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小冬 (Foster Fei)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sterfei2 主要研究领域: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

博文

评:徐伟、何野(2024),李福夺、尹昌斌(2024)二文及其它

已有 169 次阅读 2024-10-25 09:1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几位同事的疑问,

1

问:费老师好!看到您昨天在群里发了徐伟二人的文章为什么不是扎根理论的消息,我最近正在研究相似的主题,之前也读过徐伟的文章,但仍有一些困惑,能否请您点拨?我当时的感受是,徐伟对政策文本扎根分析的结果,与法学理论中原本就有的规制过程(采集-存储-标注-运算-输出-销毁)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徐伟实际是在按他既有的知识进行编码和抽象,违背了扎根理论中自然涌现的过程。请问我这样的理解正确吗?(某同事,私下沟通,20241018日)

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无法从研究结果(或提出的理论)上进行判断这是不是一项扎根理论研究,因为的确存在对现有理论不了解的情况下,提出的理论与现有理论完全一致的情形(ref.)。

我们的判断始终从这个方法论本身出发。该文作者采用了所谓三级编码的做法,但却没有按照该研究方式进行研究,比如,采样,问题界定,三种编码之间的关系(见图1)。 

问题出在:即使在有该研究方式的中译本的情况下,都没有深入了解过该研究方式,全凭该领域其他人发表过的文章进行模仿,导致以讹传讹的现象。

问:费老师,能否请您评价一下徐伟文章的采样方法?

因为我目前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希望对国内现有的地方数据条例展开研究,一共可以收集到29份条例(全样本),我在对这些文本进行开放性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采集讲话稿、官方新闻报道,对其中的一些数据治理策略进行选择性编码,这样的思路符合扎根理论的要求吗?(某同事,私下沟通,20241018日)

答:“……最终筛选出20157月至20243月国家层面出台的38份政策文件(参见表1)。随机选取其中32份文件进行编码分析和模型构建......” p.43)这是随机采样,而不是理论性采样。该文的做法是,对这32份文件全部进行编码/分析。如果按照扎根理论的做法,先对几份进行编码/分析,然后再根据初步形成的理论框架,有选择性地对其它N份文件进行编码/分析。很有可能,用不到所有的这32份文件。参考:冯园(2021)的做法。换句话说,如果可以找到N份文件,是否都要对这N份文件编码/分析呢?

WechatIMG87.jpg

2)见图:

WechatIMG86.jpg

(二)昨天和某正在采用这个方法进行学位论文研究的同学(ref.)聊了一下进展,没有用三级编码。这位同学只用二手资料(来源于网络),研究公众对某一社会事件的看法。当然很好!在扎根理论(ref.)里,访谈不是必需的。要反复提醒的是,扎根理论不仅仅有编码,还涉及到其它方面,比如怎么采样?什么时候看文献?研究的是谁的问题?等等。

你一定看到过一些对比所谓不同版本的扎根理论的中英文文章(ref.),这些文章仅仅交代了最显而易见的编码之间的区别,3/2/3种编码等等,其它方面统统忽略。

(三)最近我经手的两篇文章,一篇英文,一篇中文,均在审稿阶段,两篇文章研究的都是和中国有关的社会现象。

【英文文章】直接拒稿,因为  “扎根理论=三级编码

【中文文章】接受,因为没有声称是扎根理论研究,也没有用三级编码,而是用了另一种研究方式,这是很好的示范。资料分析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要用扎根理论的这套程序。

(四)群2某同事(ref.)转发的李福夺、尹昌斌(2024)一文。案例研究+扎根理论的编码。为什么不能这么做?扎根理论仅仅用来编码?暂且不谈所谓这个/那个版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901-1456883.html

上一篇:高度警惕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
收藏 IP: 183.193.161.*| 热度|

1 杨正瓴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8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