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李钟文:中药药性理论源流考

已有 2958 次阅读 2021-8-25 18:43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在中药基础理论中,药性理论最为重要,它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它是我们认识药物的基础,也是研究药物和指导临床用药根据。因此,搞清各种药性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及沿革,对于准确认识和整理研究各种药性理论,以及指导临床用药,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药性理论探源

谈到药性理论的起源,离不开《内经》、《本经》。《内经》药性,本草学者,大多有所忽视,讨论的比较少。《内经》论述药性,主要在《素问》各篇之中;虽然在《灵枢》中有《五味》篇和《五味论》篇两篇,但基本上是讨论食物调配,与药性联系不太密及。

《内经》论述药性,没有专篇论述,内容比较分散,大多参插于脏象、病机、治法等论述之中。在《内经·素问》中,主要有《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大论》、《五脏生成论》、《脏气法时论》、《宣明五气论》、《五脏生成论》、《六微旨大论》、《五常政大论》、《至真要大论》等十几篇,尤其以“阴阳应象大论”、“脏气法时论”、“至真要大论” 几篇论述最多,值得深入探讨。

《内经》探讨药性理论,多是以脏腑、阴阳、五行的理论为基础。在《素问》中涉及的药性,有气味阴阳;五味、五臭、五色;四气、补泻、润燥、缓急、轻重;毒性等内容。而后世发展之升降浮沉、归经等药性理论,也可从《内经》中找到它们的基因。当然,《内经》里所论述的药性内容,除五味理论论述比较全面外,對”气味阴阳” 、”四气” 、”补泻”也具雏型,其他内容都只提及,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可以把它称之为药性元素。

《内经》论述的内容也与现代药性有所差异。如五味理论,有言饮食养生者,有言五味之效者,亦有言过食伤身者。又如补泻,虽也结合治法之内容论述,但又以五脏的苦欲补泻为主。在众多的药性中,又以论述五味理论内容比最多,涉及范围也很广泛,而且常交互印正论述。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本草经典,第一次系统总结了365种药物,尤其在其一十二条“序例”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本草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药性”一词,首见于《本经》“序例”之中。在“序例”中论述到的药性理论,有三品药性、阴阳、四气、五味、有毒无毒等内容。在各药中也有药性的论述,每药药名之后首记性味,可见其对药性的重视。虽然其内容没有《内经》中丰富,但它为药性理论奠定了基础,而且使药性理论形成了一个体系。为后世本草学及药性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药性理论的发展概况

药性理论自《本经》形成体系后,得到后世医家的不断发展。

东晋葛洪所著的《抱扑子内篇》虽然以养生修性为主,但其中提到的“以类求性”、“服食节度”、“五味偏伤”等内容,对于药性探讨也有一定意义。

南北朝齐梁之际,陶弘景通过对《本经》和《名医别录》的整理,并总结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药学成就,著成《本草经集注》。对《本经》的药性理论作了全面阐述,而且增加了许多新的药性内容,但对药性理论并无扩展。

唐代,虽然苏敬等著《新修本草》,在药性理论方面也没有新增内容。但在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按药性分成十类,谓“诸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谓之十剂。陈氏虽然称之为“十剂”,又谓是“药之大体”,实际是从《内经》中五味药性等总结而成,用以概括药性。十剂中的补泻、轻重、燥湿等内容对后世药性研究药性影响较深。如宋代的寇宗奭以此为基础,再加上四气中的“寒、热”二剂,谓之十二剂,明清医家讨论的更多达十余家,扩展了药性理论的探讨。对于十剂理论的提出,寇宗奭把它称之为陶隐居,明清医家如李时珍等多称为徐之才,据日人丹波元简考正为《本草拾遗》所述,今检《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证之,丹波元简所言极是。

宋代最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领衔所撰的《圣济经》,书凡十篇。其中卷六食颐篇(论饮食调济)、卷九药理篇(专论药性)、卷十审剂篇(用药理论),多据《本经》、《内经》所言药性,旁征博引,加以诠释。其中尤其推崇法象、象数、性理诸法,来论述药性,对刘完素、张元素等人的影响甚深。

