巴甜的工业级原料L-苯丙氨酸20万元/t,加上当时国产的另一种天门冬氨酸国内售价1.8~2.0万元/t,按照当时国内的阿斯巴甜生产技术水平(以L-苯丙氨酸单耗计达11.4~1.5,成本居高不下,很难同进口商品竞争。
正如上述,伴随着国内以浙江绍兴亚美生化公司,江苏滨海长滨化工公司和山西晋城某生物化工公司相继用肉桂酸酶法生产L-苯丙氨酸,在1998~2005年期间3家企业共生产L-苯丙氨酸达2000t,联产或提供给国内技术成熟度高的阿斯巴甜生产线厂家生产该产品,从此标志着国产的阿斯巴甜进入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产品质量可与外商产品PK,并迅速打开国际市场。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苯丙氨酸国产化和配套原料日趋完善,国内阿斯巴甜生产技术成熟度提高,该产品得到快速发展,仅在长三角就形成5家产能达年千吨级的企业,产品大部出口外销;加之,近年以日美韩3家为代表的糖质原料基因工程重组菌直接发酵法的特大规模生产苯丙氨酸,出现了中外企业“定制外包”的产销模式,即苯丙氨酸进价6~7万元/t,国内企业产出阿斯巴甜售出价15万元/t,经由外商市场网向全球销售的“双赢”运作。
 
5. 前景展望
近年,随着福建沙县麦丹集团公司糖质原料遗传重组工程菌直接发酵法在大规模工业1000/a级水平L-苯丙氨酸开发成功,成为了全球第3,国内第1的苯丙氨酸供应商;最近该公司又果断地自降身价,每吨产品降价2万元(出口价仍为6万多元)售给国内数家有资质的阿斯巴甜厂家。这就直接导致我国阿斯巴甜产业的全面起飞,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前景十分喜人!
我国人口众多,食品消费量数值惊人,目前以糖为原料或辅料的食品有3000多种,其中尤以饮料增长迅猛。据统计,1998年饮料产量 1200万t以上,到2008年突破6000千万吨,                           可见我国甜味剂需求潜力巨大。随着国内健康饮食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当前“吃”出来的流行病——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快速增长,忌糖的队伍越来越大,加之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加,饮食将进一步趋于低热量低糖化。可以预见,今后国内阿斯巴甜的用途更为广泛,用量将在现有千吨级水平上大幅度增加,生产形势也会因市场的刺激而进一步发展,当赶上目前美国1万吨/a的消费水平之时,也即是替代200万吨/a食糖之时。
当然,在拓展阿斯巴甜的国内市场过程中,要大力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不会有所谓的“致癌”,“甲醇中毒”之说,反而它是安全营养的“健康糖”(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禁忌)。尽管阿斯巴甜在极端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差一些,,但在食品工业常见的配料系统中,其稳定性已足够使用。在阿斯巴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度开发新一代强力甜味剂——纽甜,则具有较阿斯巴甜为佳的稳定性,甜度为蔗糖的1万倍。这已超出本文范围,在此不于赘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804-288715.html

上一篇:说阿斯巴甜的春秋事
下一篇:见证国内苯丙氨酸产业化发展的20年
收藏 IP: .*| 热度|

1 rosejump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