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以前在科学网看到一个非常精彩的小故事……
小偷在鸡舍偷了只鸡。逃跑时,撞翻了鸡舍里的灯,鸡舍着火了!鸡回头看见燃起的大火,明白了,小偷救了它。当小偷用谷喂它,它觉得小偷关心它。当小偷东躲西藏,把它藏在怀里时,它觉得小偷爱它。有一天,它看见小偷挥起了屠刀。它觉得小偷一定是要自杀,所以用身体挡住了小偷。它幸福的死去了...
人类“自己忽悠自己”的事情,其实非常容易发生。“知其然”很多时候,就会被默认“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当初读这个小故事的时候,我也是如此“认为自己已经领会了其中的所有道理”,可是当时真实的情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不过是自以为是而已”。
人在年纪轻的时候,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那个时候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别人告诉你的东西,你会默认是对的,绝对不会质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小时候听来的东西就变成了这一生用来判断对错的基准。
问题来了“如果小时候听来的东西是错误的呢”,大部分人并没有自我检讨的能力。结果就是错一辈子,实际上它还会把“错的”当成“对的”,传给自己的下一代,传给更多的年轻人。如果说这这个行为是“为虎作伥”,并不公平,因为它们并不知道正确的东西长成什么样子;另一方面,事实上,它们的确正在传播错误的东西,这是非常令人纠结的事情。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基准一旦被坏人设定,就会如同故事中“幸福死去的小鸡”一样度过一生。
要想改变这个生活状况,外力是无济于事的,只能靠自己拯救自己了。但是这条路太艰辛,比如“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横在眼前,你凭什么认定自己有能力跨过这个门槛,当然还有另一个前提“已然发现自己被利用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