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云南墨江看到了北回归线标志塔
黄安年文 发表:2007年5月5日
看到北回归线标志塔平生还是第一次,这次是在云南的墨江看到的。为了从西双版纳兼程赶回昆明,在路过墨江时我们没有时间到墨江公园仔细参观北回归线标志塔,只能在远处停留约摸20分钟远远眺望墨江的北回归线标志塔。
根据介绍:“云南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 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八位。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海拔处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峰顶海拔6740米,最抵处为河口瑶族自治县的元江出境处,海拔只有76.4米。”
(http://baike.baidu.com/view/7242.htm)
有介绍说:在云南“墨江县是北回归线穿过的县级城镇。北回归线是天文和地理学家设定的地球上有特定意义的标志线,它在研究天文、地理、气候、土壤、生物、生态环境、自然地带分异、农林区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还有介绍说:“北回归线标志园,位于墨江县城西郊的登高架山上,占地1500平方米。融天文、地理、植物等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旅游文化为一体,建在以公元2038年北回归线的位置(北纬23度26分)为主轴线,截北回归线500米的地段上。由回归之门、‘太阳之路’、‘夸父追日’、‘石环’、‘超越’、春夏秋冬、‘古日昝’、标志馆、展厅、‘日月交辉’、环山亭台、娱乐中心、阴阳度假屋、九叠塔等建筑物组成,主体建筑为直径23.5米的标志馆和一个高23.5米的标志塔。标志园以雕塑为主要特征,创造了一个生动的栩栩如生的北回归线空间序列,以此表达人对自然、生命、阳光的理解,向人们陈述从豆古到今日文化科学的发展,对人们进行科学普及、教学实习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为群众提供一个旅游、观赏、休息、娱乐的场所。”
(http://www.travel2yn.com/webyy/Html/smzx/155933199.html)
北回归线标志园
新华网云南频道
墨江县城西1000米处的北回归线标志园,是一个融天文、地理,气候等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民族文化、观赏旅游为一体的地理标志实体。整个园的设计,以北回归线上长约500米的线段为中轴,由东向西、由低至高分布着八个景点。
“回归线之门”也是标志园之门,圆形的门中间镶入了一 个大大的“T”型,把拱门一分为二,圆拱门就是地球运动轨迹的象征。
“太阳之路”由八卦图,太极图和饰着浮雕的五行柱组成,它象征着在阳光照耀下,自 然界生生不息的运动衍生了文明。
“夸父追日”则是用大型红砂石浮雕演绎了《山海经》中,古人对太阳的幼稚认识的神话传说。
“超越”本是个抽象概念,设计者把它赋予了一个有形之体,这是一个白色的螺旋形塔式建筑,它象征着人类历史总是处于一种不断超越过去、探索未来的过程中。
圆形的“日晷广场”上立着一个古日晷,面对阳光下晷针匆匆移动的影子,让人感触到光阴的易逝,正是发明了原始计时器,才使人们把握住了时间。
园中最雄伟壮观的,要数“主体标志”,它由一个半球形展馆、连廊和标志塔组成。在方形的基座上,一个直径23.5米的象征地球的球体破“土”而出,在球体中相当于地球北回归线的位置上开了一条带形窗,巧妙地与地面上的北回归线重合。使人们在6月21日的回旧日,从馆内也能准确地观看到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的效果。
此外,还有“石环”和“春夏秋冬”景点,这些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景观以新颖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生命、阳光的理解,使人们进入园内,在赏心悦目中增长了文化科学知识。?
