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合理退休,老有所创 精选

已有 5096 次阅读 2007-11-29 21:04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合理退休,老有所创
武夷山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发表于《新华书目报 科普走廊》2006,9,25)


国内很多单位执行着非常严格的退休政策。一到退休年龄,统统必须办退休手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腾出岗位,让更多的人就业。这是可以理解的,好比(尽管这个比喻不中听)很多厂家希望消费者尽快淘汰正在使用的老产品,重新购买自己推出的新产品。不过,正像在产品领域中过快的更新换代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一样,过早的退休也会对社会带来重大损失,因为,人到了退休年龄,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创造力就枯竭了。
古往今来,老当益壮、老而益创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老黄忠刀劈夏侯渊,佘太君百岁挂帅出征,是中国百姓尽人皆知的。德国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亚历山大. 冯. 洪堡(常常与新型大学联系到一起的那个洪堡是他的哥哥――威廉 洪堡)60岁之后,才开始其探测金矿的地质考察工作,76岁发表了他的集大成著作《宇宙》。2005年刚刚去世的哈佛大学的生物学教授恩斯特. 梅尔 (1904-2005),100岁时还在发表学术论文。爱迪生到59岁时,仍有重要发明问世。闪存技术基本机理的开发者、日本半导体能源研究所的创始人、发明家山崎舜平的名字在2004年(他此时62岁)进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因为他已经累计获得了3245项专利,超过了爱迪生一辈子获得的专利数(2332项)。[1]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日本的经济增长依赖于科学技术,我还要与年轻人一起再作贡献”。[2]美国一位叫埃斯特. 布尔的修女97岁才退休, 然后开始学习陶瓷雕塑, 107岁逝世之前有雕塑作品问世。[3]国内也不乏这样的事例,比如福建厦门同安就有一位退而不休的农民发明家曾天平。[4]为什么他们能创造奇迹呢?除了遗传学的因素外,他们都在工作实践和发明创造活动中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经验和阅历,这一点是年轻人无法相比的。
现在,人的受教育年限越来越长,即使不中断地一路读书读下来,到拿到博士学位时,已经二十七八岁了,再做个博士后,就三十左右了。如果60岁(女性55岁)硬性退休,就意味着这种受教育时间最长的人材只能工作三十年左右(女性则只能工作25年左右),而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者却可以做四十多年,这显然不是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当然,有些人办了退休手续仍可以返聘,但是按照国内目前的规定,退休者就不可以领衔申请重要科研项目了。
据联合国预测,到2020年时,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达到19.5%, 2050年时将达到29.9%。[5]可以想像一下,将近30%的人口已经退休,假定平均说来18岁以下人口尚未就业,那么,就业的中青年们身上的负担有多么沉重!而人口老龄化是普遍趋势,比如日本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预计将达到令人生畏的42.3%! 考虑到这些情况,一些国家已经在上调法定退休年龄,例如德国原来规定男性65岁退休,女性60岁退休。从2003年到2010年,将过渡到67岁退休。[6] 据说英国也有类似的打算。[7]
看来,不再规定一个退休年龄线,而规定一个退休年龄区,达到这个年龄区的低限则可以申请退休,达到高限则必须退休,应当是比较合理的。高限应该比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要稍高一些。这样的安排似乎是利大于弊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均期望寿命不断提高。要不了太久,人们退休(按目前的退休年龄)后的平均存活时间将与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的时间(18年)不相上下(上海市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超过80岁,北京则紧逼80岁)。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做多少事啊!我们现在提倡的口号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对于长期在科学技术、人文社科和艺术领域从事研究教育的老同志,则完全可以再加上四个字:“老有所创”。

参考文献
[1] Ed Tenner, Live long and tinker, Technology Review, October, 2005, P71.
[2] The Japan Times, Dec.19, 2004
[3] 大器晚成灵感“翻番” 谁说人老了就没创造力,www.xinhuanet.com, 2005年1月30日,来源:新闻晚报
[4] www.xmta.gov.cn/taxw/t20050615_0819.htm
[5] UN, World Population Aging 1952-2050, 2002
[6] Www.epsu.org/img/pdf/info6ang.pdf, Sept. 2003
[7] 英国准备把退休年龄提高到67岁,news.dayoo.com, 2005年11月18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816.html

上一篇:科普要以人为本
下一篇:欧洲各国科学节管理经验对我国“科学技术周”的启示
收藏 IP: .*| 热度|

1 吴吉良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