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旧文重发:《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科研津贴期刊目录》合理吗?----兼谈科研津贴中的非学术因素

已有 6188 次阅读 2008-1-8 07:48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

旧文重发:《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科研津贴期刊目录》合理吗?----兼谈科研津贴中的非学术因素

 

黄安年文 发表:黄安年的博客/200817日发布

 

高校文期刊尤其是所谓核心期刊是学术性刊物,顾名思义讲的是学术性,然而其中存在着许多非学术因素,生发许多和和职称评定、成果量化、津贴多少、甚至版面费、“国际接轨”等问题。六年前笔者文章所述问题,今天看来,除了有些技术性小修小补外,没有根本性的变化,那些研制所谓“统一标准”的期刊光盘的单位却不仅大发横财而且四处宣讲,名利双手,成了名副其实的利益相关者,而量化机制的鼓动者和后台,正是教育和学术主管部门,他们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既是政策制订者又是政策利益最大受惠者,你说这是什么问题?

**************************************

《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科研津贴期刊目录》合理吗?----兼谈科研津贴中的非学术因素

 

黄安年文 发表: 学术批评网/ 学界观察 /200211日首发;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评论/2002518日发布 ;200289日重发

 

 

对科研人员实行科研津贴是件好事,但是津贴中如果不是坚持学术标准而掺杂许多非学术因素则恐怕要变成坏事。笔者已经著文(《学术性书评不算学术成果吗?----兼谈学术论文认定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见《学术批评网》20011229日),主张科研津贴应以学术水平为准,不应将津贴限于学校主管部门圈定的范围内并划分级别,更不能简单地以发表的刊物“等级”和文章形式取代学术内容。

 

本文侧重分析《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科研津贴期刊目录》(以下简称《期刊目录》)中C类的473种期刊的选定及其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

 

 

笔者粗略地将473种期刊分别归纳为18类。并在2001年除夕去北京师大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核对所藏600多种文科类期刊中的相关期刊,在这些类别里,按照学术期刊的学术内容来比较,显然有些期刊是理应入选的,但北师大的《期刊目录》中并没有列入。现举例如下:

 

1.在高校文科学报类中,《期刊目录》没有列入《武汉大学人文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目录》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但没有《山东师大学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有《山西财经学院学报》,而没有《河北经贸大学学报》;也没有《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等,而这些学报中的不少学术文章其实是有相当的学术水准的,何况这些刊物在期刊界也是有相当高的地位和影响的。

 

比如,《武汉大学人文科学版》和《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都被评为“首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全国社科综合类核心期刊”,《山东师大学报》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首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不知为何将它们打入冷宫?至于《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则是“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军事学重点学术期刊”、“中国社科核心期刊”,为何这样在全国有影响的军事学期刊在《期刊目录》中被遗漏了呢?

 

2.在综合类期刊中,《学海》为“中国社科类国际交流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但是《期刊目录》没有列入。选了《读书》,但是却没有选在文化界影响同样很大的《文史知识》、《群言》、《社会科学论坛》、《人物》等刊物。不知道理何在?

 

《中国学术》虽暂时以书代刊,但已由商务印书馆定期出版(每年4期)多期,事实上也在师大图书馆内也被作为学术期刊类予以收藏和阅读,其影响远远大于《期刊目录》所列出的许多刊物,如果按著作类计,只算是多人合著,难以区别第一二三作者,不能入围,这无疑否定了许多作者的个人学术成果,并且造成期刊和著作双不管的局面。

 

在《期刊目录》的A类别中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新华文摘》,是惟有的三种刊物之一。既然肯定了文摘形式,且在《新华文摘》中刊登文摘的则奖金额度高达5000元人民币,那么为何在C类期刊里不能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也许为了兼顾和扶植学术薄弱地区的期刊,《期刊目录》中列出了一些省和自治区的期刊,但是为何像重庆这样的直辖市的综合期刊没有收录呢,这样公平吗?

 

3.在哲学类期刊中:没有选入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教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这是特别莫名其妙的怪现象。同时,学术研究的专门刊物《周易研究》、《管子研究》也被排除在外,另外像有影响的中国哲学类核心期刊《现代哲学》也未收录。那么,《期刊目录》的圈定者的学术标准究竟是什么?