金元医家如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等,深入探索《内经》奥旨,密切结合临床实践,总结了一些新的药性理论。刘完素论述药性,推崇性理、法象诸法 。谓“夫物各有性,制而用之”,又谓“形色自然,皆有法象”。是法象药理的极力推广者。

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等人精研《内经》,并以之指导药性理论的研究。在王好古的《汤液本草》中充分反应了他们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的论述,全面阐明了《内经》“气味阴阳理论”。药物的气味阴阳,是药物具有各种功能的基础。《汤液本草》对《内经》有关阴阳、气味理论的论述,进行了全面归纳阐述。他通过天地阴阳,气味厚薄等分析,用以说明药物的气味阴阳与天地之间的阴阳是相应的,药物禀受天地阴阳之气不同,其所具之性味亦各异。进而指出,气味有厚薄,阴阳有清浊,禀质不同,其功亦异。进一步指出就具体药物而言,气味阴阳并非孤立,必须合而视之。故其论述药性,重视气味合参。这样,既阐述了《内经》蕴义,又发展了《本经》的四气五味,为总结了药性功能提供了较全面的基础理论。《汤液本草》探讨的药性,尤重《内经》五味之论,对其五味宜忌偏胜之说。皆予全面总结,从而充实了和阐发了《本经》的五味理论。

(二)根据《内经·脏气法时论》的内容,详述了五脏苦欲补泻。药物的补泻性质,是辨证用药的依据之一。《汤液本草》总结补泻药性,以《脏气法时论》“五脏苦欲”之说为据,采四时五行生克之法,概括药物对五脏的补泻之作用。《汤液本草》言补泻,虽以五脏对五味的苦欲为主,但在药性中亦兼提及“四气”的补泻,对机体方面也论及六腑的补泻,并未超出四时五行的行克之法。这种补泻理论,虽与后世单指扶正与祛邪药性有所不同,但把补泻性能作为药性基本理论概括,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且后世不少治则制方,均以此立法。

(三)根据《内经·六微旨大论》有关气机升降出入的论述,阐发了升降浮沉(药类法象)理论。《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旨承《内经》,以药物气味法天地四时之象。即以气味之厚薄,法天地阴阳之象;以气味性能,法四时万物变化之象;参合气味厚薄与天地阴阳,而研得药性之要旨,是谓“升降”。《汤液本草》认为药具升降之在由其气味参合而定。所谓“升降者,天地之气交”是也。其《药类法象》一节中,据药物气味厚薄阴阳的不同,以四时六气为纲,配以药性的升生、浮长、化成、降收、沉藏等特点,将102种药物归纳成五类。形成了以“升降浮沉”为中心的“药类法象”理论。《汤液本草》所总结的“升降浮沉”之说,用以概括药物作用的基本形状,对发展药性理论,是一大贡献。且对推动药性理论研究,亦起了促进作用。此药性理论一经创立,即得到医家普遍重视和广泛作用,后世一些治则、处方,亦多以此为据。

(四)根据《内经》中有关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以及“五宜”、“五走”、“五入”的论述,创立了归经理论的雏形。药物作用的发挥,除与本身所具气味阴阳等特性有关外,且与机体脏腑经络之生理、病理状况有密切联系。《内经》概括药性,重视性味与脏腑的关系,如“五脏苦欲”之说便是一例。它如“五宜”、“五走”、“五入”之论,亦在说明此种关系。张洁古、李东垣据《内经》将药物性味与脏腑间的关系和脏腑、六经辨证的治验结合起来,以阐明药物作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初步形成了归经学说。在《汤液本草》中,王氏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发展,将每脏的苦欲药味都补上了具体药物,并总结了脏腑泻火药,录入东垣报使、诸经向导等,丰富了归经内容。在各药性理论,这也是它对《内经》中气味与脏腑关系的阐发,对药性理论发展的一大贡献。

明代,对药性理论整理最全面的,首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他在在全面继承和系统整理历代本草的同时,在中药基本理论的整理和发展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成就。李氏《纲目》既重视药物疗效、主治的整理,更重视药性理论的归纳总结。在《纲目》的序例中,把历代本草、医籍中的药性理论,融汇贯通,聚集成一个整体,增强了药性理论的系统性。

