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二手科学家”(不是汉语语境里功成名就的“家”,是英语scientist翻译来的家),我常常较真儿。较真的表现之一就是,在微信上除了少数几个质量较高的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其余的我几乎不会浏览,因为我几乎不会相信。
这不,《科学网》上的一位博主写了一篇文章,关于那篇江苏高考作文的假新闻,作文的题目叫《第一张高考满分作文:人生如戏,快上车吧》。一点儿也不凑巧,一点儿也不意外,近几天,微信上这篇文章被大量的转载、分享,与传播虚假信息的其他网络媒体同速。我看到了分享,没有去读。
昨天,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分享了某一有点儿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题目曰:《3岁就患上了近视,原因竟是爱吃这个东西!爸妈们赶紧注意!》你看,这个题目多么微信。平时这种文章我不会浪费时间浏览。鉴于工作的原因,读了些和近视有关的科学文献,自己也是从小学就“近视及第”的资深患者,于是点进去看看这里头买的什么药,难道又有研究新进展了?据我所知虽然世界各国都对还在变得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近视头疼不已,可是病因学界至今搞不清楚。文章的卖点是,近视的原因是吃糖多。文章的逻辑实在不敢恭维,连近视发生时病变的症状也搞得颠倒不堪,我于是对这个奇怪的理论无法妄下结论。打开电脑,检索相关文献,有一些研究糖的代谢与眼部疾病的关系的文章,但是像文中如此明确的结论,没有看到一篇文献支持。毕竟咱们不是专业人士,还是要请出医学家的论断。凑巧,与一位专业的眼科医生一起工作,他的专业就是角膜,与近视关系极为密切,于是询问这种理论是否存在?答案是,闻所未闻。于是果断的给分享的朋友回复:此文不靠谱,甜点,该吃吃!
移动终端普及的时代,新式的、兼具多种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真是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不信你在公共场合看,大量的低头族认真学习,精神可嘉。不过这海量的信息,尤其是被迫看到朋友圈里分享的垃圾信息,实在令人不胜其扰。
对于这些垃圾信息的反感始于很久以前。有一日,表姐用微信发来网文一篇,关于某美国医生、畅销书作家写的一本关于见证濒死体验的书,玄之又玄。文字开头就是“哈佛大学的XXX医生”云云,来头甚大。表姐问:科学家,这个靠谱么?检索可见,中文媒体上,此人可谓风头无两,一边倒的赞歌,医生、哈佛、濒死体验这样标签的奇妙的组合足以吸引人们的好奇心。再读一读英文世界的报道,完全是另一种天地,此君本来确实是来头不小的哈佛医生,在医学院做过讲师,不过因为医疗官司被迫离开,且因后续的医疗官司被吊销过某州的行医执照。至今官司缠身的此君靠奇文共欣赏,很是买得了写知名度,也上过电视,不过媒体和公共的质疑,早就盖过了他畅销书作家的光环。信息反馈给表姐,表姐回复说:做科学家不易,光辟谣工作量就大了去了。于是,从那时候起,对微信上的信息逐渐敬而远之。
但有时,还是会被朋友圈里的信息被动的困扰。这这让我想起一个历史学家接受采访时说的,如今的影视剧创作人员太不敬业,你看民国的戏,国军穿的衣裳是德式、美式变着法得给你瞎混搭;你有时明明看着唐朝的戏,剧中人非要顶着个宋朝的帽子晃来晃去,有点常识就实在看不下去!