 

4.社会科学总论、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民族学、人类学、人口学等类的期刊中:《期刊目录》共收录了41种,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这个数目超过了与中文、历史、教育等系关系密切的期刊目录(因为在北师大,既没有社会学系或研究所,也没有社会学专业)

 

更令人费解的是,笔者查阅《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2001年出版的全4期(即第18卷第1-4期),发现其中的每一篇都是国外学者写的,难道他们中有人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的留学生?或者北师大的科研奖励也是面向国际的,也包括奖励外国留学生在内?《期刊目录》的制订者和审批者究竟有没有看过这份《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

 

5.在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期刊中,《期刊目录》列出了《理论界》、《理论探讨》、《理论学刊》、《理论与创作》、《理论与改革》、《理论月刊》等刊物,但是一些有相当学术水平和影响的刊物,如由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教授主编的《太平洋学报》等却没有列入,专门学术性刊物《俄罗斯研究》(季刊),也没有被收录。

 

6.在法学类期刊中,没有收录有影响的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主编的《环球法律评论》等杂志。

 

7.在军事学类期刊中,居然没有收录军事学里的龙头刊物《中国军事科学》,该杂志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等主办,并获“首届国家期刊奖”、“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全国重点社科期刊”、“军事类重点学术期刊”等称号。此外,像《军事经济研究》、《科技与国力》、《现代军事》等有学术影响的杂志,《期刊目录》也没有收录。

 

8.在经济学类期刊中,尽管列出了多达58种的各类刊物(其中如果按照精选原则,究竟是否必要选入大有讨论的必要),但奇怪的是,应该列入的一些学术刊物(如《中国钱币》)却没有被列入。

 

9.在科学技术类期刊中,像《自然科学史研究》和《中国科技史料》这样有学术影响的杂志,《期刊目录》也没有列入。

 

10.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类期刊中,涉及普及历史教育的专业杂志全国有10种,《期刊目录》只选择了《历史教学》一种,而学术性和知识性、普及性统一来说,像《历史教学问题》这样的杂志的学术性并不亚于《历史教学》,何况近些年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发表了有相当学术水平和影响的学术论文。这类情况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学科领域中。

 

11.在文学类和汉语言文字学类期刊中,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民俗学重点学科建设基地,百岁学术老人、我国民俗学的奠基人钟敬文民俗学太斗就在北师大辛勤耕耘。我们惊讶地发现在一份面向北师大科研奖励的《期刊目录》中居然没有《民俗学》这份杂志的地位,岂非咄咄怪事?

 

在文学类《期刊目录》里,选了《第欧根尼》,但是该杂志明确说明:“本刊论文均选自《第欧根尼》英、法文版季刊,由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授权翻译”。笔者翻阅了期刊内容,全系翻译文章而非学术论文。北师大奖励的难道包括译文?当然译文不易,译文也是科研成果,不过译本本身并非学术论文成果,这是要区分清楚的。否则的话,为何不将《编译参考》、《译林》、《哲学译丛》等杂志同样入选呢?

 

《汉字文化》是学术界公认的经常发表假冒伪劣东西的刊物(《中国教育报》、《学术界》等曾发表过多篇批评文章),但居然也被列入C类科研奖励刊物,这又是一桩怪事!难道这样的弄虚作假期刊还要获奖?可是,对于揭露弄虚作假的学术性书评论文却不予认可,这是怎么回事?

 

12.在文化和艺术类期刊中,《期刊目录》选了《中国文化研究》,但是,在海内外影响更大的《中国文化》却没有被选入。《中国文化》的国际标准刊号是ISSN 1003-0190, 国内统一刊号是CN 11-2603/G2,仅2001年合刊号17-18,就有62万字,人民币定价50元,该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主办,社长兼主编是该所所长刘梦溪,季羡林、周一良、李学勤、汤一介、王元化等文化名流为学术顾问,刊物在北京、香港、台湾同时发行。该刊有陈寅恪的文章《陈垣敦煌劫余录叙》。有讽刺意味的是,该期还有一篇北师大主管文科的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郑师渠教授的文章《鸦片战争前后士大夫西学观念的演进》。可是,像这样有学术地位和影响的刊物怎么连个C级也算不上呢?难道连主管全校科研的郑副校长的文章也被学校社科处扫地出门了吗?

