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我的自传--润东黄氏(德厚堂)第十一次续修宗谱【2

已有 1196 次阅读 2024-4-10 09:23 |个人分类:方志家谱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的自传--润东黄氏(德厚堂)第十一次续修宗谱【2024甲辰版·卷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4410日(第34527篇)

 

2024年4月5日润东黄氏(德厚堂)第十一次续修宗谱颁谱典礼在扬中隆重举行。这里发布36卷新修宗谱第一卷宗贤传序中我撰写于2022117日《我的自传》照相版。

                     我的自传

黄安年

我是德厚堂润东黄氏大训公支第十六世孙,19361028日(农历丙子年九月十四日)出生于现江苏扬中市长旺镇老郎街的一个殷实家庭。我的祖父和曾祖父辈一直居住在这里。1938年,期盼创新生活的父亲由老郎街迁居扬中西来桥镇。

 微信图片_20240409163358.jpg

我的曾祖父黄天开(德厚堂润东黄氏大训公支第十三世)。祖父黄子芳(第十四世)生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歿于光绪廿四年(公元1898年)。我的祖母为继配張氏,生于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殁于光绪十四年。生三子(万育、万泰、万坤)二女(分别适冯氏和施氏)。父亲黄万育(名黄涵青,第十五世。189912121974530),享年74岁。母亲何素芳(190074198348日),享年83岁。

我的兄弟姐妹总共12人,但成年仅有6人。我有三个姐姐(大姐黄友娣,1918124--199224)大姐夫冯耀忠(已故),后改嫁蒋清和(已故);二姐黄萍珍(19271224日—2018827日)二姐夫姜克庭(1926年—1979318日);三姐黄巧珍(1930721--202096),三姐夫李超群(19261026-2000911日)。哥哥黄平年(19331127日—2003811),嫂嫂陆凤英(1934年—),弟弟黄吉年(1940427日—),弟媳温娟娟。

1938年起,经济收入主要是在上海经营的金融业。1941-1947年先后任上海振泰钱庄、上海同春发钱庄、江苏省农民银行、恒泰钱庄经理和营业员等职。他广交朋友,对待佃户宽容,人缘也好,很少结怨,具有开明绅士形象。抗战时期,西来桥镇是抗日游击队活动要地,父亲在“芦苇荡”环境下周旋于新四军、国军、和平军之间,以无党派爱国商人的身份,多次帮助新四军购买药品和急救物资,参与过营救新四军干部的活动。和施光前(曾任扬中县委书记,后任镇江行政公署副主任,我母亲的内侄)、陈寒(曾任扬中县长,我母亲的表弟)过从甚密。新四军的高级干部也曾在西来桥我们家中开过会。

母亲一生勤劳,平时家里不请仆人,她主持家务,照顾、管教我们兄弟姐妹六人,还自己磨面、纺纱线、养蚕等,是典型的勤劳持家、相夫教子的旧式缠脚妇女。

194116日“皖南事变”后,国共合作面临严重危机,扬中西来桥的政局动荡不定,母亲曾被土匪绑架后用重金赎回,遂于1942年举家迁居上海

父亲1951年起开设裕生火油行,“三反”、“五反”运动中被定为基本守法户。1956年关闭后任永明玻璃厂副厂长兼私方代理人(属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19587月被错划为右派,195810月又被上海虹口区人民法院错判徒刑七年,后被保释回家监督劳动,这对父母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974年、1983年父母相继离世。198494日,父亲被错划右派的决定撤销;1987413日,上海闸北区人民法院重新作出判决,认定“对其处刑不当,应予纠正”。

学前阶段在西来桥家乡度过1942年随父母来上海后,先住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路,1945年抗战胜利时迁居上海长宁区大西路1号,1948年解放前再迁上海虹口区嘉兴路45-47号。1942-1949年间,先后就读的小学和初中有七所:上海善导女子中小学(教会办)、上海真光小学、上海培真中小学、上海圣约翰青年中学附小(教会办)、上海九区二中心小学,上海崇文初级中学、上海前进中学(董事长为“七君子”之一王造时)。1951-1954年就读并毕业于上海复兴中学。高中阶段自觉自律、进步向上、热心服务、全面发展。19521229日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青团),获学校和虹口区多次表扬,1954年被评为“优秀团员”。

1954-1958年,就学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白寿彝、赵光贤、何兹全等一批名师。白寿彝教授还直接指导我们的科研小组活动。我的四年学习成绩全优。195642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北师大优等生、北京市三好学生,1958年又被评为北师大优秀毕业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被聘为助教、教员、副教授、教授,1998年退休

   19589-19603月,我在北师大历史系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任教。期间参与编写世界现代史二战后部分新教材,到河南农村实地考察“大跃进”情况,以备编写历史唯物主义提纲。1959年,以团参谋长身份组织首都民兵师北师大民兵团顺利通过了国庆十周年天安门检阅。19602月被评为北师大先进工作者,19603月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市劳模)。

