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对科学网博主的专业背景分类和称呼的建议

已有 4893 次阅读 2009-12-31 08:50 |个人分类:个人所思所想(09)|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称呼, 科学网博主, 专业背景分类

对科学网博主的专业背景分类和称呼的建议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1231日发布

 

任胜利先生《2009年科学网博客盘点》博文对迄今4109名博主专业背景作了技术分析,这些分析的依据是科学网将博主专业背景分成八大类,笔者以为,如果能够依据博主的实际专业背景分析也许效果更好,然而要作出这样的分析,没有对于每位博主专业背景的普查资料恐怕是难以做好的。

笔者以为,目前科学网博主的专业学科背景分类并没有属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科学的门类,现行分类把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科学的博主都划入了政策管理科学类,这种划分其实并不科学,因为政策管理科学可以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而不能用政策管理科学来代替人文社会科学,我的专业背景是历史科学(一级学科),往下是世界历史(二级),再往下是美国史(三级),总而言之,是历史,怎么变成了从事政策管理科学的专家了呢?像我这样的专业背景并非我一人,例如周可真先生、余少波先生是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的,童庆炳先生是从事文艺学教学和研究的,李祖龙先生是从事书法和诗词研究的,究竟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在科学网上开博的博主有多少,并不清楚,因为没有这个专门的分类,这不仅不符合科学网倡导大科学的概念,而且也不利于吸引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科学的学者加盟科学网,因为这种分类往往产生误导以为科学网都是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的博客。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科学网博客上开博的已有相当数量的在读研究生,而科学网对于开博的统称为“专家”,笔者以为把在读研究生笼统地称为“专家”并不见得很合适,我们不必给每位博主戴上“专家”的帽子,还是称作学者或者干脆叫做博主名录为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282816.html

上一篇:“挖耳屎”和中耳炎
下一篇:喜迎21世纪第二个十年
收藏 IP: .*| 热度|

9 李宇斌 刘华杰 曹聪 杨秀海 吉宗祥 刘畅 张天翼 齐霁 zhaowanfu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