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眾多海龜中會不會冒出個李嘉誠來?

已有 3996 次阅读 2009-9-25 20:42 |个人分类:科學文化|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中国, 李嘉诚, 技术研发, 转移, 吴飞鹏

飛鵬先生的博文在中国做研发和技术转移就象喝苦丁茶 介紹了國內從事技術研發和技術轉移的艱辛,批評了相關的政策。

我覺得國人由於受過去科舉考試的影響,重視讀學位,不重視學技術的文化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這都是飽含艱辛的親身體會,的確值得重視!

向吳老同志學習、致敬!

好像日本人在這方面比我們高明,據說過去有日本人到美國混入工廠中偷得技術就回國,才不把“打狗脫”當回事呢!

有的日本人到外國去學了點什麽做咖喱、做批薩的手藝,回日本開個小店,日子過得很好,如果聰明的中國人能向笨笨的日本人學習,中國發展得會更快的。
博主回复:所以,今日的日本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的四分之三。

其實,如果能不受流俗的影響,做出一點實實在在的事出來,對國家和人民有較大的貢獻,個人也會得到相應的回報。就拿老吳同志來說,日子就過得挺滋潤的嗎!(至少不用為拿不到項目發愁,他老人家是把送上門來的經費給拒了,很牛很強悍的說!)

網上亂逛,發現原來香港首富李嘉誠就是在國外偷了點技術起家的。

如果有些在海外留學的朋友能像李嘉誠那樣留心吸收點有用的技術回國,國家自然強盛,自己的發展也會挺順的,也就不用在科學網博客上發牢騷了,呵呵。



意大利“偷师学艺” 成就塑胶花大王

  人们都称李嘉诚为“塑胶花大王”。李嘉诚的成功与他敏锐的洞察力密不可分。作为塑胶厂老板,李嘉诚每日都在寻求着塑胶业的动向信息。而李嘉诚扎 实的“英语童子功”再次帮了他。一天,在翻阅英文版《塑胶》时,李嘉诚读到了这样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并即 将投入批量生产,推向欧美市场。李嘉诚立即判断,塑胶花的面市将会引起塑胶市场的一场革命。

  机不可失,1957年春天,李嘉诚揣着强烈的希冀和求知欲,登上飞往意大利的班机去考察。他在一间小旅社安下身,就迫不及待地去寻访那家在世界 上开风气之先的塑胶公司的地址,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风尘仆仆来到该公司门口,但却戛然却步。他素知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的保守与戒备。也许应该名正言顺购 买技术专利,然而,一来,长江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厂家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

  情急之中,李嘉诚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这家公司的塑胶厂招聘工人,他去报了名,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李嘉诚负责清除废品废料,他能够推着小车在厂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双眼却恨不得把生产流程吞下去。李嘉诚收工后,急忙赶回旅店,把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笔记本上。

  整个生产流程都熟悉了。可是,属于保密的技术环节还是不得而知。假日,李嘉诚邀请数位新结识的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 序的技术工人。李嘉诚用英语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佯称他打算到其他的厂应聘技术工人。李嘉诚通过眼观耳听,大致悟出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最终,李嘉诚满载而归。回到香港,李嘉诚快人一步研制出了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同时,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

  1958年,长江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一千多万港元,纯利一百多万港元。而这一年,李嘉诚刚好30岁,真正的三十而立。

  平心而论,以今天的商业准则衡量李嘉诚当年的行为,值得商榷。但在那个年代,偷师和模仿是很普遍的现象,无可厚非。李嘉诚创大业的勇气和他随机应变的精明都能给我们启迪。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257871.html

上一篇:江青三十年來首次以正面形象亮相[轉帖]
下一篇:深度催眠引發令人震驚的現象!
收藏 IP: .*| 热度|

11 李侠 武夷山 刘进平 陈绥阳 吴飞鹏 杨秀海 郭磊 魏玉保 李学宽 齐霁 FloatingRose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0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