他全面地继承了《本经》、《内经》的药性理论。并将《本经》、《内经》原文作为“纲”,把后世医家相应的论述作为“目”,将后世医家的不同认识,分别归纳于原文之下,既阐述了《本经》、《内经》的蕴义,又把后世医家所发挥的药性理论加以归纳,形成一个整体。

李氏不仅全面继承了金元医家的药性理论,而且更有许多的发挥。如在药物归经的基础上,还指出其有治“本病”、“经病”、“窍病”的不同;同时还有入气分、血分之异。使归经理论更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李时珍不仅重视药性理论的全面总结,而且在每个药物的编辑中也单列了“气味”一项,高度概括各种药性理论内容。

清代以来,本草众多,对于药性理论多为补充完善。如归经理论的命名,出于沈金鰲的《要药分剂》;润燥理论的推广,出自于石寿棠的《医原》;尤其多位医家对“十剂”的阐释,丰富了药性的探讨。但清代也有一些新药性理论提出,如景日珍的《嵩涯尊生书》总结的“药性皆偏论”;张志聰在《侣山堂类辨》中提出的“药性形名论”;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提出的“药性专长论”和“药性变迁论”等。这些论述对于药性发展也有一定意义。

三、建国以来对药性理论的整理和展望

20世纪以来,随着全国各地开始兴办中医教育,本草一学大都称之为中药学,早年多选用《神农本草经》中医教育的教材。建国后举办的中医进修班,也多以它作教材的,后来有用南京中医学院编的《中药学概要》。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中医高等教育的开设,中药学成为学习中医的主干课程,开始编写了《中药学》教材,在其上编·总论中,编有“药物的性能”一章,简要地总结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内容,基本形成了理论体系。后来各版教材,也有把它称为“中药的性能”或“药性理论”者,其内容略有增减,但基本范畴没有多大变化。上世纪末的《中华本草》算是对二十世纪以前的大总结,但在药性理论方面,也过于简略。此外,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一些探讨,最全面的要数高晓山主编的《中药药性论》,它的内容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中药基本理论。但就药性理论而言,倒觉有些不足,仍有待加强探索和研究整理。

中药的药性理论,来自历代医家用药实践的总结。今天整理和研究药性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故在整理和研究药性理论时,也必须紧密联系临床实践。为此,必须对本草诸多药性理论内容进行分析,哪些药性理论与中医临床用药密切相关,或属一般联系,或只是偶而相关。把最关键的重要的优先研究,其他相关内容放后或顺带研究,将现有本草中提到的药性知识作一下归纳:在《中药学》总论的“药性理论”中有偏性、阴阳、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项,在这些药性内容中也经常提及补泻、润燥(刚柔)、缓急、轻重等。而其他五色、五臭、药类法象、性理等内容,多在解释单个药物时偶而提及,很少把它们作为药性理论论述,而只视为药性的说理工具。

展望未来,药性理论内容广泛,如何整理和研究,首先应该对其作进一步分析:偏性、阴阳理论,内容甚泛,属于哲理范畴的层面;五味(包括五色、五臭及形质)属于物质(特性)层面;四气、升降浮沉、补泻、润燥(刚柔)、缓急、轻重,属于功能性质层面;归经理论,重点在于把上述药性与脏腑、经络理论联接起来,是一种综合药性理论。

基于上述分析,整理研究药性理论,应该把五味理论摆在首要位置,并把它作为研究其他药性理论的基础;把四气、升降浮沉、补泻、润燥(刚柔)、升降浮沉等药性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四气(寒、热)、补泻是针对八纲中寒、热、虚、实四纲论治的主要药性;四气(寒、热)、润燥是针对六淫中寒、热、燥、湿四类病症论治的主要药性(四气中的寒热,及燥、湿,既是药性,又是病邪,也是病证)。升降浮沉药性,一般称为药势,应结合临床进行整理。归经药性为综合药性,最好结合脏腑辨证,综合整理。缓急、轻重及其他药性则可结合前面药性进行整理研究,但也单独列项整理研究。但这些整理研究都必须紧密结合中医临床,从而使药性理论的整理研究有序进行,更好地为中医临床服务。

资料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807/09/7932858_776274883.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01410.html

上一篇:新冠中和抗体三期数据可喜
下一篇:[转载]《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