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ity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vcitym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博文

【转】卖烧饼的故事:泡沫是这样吹起来的

已有 4092 次阅读 2009-8-17 10:37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泡沫, 启发, 烧饼

看到这个故事,发现耐人寻味。它不只是在股市,我们的教育、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科研考评等,深层次或许都存在这样的泡沫。

————————————————————————

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而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部门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在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包括看故事的你)看来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的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了。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还要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市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的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呢?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

   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行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有在证卷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净资产收益率)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倦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转自http://hi.baidu.com/yaolihui/blog/item/c28c37fac8be279059ee908f.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347-249814.html

上一篇:参考文献引用的基本原则
下一篇:【转】教育部8年打磨,却动了公民的名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