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深度催眠引發令人震驚的現象!

已有 10339 次阅读 2009-9-26 10:21 |个人分类:怪力亂神|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科学, 催眠, 轮回, 迷信, 前世

前世今生——16堂生死启蒙课

【老蔣按:
前幾日,鄙人曾轉帖“英幻術大師鏡頭前施催眠術 百萬觀眾動彈不得”,介紹了催眠術的奇妙效果,吳光恒老師留言補充:

我在电视上看过,现场随机抽取的十几个观众,绝大多数被催眠。个别不被催眠的也有,但多数被催眠得离谱。比如催眠师说:你现在的鼻子变得非常有弹性,然 后,就对一个受试者做一个捏鼻子的动作,然后向外拉。该人居然表现出鼻子被拉长十米的样子。催眠师把“鼻子”交给场下观众去拉,居然有效。突然一放手,鼻 子的主人居然一震。

今天再介紹一本深度催眠產生了奇異效果的書。這是一本在西方非常暢銷的書(Many Lives, Many Masters),雖然其觀點與現代科學世界觀未必吻合。作者布莱恩·魏斯,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曾任耶鲁大学精神科主治医师、迈阿密大学精神药物研究部主任。他在通過深度催眠給一位患者治療時,居然無意中發現了患者對“前世”的經驗,而且患者居然還意外地知道對她進行治療的大夫的許多不為人知的隱私。通過不斷深入催眠,向人們打開了奇妙的世界。我多年前讀過臺灣的譯本,沒想到大陸去年就已經翻譯引進了,很好很欣慰的說,……

编者的话

2008年,一本讲述生死轮回的小书《前世今生》跃上美国亚马逊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其热度至今仍炽。细心的读者却发现,这本书早在20年前就已经震惊全世界,在心理学领域内更是掀起了一场有关轮回转世的辩论风暴!

  这本书的成书过程相当偶然——1980年,美国著名科学家、心理医生布莱恩·魏斯接待了女病人凯瑟琳,在催眠治疗中发现了生死轮回的秘密,学到了绝无仅有的生死课程,生活从此改观。于是,他顶着社会舆论的压力,冒着声名狼藉的风险,将其治疗过程写成此书。

  1988年,该书甫一面世,就连续96周雄踞美国佛罗里达州畅销书排行榜,迅速引爆了欧美文化圈,旋即译成数十种文字,风靡全球!仅台湾版就销售达500,000册……令魏斯始料未及的是,许多权威的心理医生也联袂推荐这本小书!它正在改变数百万普通大众的生活!

  在这本中,魏斯只是客观地记录下了他的治疗全过程,没有丝毫艺术加工,也没有丝毫夸张文字。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只是要与更多的人分享生死课程,让人们从现世的苦恼中解脱出来,在现世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感。这既是《前世今生》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引进本书的初衷。

  近年来,处于生死边缘的哲人的临终留言一次次震憾着人们,如《相约星期二》等。但与之不同,本书的生死智慧不是出自临终的哲人,而来自“超意识界”的“大师们”。他们以催眠状态下的凯瑟琳为“管道”,不仅传授给魏斯生死课程,还透露了众多世人闻所未闻的惊天秘密:

“我们可以选择何时来到肉体的状态,以及何时离开。我们知道何时目的算是完成了。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是终点,接下来便是死亡。”

  “耐心和适当时机……每件事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一样。我们必须接受凡事来临的时间。但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

  “我们都有必须偿还的债。要是没有还完,就得带着这些债到下一世去……在每一世,自己过的生活都是自己选的,要为自己负责。”

  “任何事都必须有所平衡。平衡与和谐如今都被忽略,但是,它们却是智慧的根本。现在凡事都做得太过。”

  ……

这些话语有关爱与希望、信心与善意、德行与罪愆等。此外还有许多实用的建议:耐心与等待的价值;自然界平衡的智慧;消除恐惧,尤其是对死亡的恐惧;学习信 任与宽恕等。正如《出版家周刊》所说,无论一个人是否相信轮回,这本书都不会让人失望。从更广阔的视野及时空,追寻宗教、科学之外的生命意义——这才是本 书想说的最重要的故事。



(连续96周登上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台湾金石堂网络书店畅销书冠军,名列亚马逊网络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译成数十种文字)
正在读(31人), 已读过(379人) |     放入书架 什么是书架?
作  者: (美)魏斯 著;谭智华 译
出 版 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1-1
  • 字  数: 132000
  • 版  次: 1
  • 页  数: 227
  • 印刷时间: 2008-11-1
  • 开  本: 32开
  • 印  次: 1
  • 纸  张: 胶版纸
  • I S B N : 9787214052346
  • 包  装: 平装
定价:¥25.00 当当价:¥16.30 折扣:65折 节省:¥8.70 钻石vip价:¥15.50
送积分:163 积分说明
顾客评分: 共有商品评论252查看评论摘要

最佳拍档

前世今生——16堂生死启蒙课(连续96周登上...