 

文化艺术类中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东方》、《东方丛刊》、《敦煌学辑刊》、《爱乐》、《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等,也没有被《期刊目录》所收录。

 

13.在新闻图书出版、档案学、文献学、博物馆学类中,图书类里,选了《中国图书评论》,但是学校在20011225日的《通知》中又强调说书评不属于学术论文。这岂不自相矛盾了吗?因为《中国图书评论》和《读书》中绝大多数的文章属于书评。

 

 

 

现在再来简要分析373C类期刊的分类又说明了什么?

 

就《期刊目录》的分类比例分析来说:

 

1.高等学报类和综合类,对于文科各系基本上的平等的,不论增加多少,对于各系的影响是基本上相似的,所以我们不作对比。

 

2.社会科学总论、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民族学、人类学、人口学等类,共41种。经济学类共58种。新闻图书出版、档案学、文献学、博物馆学类,共38种,这三类共占了137种,显然是与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科研的现状是很不相称的。

 

与师大中文系关系最密的30种、历史系19种、哲学系8种、教育系17种、心理系6种、外语系16种,这6个系总数只有96种,比前面主要涉及经济系、管理专业、图书馆情报系的137种还要少41种。

 

这就是说中文、历史、哲学、教育、心理、外语六系全体师生的获奖机率是96,而经济、管理、图书情报3系的获奖机率为137,这种科研奖励利益分配不均的状况,和北师大文科科研实力的现状并不相符合。

 

3.再来看看,作为师范大学理所当然地要关注和研究基础教育的问题,而目前《期刊目录》中涉及基础教育及其课程的少之又少,这符合师范大学作为基础教育排头兵的特色吗?至于军事类,这只有1项,不是太不协调了吗?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合理现象呢?这要涉及圈定者的思路和依据,有人估计在很大程度上,学校主管部门是把ABC三类的期刊和某些特定期刊软件及向上级申报科研成果相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真的有关系,那就不仅仅是北师大一家的问题了。一个具有垄断特性的软件对于学术成果如果不是一视同仁,而是肯定一些,排斥一些,其结果将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笔者不主张将期刊分成ABC三级或其他几个什么等级,我们绝不能因为发表在那级刊物就给什么奖励,而根本不看学术论文内容本身。这种形式主义的认定法实在是搞乱了科学研究,它导致人们只看重的是ABC三级期刊本身,而不是学术文章内容的本身。结果不该获得奖励的可能得到了奖励,而应该获得奖励的却没有得到。

 

北师大的《期刊目录》自20006月起到2002115日起,已经以此为依据认定1997-2001年五年的文科科研成果,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仍未能“与时俱进”。我认为,现在是到了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扬长补短,趋利避害的时候了。

 

笔者注意到李岚清同志1229日下午在第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集中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使高校党的作风有新的明显进步。” 强调“当前,特别要注意防止和纠正高校招生工作中存在的乱收费和行贿受贿问题,防止和纠正少数教师剽窃他人学术、科研成果以及各种奖励、职称和学位评定中的弄虚作假问题,坚决维护高等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尹鸿祝:《李岚清谈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等问题》, 20011231日《光明日报》)

 

笔者衷心期望真正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指示,中央指出:“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要埋头工作,扎实工作,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力戒浮躁浮夸。”“反对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刹住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追逐名利的歪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在北京师范大学奖励科研学术成果问题上,如何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切实反对形式主义和克服官僚主义作风,确实已经到了非彻底改革不可的程度了。

 

            写于2001123120

 

对科研人员实行科研津贴是件好事,但是津贴中如果不是坚持学术标准而掺杂许多非学术因素则恐怕要变成坏事。笔者已经著文(《学术性书评不算学术成果吗?----兼谈学术论文认定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见《学术批评网》20011229日),主张科研津贴应以学术水平为准,不应将津贴限于学校主管部门圈定的范围内并划分级别,更不能简单地以发表的刊物“等级”和文章形式取代学术内容。

 

本文侧重分析《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科研津贴期刊目录》(以下简称《期刊目录》)中C类的473种期刊的选定及其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

 

.......