19603月起,我奉调到北师大党委和行政科研部任职,主要是调查、参谋、策划,其后机构名称调整但协助文科教务长的工作性质不变:贯彻中央文科教材会议精神,组织力量编写教材和促进老中青教师提高教学和研究质量,推动学生致力于加强基础,尊师重教,在工作中也结识了文史、哲经、政教、外语等学科老专家和中年精英,扩宽了知识领域。还多次参加文科师生下乡社会实践和教学相结合活动,特别是196410-19655月,参加了有三位省委书记集中蹲点的陕西西乡县杨河公社李家沟大队的“四清”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负责汇编了集中反映大队“四清”实情的35万字《李家沟大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资料汇编》(内部限量铅印出版),成为迄今难得保存的原始调查资料。1965年秋还参加北师大文科在山西临汾分校的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直到1966年“文革”爆发,被指 “为修正主义路线卖命”,由造反派押送回北京。

1966-1976年十年动乱使我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30-40岁黄金岁月:先是受冲击、蹲牛棚,在“学习班”监督劳动,继而在两大派“文攻武卫”中成为逍遥派,冷眼观察反思人生,接着受驻校工宣队和军宣队指派参加清查“文革”中学校大事件的调查和结案工作,随后受命协助党委主管常委组建学校“理论组”。1976年赴学校大兴分校参加干部下放劳动接受再教育,迎来了“四人帮”的垮台和新时期的到来。回校后选择到北师大文科学报工作至1978年初,由此结束了1960年至1978年长达十八年的以学校行政工作为主的难忘经历。  

1978-1998年的二十年,是我发奋拼搏在教学和科研领域的二十年。在北师大历史系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以本人爱好的当代世界史和美国史为教学和研究重点领域,统计数字显示:连续18年间共讲课93,平均每学期82.5学时; 听课人数共5464人次。先后开设基础课、选修课、专题课和讲座共14,研究生课程8,涉及美国近代史、美国现代史、美国史、经济史、美国社会保障史、美国史学研究、西方现代经济史、现代资本主义研究、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当代世界史、现代世界理论、现代史学理论等方面。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16人。同时还应聘在其他高校和单位讲课和讲学共113,3650学时,平均每学期101学时,听课人数为6421人次。举办学术报告6094,听众共6533人次。1990-1996年,我受聘参加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历史组,为全国统一高考命题,为此,每年封闭整整两个月。新世纪之交还撰文推动全国开展中学历史教材改革大讨论,在中学历史教学界影响广泛。

在职期间,我还先后参与和指导培养了16名美国史硕士研究生,其中有的已是多年在美国执教的教授,有的是我国驻外大使,有的在学术教育和国家行政等岗位事业有成。

1978-1998年共发表学术论文101篇,110万字。如:《外来移民和美国的发展》(《世界历史》,1979年第6期)、《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影响的消除》(《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世界历史》,1989年第6期, 《新华文摘》1990年第3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世界历史》1993年第5期)等。发表散论、译文、校文160,130万字;主编、参编700万字,待版197万字;打印教材464万字,合计1600万字。著译编出版物主要有《美国总统和第一夫人》(1986年,河北人民出版社)、《二十世纪美国史》(198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1917-1939年的美国》(黄德禄、黄安年选译1990年,商务印书馆)、《美国的崛起(17-19世纪的美国)》(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国社会经济史论》(1993年,山西教育出版社)、《美国2500历史名人传略》(李世洞、黄安年等译,1994年,东方出版社)、《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主编1996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刘宗绪、黄安年著,1996年,西北大学出版社)、《当代世界五十年》(1996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1998年,商务印书馆)等20余种,含多种美国问题书目的编撰和高校教材、百科辞典等。令人遗憾的是,由我主编、有数十位专家学者参与的当代三卷本《世界大通史》,以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多样化为主轴,总共200万字,1998年初已经完稿,因广东人民出版社毁约而未能出版。

    在职期间,我还兼任北京市历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九江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兼职教授等学术公益工作,为振兴教育和学术事业作贡献,1992-2007年,受聘任具有全球影响的美国的《美国历史杂志》三位中国特约编辑之一。

    1991-1992年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伯尼分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退休后,自1999年到2015年,先后六次和老伴一起到美国探亲和社会考察,对于居住在基层社区和游走美国各地、全面了解一个真美国和扩大全球视野很有启迪。

1998年以来,退而不休,笔耕不辍。截止2017年,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黄安年、任东来、杨玉圣主编,2003年,中国法制出版社)、《美国纪行—一个中国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2005年,文化艺术出版社)、《老话题与新挑战—美国的崛起与崛起后的美国》(2009年,中国法制出版社)、《从战地到史林—邓蜀生九旬文集》(2012年,中国法制出版社)等,特别是自2006-2017年间连续出版了八本有关赴美建设铁路华工的系列著作:《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2006年,五洲传播出版社)、《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英文版(2006年,五洲传播出版社)、《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2010年,白山出版社)、《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繁体版(2014年,中国台湾华艺学术出版社)、《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黄安年、李炬编,2015年,中国铁道出版社)、《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修订版)2017年,五洲传播出版社)、《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修订英文版)(2017年,五洲传播出版社)、《进入公众视野的道钉—从沉默的道钉到沉默道钉的足迹》(2017年,华艺出版社)。其中和李炬合著的大型历史图册集图文丰富、成果荟萃、实证考察、雅俗共赏,在海内外学术界和社会各界产生巨大影响。

