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忙乱一阵,很久没有写什么,这几天有些感慨,记下几个文字。
昨天晚上在领导的支持下请我的朋友宋老师给我们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做一个讲座,预料之中的成功,使我们的老师更多地思考如何讲好自己的课程,如何找到更多更好的案例用于教学中,也体会到走出象牙塔到企业实践的实用之处。学生也很振奋,更热爱自己的专业。我的目的也达到了,我就是想让我们年轻老师看看一位有着广大需求的老师是如何授课的,不一定有多高的学识,而是如何吸引人,如何深入浅出的以精彩的实例诠释管理理念和方法。
宋老师是在采购联合会的培训班中结识的朋友,当时为了“接点地气”去参加学习班,很有收获,共同的价值观是我们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虽然我做科研,他作实务,但都是从事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工作,互相弥补使我们不断共勉。我很敬重他的求实:先听我课,然后再谈我值什么?!而不是运用博士教授的头衔(嘿嘿!本人就是教授、博士,这是指自己),他很认真地准备每次课,几乎每次课都很精彩,很不容易,有这样的朋友,我很珍惜,也非常感谢这个愿意为我做助教的朋友,我想我学生的短信和邮件已经开始轰炸他了,我在偷着乐。
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教师的成长和医生一样,学生必然成为教师成长的阶梯,没有经验和吸引力的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游刃有余是需要实践磨练的,所以年轻老师需要严谨,严谨可以弥补上面的缺陷,使学生掌握必须的知识和理论。
有些年轻老师很羡慕我们专业的资源,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哪个专业都可以创新,只是我们新专业有多些的机会,而我恰好有些中意我工作的主编、专家而已。但是我们有更多的艰苦,我们专业综合性强,知识面要求宽泛,备课的资源不足,备课量大。其中之苦只有我们专业的老师才知道。
有些年轻老师羡慕我的从容,可是没有看到我的付出,从2000年由数学转向管理,我待过的教研室有统计、经济、管理,2005年才到新建的物流管理教研室,其间,我通过听课和自学补足了管理专业本科、硕士、博士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拿下博士学位,学会了如何做管理方面的科学研究,具备了物流管理的部分专业知识,这种转行桥梁的建立实在艰难,花了我许多业余时间,这些时间本该属于父母、儿子、老公和其他亲朋的,这成为我永久的遗憾!
儿子前天发来短信:压力太大了。对此我只好解压,老公也很看得开,告诉儿子,不行就退学。儿子还是很慎重,也很要强,还是努力自己去适应。我只能解压和喝彩,他没有其他选择必须适应学校生活,以便融入社会,我告诉儿子,迷茫是正常的,等你找到喜欢的事情,生活的目标,你就会很快乐!
我也一直惰性,所以必须保持和朋友们交流,与朋友相互砥砺中相互促进成长,尤其是灵感的玩笑让我很快乐,这两年来我很注重和实务的接触,尤其在计量经济学的讲课中注重数学味道转化成管理味道,在物流方面的授课中注重与实务的衔接。这都要感谢我的两位导师,我的硕士导师徐中儒先生经常告诫我:能让小学生听懂你的问题和方法才叫讲得好……,我的博士导师导师经常说:你的创新在哪里一定要讲清楚……,要多交流探讨。这些成为我衡量好教师的尺度,也该成为好教师的标准。
所以宋老师有我这样的朋友,应该感谢我的导师们,用老师们的尺度我确认宋老师的精彩,我也在老老实实地向宋老师学习,弥补自己的缺陷,如果有一天宋老师看到我的文字,他该会自豪、自信地微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