            写于2001123120

 

(上接《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科研津贴期刊目录》合理吗?----兼谈科研津贴中的非学术因素)

附录:

 

《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科研津贴期刊目录》(文本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笔者则将C类粗略地分成了以下18类)

 

北京师范大学文科A类期刊目录 

 

1.《中国社会科学》2.《新华文摘》3.进入SSCI检索的国外学术刊物(须用外文发表)

                                           

 

北京师范大学文科B类期刊目录

 

1.统计研究; 2.教育研究;   3.中国图书馆学报; 4.新闻与传播研究; 5.社会学研究;

6.法学研究; 7.政治学研究; 8.经济研究;       9.考古学报;      10.历史研究

11.文艺研究; 12.文学评论; 13.外国文学评论; 14.中国语文;      15.语言文字应用

16.外语教学与研究; 17.世界宗教研究; 18.哲学研究; 19.马克思主义研究; 20.管理世界;21.心理学报; 22.民族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文科C类期刊目录(473种)粗略分类如下

 

一.高校学报类:(共86种)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商学院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北京商学院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大学图书馆学报;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福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复旦学报(社科版);        公安大学学报;              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国防大学学报;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暨南学报(哲社版);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版);  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

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      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南开学报(哲社版);         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     管理工程学报;

青海师大学报(哲社版);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天津师大学报(哲社版);      外交学院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二.地方和部门综合性刊物类(63)

百年潮;     北方论丛;          北京社会科学;     长白学刊;     东南学术;

东岳论丛;    读书;      福建论坛(经社版);福建论坛(文史哲版)甘肃理论学刊;

甘肃社会科学; 广东社会科学;      广西社会科学;   贵州社会科学;     黄钟;

孔子研究;   河北学刊;        黑龙江社会科学;    湖北社会科学;     江海学刊;

江汉论坛;    江淮论坛;         江苏社会科学;    江西社会科学;   教学与研究;

晋阳学刊;    兰州学刊;        南京社会科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 宁夏社会科学;

齐鲁学刊;    青海社会科学;       求实;           求是;             求是学刊;

求索;        人文杂志;         山东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战线;     实事求是;

思想战线;    台湾研究;           台湾研究集刊      探索;       天津社会科学;

唯实杂志;        文史哲;          新疆社科论坛;  学术季刊;     学术交流;

学术界;          学术论坛;       学术研究;      学术月刊;    学习与探索;

预测;          云南社会科学;     战略与管理;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学刊;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统一战线;   中州学刊;

 

三.哲学、宗教类:(8)

船山学刊;   哲学大视野;       哲学动态;     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道教;   中国穆斯林;       宗教学研究

 

四.社会科学总论、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民族学、人类学、人口学等类:(41)

 

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 国外社会科学;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 社会科学家;

 

            管理现代化;   经济管理;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经济与管理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

商业经济与管理; 数理统计与管理; 统计与预测;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行政管理;  中外管理

北方民族; 甘肃民族研究;  广西民族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  黑龙江民族丛刊;

回族研究;    满族研究;     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 青海民族研究;    世界民族;

西北民族研究;   西藏研究;      西域研究;         新疆社会经济;  中国藏学

妇女研究论丛;   当代青年研究;青年研究;       人类学学报;      人口学刊; 

人口研究;  人口与经济;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五.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27)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   高校理论战线;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毛泽东思想研究;   社会主义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理论界;     理论探讨;      理论学刊;       理论与创作;

理论与改革;         理论月刊;

东欧中亚研究;         拉丁美洲研究;            美国研究;        日本学刊;

日本研究;           南亚研究;                 欧洲;           国际问题研究;

外国问题研究;         西亚非洲;     现代国际关系;

劳改劳教理论研究;

 

六.法学类:(14)

比较法研究;    法律科学;    法商研究;   法学;   法学家;     法学评论

现代法学;      行政法学研究;  政法论丛; 政法论坛; 政治与法律;  知识产权

中国法学;      中外法学

 

七.军事学类:(1)

军事历史

 

八.经济学类:(共58种)

财经科学;  财经论丛;  财经问题研究;   财经研究;   财贸经济;  财务与会计

财政研究; 当代财经; 当代经济科学;  当代经济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经贸探索;   改革;   改革与理论;   会计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  经济科学;

