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干旱区造林当叫停

已有 4510 次阅读 2007-5-21 22:30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干旱区造林当叫停
蒋高明

        针对我国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结合我们在内蒙古连续7年来开展的试验研究,我们认为:今后国家的生态治理,应转变国家生态治理主导思想,停止干旱区尤其草原造林,将生态建设的重点向生态保护转移,国家投资主渠道要向人转移。
        自然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一些仅靠人工恢复难以凑效的地区,如矿山、土壤严重损失的山地、北方的干旱区以及南方的干热河谷等,必须通过人工辅助才能获得成功。但是,即使人工恢复,也应在物种、生态因子等方面做到科学规划,从而避免大量金钱的浪费。
        最近,英国和荷兰研究人员在印度、波多黎各、南非和坦桑尼亚进行的一项为期4年的研究发现,干旱区造林不能帮助改善水流和防止土壤侵蚀;树木长长的根系反会加剧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树叶和树根会大大增加水分蒸发面积,造成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远多于自然植被。这一观点,国内科学家早就在各种场合下提到过,如已故的黄秉维院士就形象地将干旱区造林比喻成"抽水机",可惜这些科学道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建国56年来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其中包括浑善达克的天然沙地榆在内,可见,造林在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实际上失败的。
        干旱区造林,首先必须考虑当时的立地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水分、温度和风速。如何判断森林能够生长,最好的办法是观察自然界中的植被分布。例如,草原上鲜有大面积的森林,这里就不适合造林。其二,造林的物种要适合本地的生态,在中国的四大沙地(科尔沁、毛乌素、浑善达克、呼伦贝尔)里,杨树的适应力远不如本地的榆树,显然在那里造林适宜的树种是榆树而非杨树,可目前的做法背道而驰。因此,"年年造林、年年不见林"。第三,造林的密度要符合当地的生态条件,自然界有其规律性。如在浑善达克沙地,自然选择的榆树密度是每百平方米3-5棵榆树;而人工的杨树林密度高达30-50棵,水分根本无法支持。造林设计应当向自然界学习,而不能"闭门造车"。第四,人工恢复森林要多物种配合,而不能只发展单个物种的纯林,后者极容易遭受病虫害袭击,还会造成"绿色荒漠"。
        这样的教训我们有过很多。在宁夏,我们沿途看到许多“生态建设林”成片死亡:吴忠市那些降水量只有260毫米的干草原上,有一片约1000亩的人造火炬树(外来物种)林整片死亡;离此不远,有近10公里长、1公里宽的人工“树坑群”,准备用来造“灌木林”。灌木没有种上,但形成了新的风蚀坑,破坏了天然草原植被。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要充分考虑到牧(农民)民的切身利益,发展牧(农)工商经济。以生态小城镇和高效畜牧业基地建设为核心,合理配置资源,有效使用资金,以产业化带动生产方式的转变,以企业行为带动经营方式的转变,以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带动管理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干旱半干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恢复等诸多棘手问题。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转变国家生态治理主导思想。停止干旱区尤其草原造林,将生态建设的重点向生态保护转移,国家投资主渠道要向人转移。
        第二,提高经费使用的有效性。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涉及许多部门,如林业、农业、水利、环保、矿产资源、土地、自然保护区等。而在具体的生态恢复中,上述部门必须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国一盘棋。实现上述治理的关键一环是保证经费使用的有效性。
        第三,对国家已经进行和正在进行的生态工程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对于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超大型人工生态工程,应及时进行调整甚至果断停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2293.html

上一篇:试论中国生态环境的突围之路
下一篇:释放自然力,草原现生机
收藏 IP: .*| 热度|

1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