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属于您――可持续发展从产品设计做起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发表于《民主与科学》2006年第5期)
我国政府早在九五计划期间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 但是现实情况是,环境状况从总体上说不见好转。国家环保局官员2006年8月指出,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环境恶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我们的产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思路是不相容的。
在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促进消费等多种原因,他们曾经有过鼓励开发使用一次性产品的发展阶段,于是,这些国家成了“用完就扔的社会”。后来,有关国家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资源短缺,逐渐有所醒悟,在环境保护上加大了立法管制和资金支持,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有识之士指出,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必须从源头抓起,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便是从源头抓起的一个重要环节。
荷兰有个工业设计组织,起了个很特别的名字叫“永远属于您”(Eternally Yours),他们立志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反映在产品设计中。他们认为,与其花大力气去清理污染,还不如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在产品尚未寿终正寝时就将其丢弃?解决之道,是强化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感情”。
意大利当代著名设计师、米兰理工学院的曼奇尼(Ezio Manzini)教授说过,“我们现在该设计这样的新一代产品了,它们是逐渐老化的,而且虽老去而不失其尊严,它们可以成为我们的生活伴侣,驻留于我们的记忆”。“永远属于您”的设计师们将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他们分析说,任何产品有三种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和心理寿命。东西坏了,无处可修,则是技术寿命结束了;更便宜、更先进的新产品问世了,则正在使用的老产品的经济寿命堪忧;一样东西不再适合用户的口味和喜好,则是其心理寿命到了尽头。“永远属于您”设计师们认为,心理寿命是最重要的,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就要在这里巧做文章。
例如,他们寻找这样的材料,在其越来越旧的过程中不是魅力大减,而是显示出“沧桑美”。皮革制品就是往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显得更漂亮,而表面镀铬的产品,哪怕一个小小的划痕也使芳容失色。一位名叫Sigrid Smits的设计师所设计的一个丝绒面沙发,丝绒里面藏有一些绣花图案,一开始是看不见这个图案的。沙发面的丝绒渐渐磨损以后,漂亮的绣花就张开了笑脸。这样,沙发主人自然不舍得扔掉它。
“永远属于您”设计师们还感觉到,最重要的是,让用户与物品间发生感情联系。目前的绝大多数产品,在使用它们时是不需要使用者费心费力的,这就是人们喜欢的“便利”。可是,产品便利带来的一个不利后果是,人们只注意产品的功能,而根本不注意产品本身,因此,对产品丝毫没有感情,说扔就扔了。比如,暖气片不需要人去照料,人对暖气片就没有感情。而过去中国老百姓使用“汤婆子”,每天要往里面灌热水,第二天又要将汤婆子内已经凉了的水倒掉。经过多年甚至世世代代的使用,铜制汤婆子的表面越磨越光,人对它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奶妈与保姆同被喂养照料的孩子的感情,有时比亲娘同孩子的感情还要深厚,也是这个道理。“永远属于您”的设计师Sven Adolph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款陶瓷片电加热器,它有多层圆筒状的陶瓷片,每片上有个散热孔。购买者可以摆弄、调整这些陶瓷片,使得热辐射的方向发生变化。这款加热器是放在屋子当中的,需要人去“照料”,就像篝火需要添柴一样。设计者希望,通过给用户添一点小麻烦,反而会增进用户对产品的感情依恋,从而延长其心理寿命。[1]
当然,若用户不接受这类产品,则设计师的殚精竭虑是无济于事的。好在还有拥抱这类设计的消费者组织和其他机构,比如英国谢菲尔德. 哈兰姆大学的“可持续消费中心”,从1996年成立起,就一直侧重于从用户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并在业内发生了影响。例如,可持续消费中心发现,手机的设计寿命一般是10年,而英国人平均每一年半就更换手机,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因此,该中心大力倡导“手机整形”服务:换一个新电池只要10欧元;手机“换脸”也并非难事;软件更新就可满足用户的各种新需求。[2]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一些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比发达国家还要奢侈。据赛迪网2005年的调查,中国近六成的手机用户有换机需求。高收入或对手机时尚比较敏感的客户半年左右换一次,半年至一年换手机的用户比例为12.8%,一年至两年换手机的用户比例为24.4%。从彩屏、和弦、无线上网、数码拍照到MP3,每一个噱头十足的新功能都带来一个新“换机时代”。[3]因此,我们非常需要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精神的理性消费观。与此同时,我国的产品设计工程师也应该从源头设计开始就注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这方面,“永远属于您”的设计思想是值得借鉴的。不仅仅要注意“绿色设计”,少用材料,少消耗资源,废弃产品可以回收,而且更要注意培养用户与产品的感情,使得人们尽量少扔、晚扔东西。这同计划生育领域的道理是相通的:不仅提倡少生,还提倡晚生。
“吉祥三宝”这支歌曲已经红遍了大江南北。我们在唱“三宝”的时候,还应该记住古代思想家老子的“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在可持续发展的语境下,“俭”这个字又焕发了生机。当然,这里的“俭”,与过去的“缝缝补补又三年”不完全一样。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产品设计就体现了新时代的“俭”。
参考文献
[1] Peter-Paul Verbeek, Materializing Morality: Design Ethics and Technological Mediation,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 Vol. 31 no. 3 (May 2006), ISSN 0162-2439, pp. 361-380
[2] Http://www.wciencemuseum.org.uk/antenna/deadringers/mobilemania/137.asp
[3]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