回头想想,低劣文字颇有共性,大体有几类。
一,鸡汤,让你喝了爽上五六分钟。“鸡汤”二字,和众多美好的称谓一样沦为了替罪羊,此一条想必大家都懂,不再赘述。多媒体时代,还会配上音乐和风景图片。实话实说,这一类危害最小。某著名人物说的,电影是老百姓的鸦片。鸡汤比鸦片好,不会伤身。
二,养生,不爱运动,又自恃“民以食为天”的国人最爱。这又分两类:1)号称从业多年的老医生、老教授、老专家、老……什么名头都行。此一类人往往头发花白,多半的套路是今天(西式)的医疗如何是药三分毒,祖国医学宝库何其伟大,中药无毒,我推荐的中药更是让人延年益寿。不卖药的会告诉你洋人治病,或者今天的生活方式就像杀人,想长寿,你得这般这般,如此如此。最夸张的一个是一个视频,号称北大教授,演讲第一句就是“我刚从美国耶鲁大学回来”,研究养生,你跑美国去干嘛?2)食物类。论营养,今天芹菜夺冠,明天韭菜第一。其实有心人如果信息统计你所有看到的这类文字,你会发现,几乎所有你吃的食物都会被提到过,这说明什么?食物的多样性很重要,何必追潮流,今天吃芹菜,明天换韭菜?当你今天热捧韭菜的时候,是否还记得昨天还在大把地嚼芹菜?
三,猎奇,媒体搬运工。国内外的互联网信息流通鸿沟,以及语言的差异,造就了一批信息搬运工,他们如今在媒体从业者中是个庞大的群体。虽然都是帮你看看窗外的事儿,但这批人依据目标客户的不同,大体又分为两类,一类极力迎合国人日益壮大的民族自尊心,批评西方腐朽资本主义世界人民的悲惨生活,诸如澳大利亚的医生找不明白某明星的病根儿,又或是哪个姑娘在公众场合说出了辱华言论;第二类和第一类唱反调,外面的世界无限好。
四,民生,张家没有了姑娘,或者李家的小弟生了怪病,西门家的煤气罐爆炸原来是因为这样,上官家被骗了钱都是因为如此这般。又或是如城里今天流行了这种怪病,关门、关窗,家长们小心!
质量低劣的文字,题目有共性,常用的微信体(非常不完全名单):XXXXX,99%的人都不知道!;XXXXX,他(她)却XXXXX;深度好文;有良心的快转!!!XXXXX,已经传疯了!!!紧急通知!!!XXXXX,原因竟然是……;扩散!!!XXXXX,所有人沉默了……;他XXXXX,如今却XXXXX。
我们这个假冒伪劣产品豪不稀罕、说谎成本低的惊人的国度生产出的假冒伪劣信息,借着新媒体的翅膀飞入了快速轨道,传播着扭曲的价值观、歪曲的事实、错误的信息以及甚至有可能伤及身心健康的谎话。鉴别这些信息不难。首先,看上去太美好的东西,都不太靠谱;第二,逻辑上的漏洞在这种文字中往往很常见。它们都有点儿像某相声段子里的一个说法:逗哏的说,吃泡面容易死人。捧哏的问,怎么呢?逗哏的说,我有一朋友,堵车,堵在高速路上,下车买泡面,拿车撞死了。于是得出了结论。常见的低劣信息所犯的错误,这个段子里都有:因果关系成立么?一个人和吃泡面有点关系,死了,能得出结论吃泡面死人么?这个结论有统计意义么?究竟吃泡面的死了几个?你不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多从反面,从独立的视角想想,奇葩言论很容易被识破。
我没有不尊重言论自由的意思,写什么,是作者的自由;赚取流量,是你们获得盈利的生存方式;但忽悠人,就不妥了;要是再伤人身心,就缺德了。想来百姓也难办,不懂的事情,去网上搜索,偏偏某中文搜索引擎给出的信息又不一定真。外文的资料又不一定能让看。只能希望读者都多些独立思考,让质量低劣的文化产品,让谎言无处藏身,才能被自然淘汰。再者,教育和科学工作者要多做工作,把真实的信息传播出去,教会大家鉴别正确与虚假。不过要做到这一点,任重道远。别笑,真的,我见过学历很高的朋友转载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文字。每次看到,我就想起那个吃泡面容易死人的故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