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博主日前发表了“‘主静’与《道德经》”,
[9] 标题:
发表评论人:jiangjinsong [2009-9-17 17:23:14]
除了近代几百年西方社会演变速度快一些之外,我真的不懂什么叫西方文化主动,中国文化主静?中华文化汉唐时代不是生气勃勃的吗?自从清末以来,我看倒是中国人最能折腾,很具实验精神,有点主动的样子;美国人倒是守着一部宪法不变(只有小变化),倒是主静得很呢,呵呵。
博主回复:我没看过李大钊等人关于主动主静的原意。
说起当代中国,确实“折腾”。如你说,美国一部宪法不变,社会变化如斯,又是互联网又是奥巴马,动,还是静?中国一再修宪,却至今还在“走向共和”,动,还是静,甚或折腾?
[11] 标题:
发表评论人:jiangjinsong [2009-9-18 11:02:51]
我没有要用主动vs.主静这样的范畴来描述中西文化的比较,所以不太有兴趣来界定这对范畴,这应该是想要使用它们来解决问题的人关心的吧?
博主回复:
[12] 标题:
发表评论人:yatou [2009-9-18 17:18:15]
(引用
================
先放置一旁暂且不论。只说点先想到的:没有八国联军入侵的顺利得呈,就不会有当时的各种新文化运动,更不会有今天我们在物质极大丰富之后,再回过头来思忖我们的历史,继而是我们的文化。这样的争论,非常有价值。我们走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上。何去何从?如果不从文化上进行反思,我们仅仅再拿来原来的主导文化作为当今的主导文化,多年下去,又会来一个八国联军。但是,我们原来的文化,如果没有缺失,就不会有这段惨痛的历史。当今如果不进行深刻的反醒,我们对不起承受了百年苦难的祖宗,更对不起后来者。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最核心的东西。它一有偏失,即‘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3] 标题:
发表评论人:yatou [2009-9-18 17:27:03]
(引用
================
要我看,正是一个入道,一个不入道。
入道者,可以以逸待劳;不入道者,则是穷于折腾。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晓以道治国的道理,定是国家昏乱之始。道教是汉族文化。一个“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国度,何以谙“道"之妙呢?怕是连儒文化都无用武之地了。其实,中国对于文化的反思,当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博主回复:无疑,
14]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123 [2009-9-19 9:35:19] ip:121.248.10.*
“主静”的美国,因为改良的变革手段(如修宪)可以顺利进行下去,所以就可以采用连续性的发展;“主动”的中国,因为温和的做法实行不同,必然采取革命的态度。穷则变,变则通,变化是永远的,但是会因为语境形成不同的方式。正如英国有光荣革命,因为贵族力量的强大制约了王权,而法国十大革命,因为王权已经越弱了贵族,当然这是简单的说法。
所以中国的近代史问题,或者说现代化问题,并不完全是传统文化造成的,也因为当时的形势使然。
李大钊等人关于西方文化“主动”和中国文化“主静”的论战至今已有百年。用培根的话来说。今日之讨论若依然阈于这一框架,将是我们的耻辱。
博主认为,“主动”的西方文化背后所隐匿是深刻的以及恒久的静(如
“主静”的中国文化,在其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实际上潜伏着内在的动因。这种内在的动因,从根本上说,即在于每个个人对在儒家文化中被压抑的正常生理需求的追求,以及每个个人对在极权之下被剥夺的合法权益的追求。这种追求正是在鸦片战争后的清末被渐次释放出来。被压抑已久的冲动,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朝着解放的路迅跑,一方面既摆脱了伦理的规范也没有法律的制约,违法和违背人性的行为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依然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权和钱的打压(参见:一个民族的返老还童——人的三大关系之二)。这种状况正是
现在再来看,中西文化,何者“主动”,何者“主静”?“主动”者因何而动,“主静”者真的“主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