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喜欢中医的德国医史专家文树德

已有 9425 次阅读 2009-11-28 07:29 |个人分类:中医国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武夷山

 

Nature杂志2000年第405卷总6790期发表Tsung O. Cheng博主注:鄭宗鍔,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教授,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的来信,来信说:

P. U. Unschuld博主注:中文名文树德,德国著名汉学家、医史专家)发表的著作Chinese MedicineParadigm Brookline 1998)中指出:中医典籍中的“歧伯”就是西方的希波克拉底。

博主:“歧伯”与“希波”发音还挺像。

本所曾经请文树德先生来做过报告,可惜我自己没有留下报告录音整理稿,但在网上发现某位有心人听报告后写了一篇,贴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窗体底端

听老外说中医

文章来源:有问必答健康社区2005-2-17 11:27:07

http://www.fx120.net/ZYBK/zyts/200502171127071041.htm

 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史研究所所长文树德教授最近应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邀请,向该所中医课题组研究人员介绍中医在西方的传播。这个高个子、蓝眼睛的德国人居然花了10年功夫将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黄帝内经·素问》翻译成了英文。一个老外是怎么想到要研究中医古籍呢?

  1969年,一直对中文很感兴趣的文树德携夫人来到台北师范大学学习中文,打算日后在外交部做一位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在台湾他们首次看到了中医古籍,被其中蕴含的阴阳五行学说吸引,这种相生相克的圆性思维是习惯于线性思维的他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两年间他写出了以西医和中医在台湾发展的对比研究为主题的博士论文,由此开始了30年研究中国传统医学的历程。

  在文树德教授看来,汉代以前中医还没有科学基础和科学理论支持,因此只能称作疗法,直到宋代,中医才建立了药理学。医学2000年的历史表明,医学理论的深刻改变是因为社会环境的深刻改变,而不是因为临床的需要和解剖学上的见解,西医在欧洲,中医在中国,遵循同样的法则。因此,他认为中医的发展方向是不能控制也不能被计划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来支持他的这一看法。中医这30年来为什么受到欧美人的欢迎?这不是因为中医的临床效果,或者至少关系很小。他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欧美人的心理需求。

  生于1943年的文树德说,他儿时看到的都是战争的废墟,他们最害怕原子弹再次爆炸,他们希望近代科技能够阻止战争爆发。战争的恐惧随着冷战结束慢慢消失了,但是基于对资源匮乏的恐惧又产生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让欧美人开始喜欢自然的事物,而制造化学药物的工厂会带来污染,因此他们对过于依赖化学、物理学等近现代科学的西医改变了看法,转而相信传统医学。中医正是在那个时候进入了欧美人的视野,当时中医被认为是自然疗法,用取自大自然的动植物药治病,这很帮中医的忙。应该说是中医的理论首先受到欢迎,而不是临床疗效。因为那时欧洲还没有中医院,针灸疗法也还没有在那里开展,但是已经有一部分欧美人购买中医的相关书籍了,他们认为这种自然疗法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

  欧美人相信西医,不在于西医本身,而在于支撑西医的基础理论在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反观中医的基础却随着中国大规模学习西方近现代科学而越来越小,在全球超市里,怎么样让外国人选择中国的传统医学和中草药,一是必须扩大中医的基础,二要注意探询心理需求,研究外国人习惯什么、爱好什么、恐惧什么。

  随着中国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到中国来旅游,旅行社经常把他们带到中医门诊所,说是免费诊断,一诊断什么病都出来了,基本上这些人都要买两三百元甚至一千元的药品,而你们都知道这些药有的应该是很便宜的。这种被国人称为宰老外的做法,在文树德看来很不好,他提醒,现在欧洲媒体对这种事情的报道越来越多。我了解中医的历史,知道中医有着深厚的宗教、文化背景,也经常来到中国交流,但这些报道可能会给普通的外国人造成错觉,他们会想:还是不要相信中医吧。

  文树德说,在世界的文化海中,有一个海岛是属于中国文化的。而刚和几位德国同行翻译完《黄帝内经·素问》的文树德又忙着为这个英译本撰写工具书,他说自己所做的工作就是为了让这个海岛越来越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74494.html

上一篇:200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四大看点
下一篇:转载:“SCI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的滥用”
收藏 IP: .*| 热度|

14 赵星 陈绥阳 肖重发 王号 钟炳 杨秀海 胡木林 柳东阳 刘晓瑭 湛韬 丛远新 ligang168168 yinglu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