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有一种病名叫脸盲

已有 511 次阅读 2024-6-14 14:05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脸盲症又称为“面孔遗忘症”。最新研究发现,过去被认为极为罕见的脸盲症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较为普遍。该症状表现一般分为两种:患者看不清别人的脸;患者对别人的脸型失去辨认能力。

我记得最早了解这个病是看《社会生物学》,作者威尔逊就是这种病,他连自己妻子的脸都不认识。

科学记者萨迪·丁菲尔德每次参加剑桥面孔记忆测试都失败。她在这方面的表现极差。丁菲尔德患有一种叫做面孔失认症prosopagnosia,来自希腊语中的“面孔”prosop和“忘记”agnosia)的状况,估计2%到3%的人口受此影响。《我认识你吗?》是丁菲尔德试图理解自己状况、为读者描述它以及尝试阐述其仍未知原因的一次生动尝试。

丁菲尔德在杂货店里找不到她的丈夫;如果一个主要角色戴上帽子,她会失去电影的情节;她把阿姨误认为是母亲。她不断冒犯同事和朋友,在人行道上见到他们时应该热情地微笑却选择忽略。

随着丁菲尔德带领读者踏上这段旅程,读者了解到了各种与面孔相关的琐事。这包括黑猩猩识别黑猩猩臀部的能力与人类识别人脸的能力一样好;当研究人员用类似面孔的图案(两个点上方一条线)照射时,子宫内的婴儿的反应比对其他光图案的反应更强烈;我们的面孔识别技能直到30多岁才达到顶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员多丽丝·曹告诉丁菲尔德,大约需要200个不同的神经元协同工作来解码和识别一张面孔。通过监测猕猴神经元的活动,曹可以预测一只猴子看到的面孔长什么样。

读者跟随丁菲尔德一起接受哈佛大学研究员约瑟夫·德古蒂斯的训练,以提高她识别面孔的能力。德古蒂斯进行的大脑扫描显示,丁菲尔德的梭状回面孔区(FFA)——负责解码面孔的皮层部分——比平均水平要厚。(显然,这是不利的。)事实上,丁菲尔德得知她的FFA相当于12岁孩子的水平。

在发展和青春期期间,FFA是一个未修剪神经元的纠结丛。后来,随着专门用于识别面孔的神经通路形成,连接建立并加强,大脑的这一部分变得薄了。但丁菲尔德的没有。

深入探索自己的家族史和个人历史,丁菲尔德还试图理解她童年时的弱视(懒眼)和几次不成功的矫正手术的影响。她在黑暗的房间里花费数小时——下巴靠在支架上,眼睛紧贴着目镜——观察两个十字架在立体空间中神秘地交汇。

丁菲尔德是个特例。即使在面孔失认症患者中,她在识别面孔方面也极其糟糕。此外,她还患有幻象缺失症(无法形成心理图像),以及一种称为严重缺乏自传体记忆的病症,这意味着她的情境记忆——存储生命中事件细节的记忆部分——大约一周后就会逐渐消失至无。她还患有地形性失认症,一种永久迷失的感觉。她的童年弱视导致她患有立体盲,即无法看到三维,这是另一种经常与面孔失认症重叠的状况。丁菲尔德对这些缺陷如何塑造了她对世界的感知的描述充满了事实,经常令人着迷、发人深思且幽默。有时也会让人感到沮丧。

在我几乎读完《我认识你吗?》时,有一种感觉这本书有些奇怪,然后我意识到缺少了什么:几乎没有视觉描述。在她的报道中,丁菲尔德奔波于多伦多、芝加哥、伯克利、华盛顿特区、西弗吉尼亚、波士顿、明尼苏达等地。她会见了一系列来自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多样化研究人员。然而,她对她访问的地方和她遇见的人的描述寥寥无几。科学家们以他们的姓氏被提及,这种方式令人困惑(至少对我来说),而地点则被简化为MRI扫描仪或通用房间,正如丁菲尔德所写的那样,这些房间“几乎看起来像医疗办公室,但又不完全像”。

尽管如此,丁菲尔德的书是一项成就。它有意无意地提供了一些深刻的见解,揭示了人们体验世界的不同方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1438193.html

上一篇:单原子金涂层引发科学界的“黄金热”
下一篇:混合(居家+单位)工作具有许多优势,证据越来越多
收藏 IP: 117.143.183.*| 热度|

2 尤明庆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