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是该认真反思我们的人才政策的时候了?

已有 9271 次阅读 2007-5-7 21:54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是该认真反思我们的人才政策的时候了?

----参加纪念齐思和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有感(200757,北京大学)

          

黄安年文  2007年5月7

 

今天是学贯中西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代名师齐思和先生的百年诞辰(1907.5.7—2007.5.7)首都史学界的专家学者聚集在北大,参加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举办的纪念齐思和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我有幸参加会议,从与会者的发言中深切感受齐思和先生不仅具有学贯中西深厚功底,而且在中外各个历史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学术贡献,这样的全才在今天我们的历史界恐怕难以找到,齐先生在198022973岁是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是整个史学界的极大损失。

 

在纪念先生百年诞辰的学术研讨会上许多专家都集中谈到这样一个极其明显的事实,像齐思和先生这样的中西学兼备的难道人才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产物,为什么20世纪50年以来的半个多世纪,我们的社会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今天没有像齐思和先生这样的全才?我们的人才政策出了什么问题?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培养的人才不是缺乏国学功底,就是西学功底不深,或者偏重于苏俄思维模式,似乎患了偏瘫症。

 

虽然,答案尚待得出,我国历史学走向世界的主要障碍在哪里,已经清晰地摆在世界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党和政府部门的公务员的面前。

 

如果这次会议还有不足的话,是没有教育部门主管官员的参加,可以肯定地说,通过现行人才评价机制是培养不出像齐思和先生这样的人才来的。推而广之地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大师级人才辈出的时代,现代一大批大师级人才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如何应对21世纪的严峻挑战?

 

下面是笔者在今天会议拍摄的一些照片:

1.上图为北京大学纪念齐思和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现场。

  

2.上图为抱病参加会议率先发言的张芝联(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老教授)

3.上图为齐世荣(首都师范大学前校长、教授)发言。

 

4.上图为廖学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发言。

 

5.上图为郝  斌(北京大学前副校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发言。

 

6.上图为徐苹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发言。

 

7.寿上图为纪瑜(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戚国淦教授夫人)发言。

 

8.上文为戚国淦教授的贺词。

9.上图为赵  虹(《社会科学论坛》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发言。

10.上图为齐思和先生山东省宁津县文化局长发言。

11.上图为陈致宽(原中国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发言。

12.上图为马克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原系主任、教授)研讨会主旨报告

 

13.上图为牛大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会议主持人)。

 

 14.上图为陈致宽的书法贺齐先生百年诞辰。 

 15.上图为王春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分党委书记)发言。

 

 

16.上图为贺礼之一。

17.上图为贺礼之一。

18.上图为贺礼之一。

19.上图为贺礼之一。

20.上图为与会人员正式合影前。

21.上图为郭小凌(首都博物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22.上图为杨立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发言。

23.上图为林被甸(北京大学图书馆前馆长、北大历史学系教授)发言。

24.上图为郭  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研究员)发言。

25.上图为仲伟民(《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编审)发言。 

 26.上图为杨令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代表杨生茂教授)发言。

 

 27.上图为李剑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发言。

28.上图为钱乘旦(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发言。

29.上图为李万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发言。

 

 30.上图为张绪山(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西学研究》执行主编)发言。

 

31.上图为陈  杰(留美学人)发言。

32.上图为刘新成(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会议主持人。

33.上图为杨玉圣(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美国政治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会议主持人。

34.上图为齐文颖(齐思和先生长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发言。

35.上图为满运龙(芝加哥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齐文颖弟子发言。

36.上图为贺卫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外法学》主编)研讨总结发言。

37. 上图为齐文同(齐思和先生之子、北京大学教授)发言.

38.上图为杨立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关于齐思和先生逝世和追悼会时间的记载

39.上图为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发言

2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911.html

上一篇:对高校量化机制及其他潜规则的考验——从谢泳先生受聘厦门大学教授谈起
下一篇:衷心祝愿王之伦、杨琳夫妇生日快乐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