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2zz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q2zz2

博文

【需与须】 同与异

已有 2562 次阅读 2022-8-29 15:25 |个人分类: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image.png

图1 需

需始见于甲骨文(图1),甲骨文的本没有雨字头,字形是人身上往下滴水。这个人身上湿漉漉的,可能是淋了雨,也有可能是刚沐浴完回来。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即今所用濡沥字。马叙伦、李镜池等学者都认为需是”的本字,意为濡湿。徐中舒指出,“儒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了,甲骨文中作需字,即原始的儒字”“整个字象以水冲洗沐浴濡身之形”。他认为这是古代儒士主持礼仪前浴身斋戒,体现出儒者的神职特征。其实儒字从需是取由本义“沾湿”而引申出来的“柔软”义,故需字不是“儒之初文”。儒字从人从需,表示柔顺软弱之人。

 

 

        古甲骨文“需”字有水點之形,而另一部分則有的從“大”,有的從“天”,而“大”和“天”在古文字中都是人的正面站立之形。其后在西周早期金文中水點變為雨而下半部分仍留存“天”字。上為水,雨,下為天,恰是水天需卦。

        “需(儒)”字的原型上為雨,下為人形,其形義反映的是求雨儀式。國學大師章太炎以為“儒之名蓋出于需”,而“需”指的是求雨的巫覡。章太炎生前曾強烈質疑甲骨文的真實性,然而甲骨文卻驗證了他的“需(儒)”字的解讀是正確的。

 https://m.lnka.tw/detail.aspx?articleId=2199



 image.png

 图2 须


    须,象形字。须字本像人面长胡须形,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汉隶都是由页、彡构成,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从页,表示与人的头部颜面相关;从彡,像胡子之形。只有《说文小篆、东汉碑文和东汉简牍中的须字形体才与字分离,被楷书形体所继承。

说文解字

面毛也。从页从彡。凡须之属皆从须。

 

 

近字辨析

编辑 播报

需、须

这两个字古代都有需要义,有时互相通用。现代用法有分工:指必要、应当,如:务须努力、游客须知;指应当有,如:需求、军需物资。须要指一定要,如:杂技演员腰腿灵活,须要自幼锻炼;需要指一定要有,如:领导需要群众的支持。需要作名词,指对事物的要求,如:要了解群众的需要。必须指一定要,表示事理、情理上的必要,修饰动词,如:必须去、必须参加、必须经过审批;必需指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修饰名词,如:必需品、必需的养分、必需的知识。 

 

        小结:需中的和和须中的,都是象形字,表示人。彡不是雨,而是胡子之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669-1353143.html

上一篇:【compass】磁铁的北极(N ),为什么是红色?
下一篇:【Newton’s cradle 牛顿摆】 牛顿知道牛顿摆吗?
收藏 IP: 223.81.146.*| 热度|

6 孙颉 晏成和 武夷山 尤明庆 杨正瓴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