微信图片_20240410092905.jpg 

退休后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如《美国的崛起与发展》(《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10月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等)。通过超星数字图书馆录制学术视频讲座《美国现代化进程》2007)、《二十世纪资本主义研究》(2008)、《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2009)、《二十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研究》(2016)等,通过央视等媒体录播学术讲座,在国家图书馆及一些高校作专题学术报告数十次。2002-2007年主办学术交流网,特别是20073月以来加盟科学网发布黄安年的博客,十五年来5400多个日日夜夜从未间断,截至2022年初总共已经发文29000多篇,图片25.5万张,累计访问量为7100多万人次,绝大部分是原创,兼具学术性、普及性、知识性、资料性、见闻性、即时性。我的开博宗旨是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记叙转折年代瞬息变化、全球发展和家国情怀的个人视野,被忽视的沉默群体和民众生活点滴,书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所思所想、所论所汇、所喜所忧。博文中还专门列出宗谱家谱专栏,涉及许多润东黄氏宗谱研究。还有我和吕启祥两人近万本学术藏书的目录编撰逐一介绍,完成后将无偿捐赠给意欲完整接收的单位,以供资源共享、延续学术研究。

 

我的老伴吕启祥,祖籍浙江余姚,1936108日生于上海,小学就读于上海和广州:1947-1948上广州明德小学,1948-1951年就读广州培道女中初中,1951-1954年就读广东女子师范学校。

1954-1957年在广东海南中学任教,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0年提前毕业留系任教,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1961-1962年参加全国文科统编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组,得见唐弢、王瑶、刘绶松等前辈专家的学养和风范,得到了“史”的观念之启蒙和写作的基本训练。1964奉调到原中宣部文艺处从事文艺评论工作,“文革”期间在中宣部宁夏贺兰山干校劳动四年(1969-1973年),“文革”后期回到北师大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任教。

1975年起,调往《红楼梦》校注组工作,其后一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直到1996年退休,由此开始后半生倾注全部精力结缘《红楼梦》的学术生涯:参加了冯其庸主持的《红楼梦》新校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自1982初版以来的历次再版和修订以及1990年《红楼梦大辞典》第一版的编写及定稿(文化艺术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待出版的修订版。1985年被评为研究员。个人主要论著有:《红楼梦开卷录》(1987年陕西人民出版社)、《红楼梦会心录》(1992年台北贯雅文化事业公司)、《红楼梦寻味录》(200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与林东海合作主编二十世纪上半叶《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上下集(200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 2006第二版增订版);2005年个人红学文章自选集《红楼梦寻—吕启祥论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版),《红楼梦会心录》增订版(2015年商务书馆),《<红楼梦>校读文存》(2016年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版)。几十年间发表红学文章近200篇,受到学界广泛好评。她文笔出众、为人低调、不谋私利,多次婉拒领导职务,学界传为红学界“压舱石”。

微信图片_20240409163418.jpg 

我和吕启祥于1963430日结婚,1969114日女儿黄晓宇出生。黄晓宇就读于北师大实验小学、北师大二附中和北京大学法律系,1992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学位,现在美国企业界供职。女婿周念军1963105日出生,江苏宜兴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电子系,在美国获博士学位,任职于美国科技界。两个外孙分别生于2003年和2006年,一个在美国高校就读,一个在美国读高中。

微信图片_20240409163424.jpg

我们已是年过85岁的耄耋老人,脑力、精力、体力、眼力、脚力日显衰退,唯望在风烛残年保持健康心态和身体,为学术事业奉献绵薄之力。          

写于2022年1月17日,农历“四九”开始之日

 

(2024.4.10 按:黄吉年2023609日逝世。截至20244月初总共已经发文34500篇,图片31.5万张,累计访问量为8940多万人次。)

 

13

1

 DSCN5230.JPG

 

2

 DSCN5258.JPG

3

 

4

 

5

 DSCN5261.JPG

6

 DSCN5262.JPG

7

 DSCN5263.JPG

8

 DSCN5264.JPG

9

 DSCN5265.JPG

10

 DSCN5266.JPG

11

 DSCN5267.JPG

12

 DSCN5268.JPG

13

DSCN5269.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28969.html

上一篇:润东黄氏(德厚堂)第十一次续修宗谱字辈
下一篇:黄贤林公护谱记--润东黄氏(德厚堂)第十一次续修宗谱【2024甲辰版·卷一】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