旅游提示:墨江离昆明310公里。昆明南窑汽车客运站有直达车,每早8:30发出,票价44元,还有开往思茅、景洪等地过路车可达乘。标志园门票5元。食宿可在县城内。建议:可把墨江作为去版纳思茅旅游的沿线景点之一。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ztbd/guoqing44.htm
附文:
《中国的北回归线标志》
华南师范大学 原创作者:刘南威(地理系)、郑宗清(旅游系)
在地球上的五条特殊纬线中,除北极圈外,兴建标志最多的是北回归线。这些北回归线标志。全部建在中国境内,中国的北回归线标志,形式多样,造型别致,各具特色。
一、世界首座北回归线标志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0月,为庆祝台湾纵贯铁路全线通车,在台湾嘉义市西南3.3公里的水上乡下寮村的铁路旁稻田中,建成北回归线标志。这是中国第一座、世界最早的北回归线标志,也是嘉义第一代北回归线标志。据台湾陈俊榕先生最新考证,嘉义第一代北回归线标志呈方柱形,碑身两面刻“北回归线标”,另两面刻“北纬二十三度二十七分四秒五一,东经百二十度二十四分四十六秒五”,碑身的基座呈十二角形,碑身之上为圆球,刻有赤经、赤纬线和黄道,表示天球。天球上端为两只手,分别南指“热带”,北指“温带”,其上有箭头朝西的方向标,指示北回归线走向。
嘉义第一代标志1917年受强台风吹袭而毁损,1921年在原地以木为材料,建成临时性的嘉义第二代北回归线标志。该标志碑身的四面上方均刻“北回归线标”,下方均刻“北纬二十三度二十七分四秒,东经百二十度二十四分四十六秒”字样。临时性的第二代标志拆除后,1923年建成嘉义第三代北回归线标志,该标志呈塔形,高21米;塔身由花岗岩砌成,高17米,呈三角形;底座为不规则六角形;塔顶为圆形石球;塔身三面均刻“北回归线标”和“北纬二十三度二十七分四秒五一,东经百二十度二十四分四十六秒五”字样。之后,因顶部圆球等部分出现毁损,经整修成第四代北回归线标志。该标志顶部圆球改为三柱支撑的六角形顶盖,上有朝西的箭头,指示北回归线走向。
嘉义第四代北回归线标志,因1941年12月16日草岭大地震而龟裂毁损,1942年在原地重建成第五代北回归线标志。该标志呈碑形,高约14米,用钢筋水泥浇灌而成。基座朝西北的一面,写有整修过程碑文,碑身呈三角形,碑顶为三个环圈构成的坐标仪;碑身的三面,在建成时,均刻“北回归线标”和标明经纬度。1967年修整时,以保密为由,剥除经纬度数字,碑面“北回归线标”,改为“北回归线标志”。保存至今。1995年在第五代标志之东,建成地标馆,为嘉义第六代北回归线标志。地标馆由两根拱形支柱支撑,形似太空船,高约25米,直径约46米,拱形支柱朝第五代标志的一面,有“北回归线标志”字样。
在嘉义第五、六代标志附近,已辟为占地3.09公顷的北回归线公园,至1997年公园第一期工程已完成。1998年夏至前,在地标馆东南侧建成一座“窥阳台”。台高3米,用三根圆形支柱支撑圆形平台。平台上竖垂直中空管,穿透平台底部,用以检验夏至日正午太阳直射。1998年10月为庆祝嘉义北回归线建成90周年,将已毁损不复存在的嘉义第一、二、三、四代北回归线标志复制成仿古模型,安置在公园的西南部,二期工程的雕塑展示区内。再现其原始的风貌,供游客观赏和研究。
二、中国最东的北回归线标志
花莲是中国唯一在一个县(市)内二、三处地方兴建北回归线标志的县(市)。日本占据时期(1934年)在距花莲73公里,在公路292公里碑处、瑞穗火车站后,建成中国第二座,花莲第一代北回归线标志。由水泥塑建而成,其旁建一地球模型,1986年,花莲第一代标志拆迁,在花莲县瑞穗乡舞鹤村,省公路台九线287公里,花东纵谷南方,建成花莲第二代北回归线标志,该标志高约9米,上半部为“北回归线标”,顶部呈斜角状,上端有双向箭头的指标,指示北回归线走向。1987年,在花莲县丰滨乡静浦村、省公路台十一线27公里、滨临太平洋处,建成花莲第三座、中国最东的北回归线标志,标志呈圆柱状,上有“北回归线”字样,圆柱中间有纵向细长夹缝。
三、中国大陆首座北回归线标志
1984年6月广东省封开县建成北回归线标志,这是中国大陆兴建的第一座北回归线。该标志座落在江口镇滨江公园内,北续23°2628″.91,东经111°128′,高15米;标志底座外圈用花岗石砌成八卦状,内圈用混凝土塑成半球状,半球的南北方向画一轴线,另以虚线表示北回归线,两线交点为夏至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碑身下半部,由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四面均镶铜质镀金的“北回归线标志”字样,碑上半部,用不锈钢焊接而成,它的四棱,各有两块羽翼飘出,任何位置观看,均显示“北”字,寓意“北回归线”和“火箭冲天”;顶部为一直径62.1厘米的铜球(暗喻当年夏至为6月21日),象征太阳,铜球顶部中央有一直径10厘米圆孔,用作夏至日正午太阳直射检验用。
四、全球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
1985年12月27日,广州从化北回归线标志竣工,1986年6月21日揭幕。该标志座落在从化太平场,北纬23°26′28″.44,东经113°30′。由塔台、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塔台为天坛式,分三层,顶层表面呈球状,以直径4厘米的黄铜柱嵌入中心点,表示夏至太阳直射点,并沿东西方向用石米镶嵌一条宽11厘米的红线,表示北回归线;塔身形似直立的火箭,高23.5米(暗喻回归线纬度为23°.5),连塔台总高30.35米,是世界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身内中空,内径从下往上由5米缩至1米,塔台顶层以上7米处为一圆蓬,圆蓬以下塔身为圆形围墙,东、南、西、北各有拱门,圆蓬以上塔身由花岗石砌成,上刻“北回归线标志”字样,四面飘出羽翼,分示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塔顶为不锈钢筒托一直径120厘米的空心铜球,铜球顶部中央有直径10厘米的圆孔,供夏至日下午太阳直射检验。塔台台阶下左前方竖一石碑,上刻碑文。
