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读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三)

已有 4593 次阅读 2009-12-14 17:34 |个人分类:美国书目提要(07-11)|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

读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1214日发布

 

美国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著者保罗·萨缪尔森(Samuelson)于美国时间1213日逝世(1915-2009),享年94岁。萨缪尔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上千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影响了当代世界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影响中国的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对于中国读者了解西方国家经济学说有着重要的影响。

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1948年初版,他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在当代世界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对于美国主流经济学作出新的解释。第14版起,著名的青年经济学家诺德豪斯加盟,每3年左右出1版,体现了后凯恩斯主流的综合经济学流派。

 

在我国先后有第5(商务印书馆选译本)、第1O(商务印书馆全译本)、第12(中国发展出版社)、第14(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第16(华夏出版社)和现在的第17版。笔者手中有第1O(商务印书馆全译本)、第12(中国发展出版社),经常翻阅这部《经济学》受益匪浅。现在介绍的是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第12版。

20世纪70年代滞胀经济给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带来了难以克服的难题。因为补偿性财政政策在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带来了自相矛盾的后果。如果西方国家的政府采取增加预算支出和财政赤字的政策, 来解决失业问题, 则有效需求的扩大必然是通货膨胀恶化; 如果通过减少预算赤字来制止通货膨胀, 那么有效需求的减少, 必将降低消费和投资的支出, 从而使失业更加严重。萨缪尔森在第12《经济学》:“我们把不同学派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包括凯恩斯主义、古典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及现代宏观主流经济学。”“这种综合审慎地考虑到经济学中竞相争鸣的所有流派:后凯恩斯折衷主义、货币主义、合理性预期学派、芝加哥的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激进经济学。”和前几版相比, 12版增加了以下三点内容:

 

    第一,承认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批评早期凯恩斯主义者毫无根据地贬低货币的作用。第二,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际执行中比重可以改变国民收入的组成。第三,认为在一定条件下, 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政府开支的增加可以排挤掉私人投资。这些都是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从总供给的角度看, 以前很少涉及这一领域, 而第12版则占有重要篇幅。其主要观点是:一是资本主义的总供给在一定时期是固定不变的, 相当于充分就业的产量,但在不同时期, 却可以改变。这一观点来自供给学派。其次,在短期内, 由于一部分生产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总供给的数量可以随着价格水平的高低而发生变化; 在长期中, 由于一切成本都可以变动, 所以总供给量最终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的数量。这一观点和理性预期学派关于长期和短期总供给的说法几乎完全相同。

     

这种以总供给和总需求作为支柱的宏观经济学, 企图以这种相互作用来说明包括滞胀在内的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消除波动的政策建议。它的总供给的观点受到了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影响; 而总需求的观点则来自货币学派和凯恩斯主义。

 

有关全书的译者序、原作者序、目录、结束语等请见影印照片,(一)27,(二)26,(三)12,两幅照片是从网上下载的,附两份相关介绍自网上。

 

书名:     经济学

作者:   (美)保罗·A·萨缪尔森(Samuelson;威廉·D·诺德豪斯(Nordhaus

总翻译和校阅:高鸿业

翻译者:    杜月升、张晓光、梁小民、彭松健、潘佐红、宋立刚、黄卫平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印刷:     仰山印刷厂

印张:     48.625

发行:     中国发展出版社

经销:     新华书店

国际书号:ISBN  7-80087-056-1/F·29

出版:    19923

开 本     32/1  850X 1168mm

印数:     21000

页 码     1496

版 次     19923月根据第12版英原版出版

定价:     29.50(上下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278604.html

上一篇:读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二)
下一篇:学术资源共享和《胡适批红集》出版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