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社会科学的科学化

已有 1845 次阅读 2024-8-1 15:0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思维起源于哲学,从哲学起点来看,可以算是哲学的子集。但是,科学成长得很快,在前沿性和复杂性方面,超越了哲学范畴。由于科学内容的脱离,哲学研究的范畴萎缩,最后退缩到了社会学和人本身,并与自然高度分离。这使得传统的哲学家很苦恼。思维领地被科学认知逐渐挤压,科学所研究的物质性成为人类社会构建的主流。人类也因此更加崇尚物质,尊崇享乐主义。而哲学家也陷入了这种物质狂流,开始研究物质性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景象中,哲学就像被牵着鼻子走的黄牛,空有一身力气,却被牵着走,非常被动。

在这种潮流中哲学放下身段,开始羡慕科学的特征,如何让哲学科学化,成为很多哲学家心中的目标。

其实,哲学已经被科学引入了科学的路径,成为现代哲学发展的最大障碍。

科学有如下几个特征:分科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以及可实践性。科学的目的是研究规律,并改造世界。

科学的分科性是现代科学的最大特征,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科学的分科体现了科学的发展历程。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逐渐加深,一门一门具体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在这点上,哲学显得很大度。只要是科学能研究的东西,哲学就不屑与之争抢。经过长期发展,科学体系越来越庞大,而哲学体系则逐渐龟缩到传统的形而上之中,在康德和黑格尔之交,这种矛盾达到顶峰,哲学的未来就成了哲学家必须先对的问题。是沿着黑格尔的传统路线绕圈,还是低头向科学的发展模式学习?

显然,哲学走向了后者,这也算哲学的一种突破思路。

于是,可分性就成为哲学发展新的研究体系。具体而言,就是摒弃了那种传统好大的哲学体系,转而走向分科的、专项的研究。社会本身是个复杂体系,就如同人体一样。社会也分为很多功能和表现形式。于是,从国家政权到文化演化,从社会整体现象到个人的人心特色,都成为哲学分科研究的重点。一时间,哲学又繁荣起来,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哲学,并成为吃饭的饭碗。这在早起哲学研究中是不可想象的。论道德、论文化、论艺术、论现实、论自由、论存在,等等,不一而足。在哲学单一概念的基础上,再加上演化的概念,比如旧时代的自由和新时代的自由区分。传统古典艺术与流行艺术的区分,道德的进化等等,丰富了对某些单一概念的理解。如果再把单一概念进行延伸,与其他单一概念组合,就会产出更好的哲学成果。这些研究方法和思路和科学别无二致。从这个研究的底层逻辑上看,哲学已经被科学所桎梏。

虽然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哲学采用了社会元素分解和分科的方式,具有了一些科学的特征。但是,毕竟哲学与科学的研究内容相差甚远。在可重复性和可实践性方面,这种区别更加突出。

科学结果和结论需要可重复性。任何一个实验现象不能只是一个人,后者一个课题组才能做出来。如果其他课题组无法重复其结果,这个新发现会被科学共同体诟病。在这一点上,哲学现实出了劣势和作者的独特性。我们会发现,很多哲学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正常的人生,要么是性格上的,要么是精神上的。比如尼采、康德、萨特等等。之所以这些才华横溢和思想奔放的哲学家能够著作等身,与其独特的人身体验分不开。这里面就存在着悖论,一方面我们可以说这些哲学家早生于时代,引领者思维前沿。另一方面,如果大众把人类的思维依靠在这些“不完全正常”的思维上面,是否能够引领人类走向光明?这些思维很难有重复性验证。即使有不少后人相信其说法,这和科学的可验证性还相差甚远。

对于最后的社会实践性,情况就会更遭。科学实验,范围小,时间短,条件可控也可预测,因此,科学实验室验证科学结论的最佳也是最好的方案。虽然也有一些科学思想实验,占比非常小。科学结论在广泛应用于社会之前,都会经过多轮的实验室和小规模示范验证,之后才会广泛推广。当然,也有一些情况人类过于乐观。比如,当初DDT作为以后找那个新型的杀虫药被视为安全高效可靠的药物,被广泛应用。甚至是幼儿园小朋友也每天被喷DDT杀寄生虫。随后,人类才发现DDT的危害,随后被大范围禁止。

先比较于科学实验,哲学思想的社会实践就会遇到天然的不利,那就是规模和样本不可控。这种极端的社会实验往往会造成对社会的冲击和不良后果,比如纳粹的犹太人灭绝计划,红色高棉的社会实践。都是把一个简单的口号当成整体社会实践的目标,造成人间悲剧。

即便如萨特这样的思想家,反抗一个就思想容易,但是对于建设一个新社会,他就显得无能为力。无论萨特在当时国际社会思想界多么流行,他也不能提出更好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因为没有那么的社会实践样本供其参考,这也是很多社会思想家的悲哀之处。

从不可重复性和不可验证角度,哲学虽然形式上具有了科学的特征,但是从内容上看,还远远达不到科学的行列,而且这条路基本上也走不通。同时,哲学的分科性从长远趋势来看,会降低其影响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7014-1444718.html

上一篇:关于人的思考
下一篇:八月黔中行
收藏 IP: 110.65.147.*| 热度|

1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