五、中国大陆最东的北回归线标志
1985年10月7日,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动工兴建,1986年6月20日竣工,当年6月22日揭幕。该标志座落在汕头市西北部鱼它? 浦区鸡笼山南麓蜈蚣岭脊线上,北纬23°26′37″.50,东经116°35′8″.78,是中国大陆最东的北回归线标志。高13.6米,由基座、支架和地球模型三部分构成。基座为天坛式二层平台,基座顶层中心镶嵌有一直径24厘米的铜圈,表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通过铜圈有一东西向墨石构成的石带,表示北回归线;支柱为两个“北”字形承重水泥支架,高8.60米,不论从哪个方向望去,均呈明显“北”字,突出北回归线主题;地球模型由支柱支撑,空心,直径5米,球面标绘世界轮廓图,上标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中有一直径24厘米不锈钢管,指向天顶,贯穿地球模型表面,作夏至日正午检验太阳直射用。标志的南面一巨石刻“北回归线标志”字样,东侧巨石刻碑记。
六、中国最西的北回归线标志
1993年夏,云南省墨江县北回归线标志园动工兴建,1996年主体工程完成。该标志园座落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城西侧登高架山梁上,主体标志建在2038年的北回归线上,北纬23°26′03″.61,东经101°41′00″,是中国最西的北回归线标志,由标志馆、连廊、标志塔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地面中间东西方向镶有红线,表示北回归线;标志馆直径23.5米(暗喻北回归线纬度数值),呈半球状,形似带光环的土星;标志塔由塔座、塔身和顶球组成,连台阶总高23.5米,塔座顶部为正方形平台,平台的下方为圆筒形建筑,开有东西向通道,通道地面中心的红线上镶有铜圈,表示夏至日正午太阳直射点。平台之上为塔身,呈圆柱状;塔身之上为不锈钢制成的顶球,顶球顶部中央有一直径20厘米的钢管,直通平台底部。正方形平台的东面,贴有“云南省墨江县北回归线标志园”字样。
七、中国海拔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
1996年,在云南省西畴县举办民族节之时,建成西畴北回归线标志——西畴北回公园,该公署建在县城西面县城的出入口处,与县城隔一道山峡,北纬23°26′18″,东经104°13′,海拔1526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主标志名“回归亭”,呈飞碟状,似亭似塔,是一个跨度10米,高8米的象征地球的半球体;回归亭四周均有窗,顶部正中间有一圆形天窗,与亭内中央之大厅相对应,作夏至日正午检验太阳直射用。
八、20世纪最后建成的北回归线标志
1997年6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建成揭幕。该标志座落桂平石咀镇小汶村,北纬23°26′15″.9,东经110°08′36″,其主体工程为一跨度26米,高16米的拱形建筑。拱形建筑相对应的地面镶有“北回归线”,拱形中部最高处有一直径为6米的绘有地球特殊经纬线和世界轮廓图的地球模型,其下的地面为广西地图,在桂平处置一圆点,表示夏至日正午太阳直射点;模型顶部中央有直径16厘米的圆筒,贯穿模型,圆筒的一端指向天顶;标志的左前方竖一石碑,上书“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字样。标志建成后,在场地范围内,发现有奇特的声学现象。
广西北回归线标志的建成,标志着北回归线经过中国的4个省(区)都建立了北回归线标志,使北回归线这一抽象概念,在中国变得具体,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形象的直观地理实体,使有关省(区)增添了旅游景点、普及科学知识的园地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原载《天主爱好者》1999年第3期,2004年6月修改
http://gd.sina.com.cn/epmax/2004/2004-Thesis/A20040626-G.htm
附图:
1.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塔远景。
2.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塔远景。
3.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塔远景。
4.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
5.北回归线标志塔
6.离开墨江后的里程碑
7.笔者在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塔远景。
8.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塔远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