经济评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学动态;  

经济学家;     林业经济;   金融科学;      金融研究;  旅游学刊;  南开经济研究;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 商业经济研究   商业研究;  上海会计;    上海金融;   

涉外税务;    审计研究;   生产力研究;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文汇; 世界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与政治;市场与人口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税务与经济;投资研究;消费经济

现代日本经济 ;亚太经济;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农史;     中国金融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问题;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科学技术类:(12)

科技进步与对策;  科技与出版; 科学·经济·社会; 科学管理研究;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科研管理;    软科学;       上海科技翻译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软科学;

 

十.历史学和考古学类:(19)

北京党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  抗日战争研究;  历史教学;

 

华人华侨历史研究;  清史研究;    史林;      史学集刊;    史学理论研究;

史学史研究;    史学月刊;    世界历史;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共党史研究

考古;         考古与文物;     文物;

 

十一.文学类和汉语言文字学类:(30)

当代外国文学; 当代文坛;  当代作家评论;  俄罗斯文艺;   国外文学;  红楼梦学刊;

鲁迅研究月刊;民族文学研究; 民族语文;  明清小说研究;   人文杂志;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评论; 文学遗产; 文学自由谈;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评论;  文艺争鸣;  小说评论;   第欧根尼;  新文学史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辞书研究;  方言;     古汉语研究;   汉语学习;    汉字文化;世界汉语教学;

 

十二.外国语言学类(16)

当代语言学(原名:国外语言学);外国语;  外语教学;   外语界;     外语学刊;

外语与外语教学;        日语学习与研究;  现代外语;   修辞学习    语文建设

语文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 语言研究;   语言与翻译; 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翻译

 

十三.文化和艺术类(21)

当代电影;   当代戏剧;     电影艺术;  东方文化;    东南文化;    敦煌研究;

美术;       美术研究;      美苑;       书法研究;     戏剧;         戏剧艺术;

新美术;    艺术教育;     音乐研究;   音乐艺术;   中国书法;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 中国文化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十四.新闻图书出版、档案学、文献学、博物馆学类:(38)

现代广播;      新闻大学;    新闻界;      新闻战线;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编辑学报;     编辑学刊;    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

江苏图书馆学报; 四川图书馆学报; 图书馆;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学研究; 图书馆杂志;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情报知识;    图书与情报;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图书评论;情报科学;

情报理论与实践;  情报学报;        情报杂志;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典籍与文化; 党的文献;      档案学通讯;     档案学研究;      历史档案;

 

            民国档案         中国档案;      中国地方志;

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十五.教育学类:(17)

比较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理工大学);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评论;      教育研究与实验;               江苏高教;      课程·教材·教法

上海高教研究   体育科学;                    体育与科学;        外国教育研究

外国教育资料; 学前教育研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

 

十六.心理学类:(6)

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   心理学动态;     心理学探新;       应用心理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十七.地理学类: (8)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地理科学;    地理学报;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地理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      经济地理;    人文地理;

 

十八. 资源、环境学类(8)

环境保护;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国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科学   自然资源学报

 

不分不知道,一分吓一跳。拼音顺序排列掩盖了极为明显的问题;官僚主义管理由掩盖了极为明显问题的暴露。迄今,这个极为明显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作为领导,恐怕难避官僚主义的干系。黄安年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首发  200211

          

[2002518日说明:本文以《期刊目录》合理吗?(一)——兼谈科研津贴中的非学术因素、《期刊目录》合理吗?(二)发布在《中华读书网》(http://www.cReader.com 2002-01-09)。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评论/2002518日发布

 

[200288日补充说明:重发时分上、下篇]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评论/200289日重发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首发  200211

          

[2002518日说明:本文以《期刊目录》合理吗?(一)——兼谈科研津贴中的非学术因素、《期刊目录》合理吗?(二)发布在《中华读书网》(http://www.cReader.com 2002-01-09)。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评论/2002518日发布

 

[200288日补充说明:重发时分上、下篇]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评论/200289日重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098.html

上一篇:当代经济活动新需求 环境保护运动新浪潮
下一篇:高校毕业班的学业该怎么管?
收藏 IP: .*| 热度|

1 汤茂林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