与此 1 件拍档商品一同购买

总定价:¥53.00

总当当价:¥30.90
请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编辑推荐

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
  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
  1988年起,连续96周雄踞美国畅销书排行榜,1993年,台湾金石堂网络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译成数十种文字,台湾版狂销500,000册,畅销20年,全球读者口耳相传,众多权威心理医生联袂推荐,抚慰百万人心灵的生死启蒙书。
  人世间处处可见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与逃避。这隐藏却持续的恐惧不是任何金钱或势力能消除的。我们如此忧惧死亡,有时甚至忘了活着的真正目的。
  如果我们知道“生命是无尽的,所以我们不会死,我们也从未真正地出生”,以对死亡的恐惧就可以消除。如果我们知道以前曾活过无数次,将来也会再活无数次,不知会觉得多有保障。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渴望生活:前世今生:16堂生死启蒙课

内容简介

1980年,27岁的凯瑟琳莫名焦虑、恐惧,生活一团糟。无奈之下,她求助于著名心理医生布莱恩•魏斯。
魏斯花了18个月做传统心理治疗,想减轻凯瑟琳的症状。一无所获时,他尝试用催眠疗法。在一连串的催眠治疗状态下,凯瑟琳记起引发她症状的“前世”记忆。
  公元前1863年,她是一个18岁的金发女孩阿朗达。后来,洪水淹没了乡村,她溺死在洪流中。
  公元1756年,她是西班牙妓女露伊莎。
  19世纪,她是美国维吉尼亚州的奴隶艾比。
  二战时,他是德国飞行员艾力克,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最后在战争中丧生。
  这些都是凯瑟琳的前世,而她的症状似乎也是这些前世“业障”的结果。
  令人震惊的是,催眠状态下的凯瑟琳会向魏斯转达一些高度进化的“大师们”的讯息——有关生与死、爱与希望、信心与善意、德行与罪愆等。每一次催眠,都仿佛一堂堂生死启蒙课。
  魏斯对之既惊讶又疑惑,却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他客观地记录下治疗全过程,4年后整理成本书。
  前世轮回也许不是人类心智可以了解的,甚至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的范围。但生死启蒙课透露了生命的不朽与真义,无疑改变了魏斯、凯瑟琳和数百万人的生活。

作者简介

布莱恩·魏斯,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曾任耶鲁大学精神科主治医师、迈阿密大学精神药物研究部主任。著有畅销书《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等。

目录

编者的话
前言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
第二章 催眠疗法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
第四章 已逝的父亲和儿子对我说话
第五章 “超意识界”的讯息
第六章 未知死,焉知生
第七章 3500年前,你是我舅舅
第八章 遇见永生的自己
第九章 死亡笔记
第十章 爸爸,我爱你爱了四万年
第十一章 末日大预言
第十二章 “欠与偿”
第十三章 他们说我活过86次
第十四章 课业完成
第十五章 亟待检验的通灵实验
第十六章 我能治疗痛苦的众生,但是我好累
结语
附录
 一、浏览千年万年的我
 二、我看“前世今生”
 三、前世与今生的交会——《前世今生》座谈会

媒体评论

无 论一个人是否相信轮回,这本书都不会让他失望。“耐性和适当时机……每件事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一样。人生是无 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这些讯息并 非传统宗教的价值观,而旨在揭示生命的意义。
 ——【美】《出版家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在这本神奇的书中,心理学与哲学完美融合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中。它使魏斯从此成为前世今生治疗领域影响非凡的代言人、作家与领导者。
——【美】亚马逊网站


探究前世对今生行为的影响,是一次有趣而发人深省的探险。它突破了常规,呈现出全新而高效的心理治疗方式。 ——【美】《纽约时报》书评版

  一场意外的精神苏醒的深刻诠释。这本意义非凡的勇敢的小书为科学与玄学的联姻打开了一扇门。饥渴的界,必需此种追寻心灵的阅读。   
——台湾诚品网络书店

书摘插图

1与《前世今生》相关

2008年,一本讲述生死轮回的小书《前世今生》跃上美国亚马逊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其热度至今仍炽。细心的读者却发现,这本书早在20年前就已经震惊全世界,在心理学领域内更是掀起了一场有关轮回转世的辩论风暴!

2正文一

第一次见到凯瑟琳时,她穿着一件很好看的深红色时装,在候诊室里紧张地翻着杂志。在此之前的20分钟,她在精神科外面的走廊来回踱步,说服自己依约赴诊而不逃走。我到候诊室招呼她,和她握手。她的手又湿又冷,证明了方才的焦虑。事实上,虽然有两个她信任的医生大力推荐,

3正文二

“我看到一幢正方形的白色房子,门前有一条铺着沙石的小路。骑马的人们来来往往,”凯瑟琳以她惯常的朦胧低语说着,“有许多树……一片农地。一幢大房子旁有好几间小的,像奴隶住的小屋。天气很热。这里是南方……弗吉尼亚州。”她说年份是1873年。那时她是个小孩。
书摘与插图

插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257942.html

上一篇:眾多海龜中會不會冒出個李嘉誠來?
下一篇:神秘的吹笛手與失蹤的孩子們【轉帖】
收藏 IP: .*| 热度|

2 马雷 刘进平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0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