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科研前沿│ 乳腺肿瘤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已有 4681 次阅读 2017-1-23 08:1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均是现代女性的常见病。机体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 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内分泌腺体之间必然存在着复杂的联系, 而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影响着腺体的功能活动。甲状腺、乳腺同属于受下丘脑-垂体腺体轴调控的激素受体敏感性器官, 甲状腺在碘的吸收、合成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方面, 乳腺在受雌激素、孕激素调节方面, 存在许多共同点, 而甲状腺和乳腺之间的一些调控通路的交叉相互作用可能也是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系的原因。我国中医很早就关注到了乳腺肿瘤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一些古老的中医药方剂, 如小金丹、夏枯草等的应用指征同时包括乳癖(乳腺良性肿块)、乳岩(乳腺癌)、瘿瘤(如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 等。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在19 世纪也引起了西方学者们的关注, 陆续有文献报道乳腺癌患者中甲状腺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而对于某些甲状腺疾病也被认为与乳腺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有研究显示, 乳腺癌患者中有较高比例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甲状腺癌的发生率, 但因多无明显的症状而不被关注, 这难免会影响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作者在临床工作中也注意到, 乳腺癌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肿瘤等; 同时, 乳腺癌患者确诊后尤其是化疗期间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TI-RADS 分类易被降期而被误诊为良性, 可能与化疗期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被抑制, 致TSH分泌减少, 从而抑制了甲状腺结节的生长有关。然而, 目前乳腺癌患者中的甲状腺疾病问题尚未引起医生和患者的足够重视, 这将影响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因此, 有必要加强对二者相关性的研究

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甲状腺癌患者中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

Kuijpen 等从1994 年至2003 年, 随访研究了2775 例未患乳腺癌妇女约9年, 到2003 年仍有2748 例妇女参与研究, 在此期间记录所有新发乳腺癌及相关死亡病例, 发现甲减及低水平FT4 绝经后妇女中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OR =2. 3)。Hardefeldt 等研究发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乳腺癌风险增加(OR= 2. 92), 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存在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OR =2. 02)。NataliePrinzi 等综合评估了合并甲状腺良性或恶性疾病患者中患乳腺癌的风险, 筛选了来自意大利中部及南部共3921 例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女性患者,并分为无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组、伴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组及伴分化型甲状腺癌组,以年龄分层, 分别研究各组中乳腺癌的发生情况, 并与正常人群中乳腺癌发生率对比。结果显示: 患有甲状腺良性或恶性疾病的女性患者中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显著增高(OR = 3. 33), 尤其在年轻女性患者中表现明显(OR = 15. 24)。Simon等研究发现有甲状腺癌病史的女性中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高(OR =2. 7),且这种风险的增高主要表现在经产妇中(OR=3. 4)。Van Fossen等研究发现女性甲状腺癌患者中患乳腺癌风险较普通人群增加0. 67 倍, 而男性甲状腺癌患者再发乳腺癌风险较普通人群增加20 倍。

乳腺癌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

有研究者对1136 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及1088 例曾进行过乳腺癌筛查的健康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 乳腺癌患者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21. 3% (242/1136), 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作者等同期检测并比较了112 例原发性乳腺癌与235 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首次入院时的甲状腺功能变化, 发现首次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中甲状腺功能降低的发生率为21. 4%, 乳腺良性疾病甲状腺功能降低发生率仅7. 2%, 乳腺癌患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reetriiodothyronine,FT3) 水平明显低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P =0. 042)。希腊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3. 9%, 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19%)及健康人群组(18. 4%)。Park等对518 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发现有42 例(8. 1%) 患者有可疑甲状腺病变, 再行超声下针吸细胞学检查, 对其中18 例有细胞形态异常者行甲状腺手术切除病检, 结果发现除5 例为单纯性甲状腺肿外,其余13 例(2. 5%) 均为甲状腺癌, 且同时伴乳腺癌和甲状腺癌者6 例(1. 2%), 其余7例(1. 3%) 平均在乳腺癌术后33 个月被确诊为甲状腺癌, 提示乳腺癌患者伴发甲状腺癌的概率较高。

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甲状腺癌对乳腺癌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 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黏液性水肿, 各组织间隙内(如皮肤、心肌、脑组织、骨骼肌等) 含有大量的黏液性物质。这是由于酸性黏多糖分解减慢所致, 可引起器官、组织受损与功能障碍。有研究认为乳腺癌与甲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甚至有人认为甲减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与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 可促进肿瘤生长转移 。无症状的轻度甲减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围手术期问题, 但中至重度甲减患者, 由于全身组织器官功能减退, 若未进行系统的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即使小剂量的麻醉药,也可能引起严重的呼吸循环抑制, 围手术期易发生心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昏迷等并发症, 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危及生命。Nagi Kumar 等通过研究乳腺癌化疗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疲乏或昏睡的原因发现, 化疗结束后患者T3树脂摄取水平明显降低, TBG 明显增高, 认为以上症状可能是由化疗所致的甲减引起,并推测化疗有使亚临床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进一步减低的效应。低T3综合征, 也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 ESS), 是指非甲状腺疾病原因引起的伴有低T3的综合征。肿瘤、心理疾病、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和创伤等都可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 它反映了机体内分泌系统对疾病的适应性反应。有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低T3 综合征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功能控制不佳的甲亢患者受到应激刺激后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可由感染、手术、外伤等引起, 病情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和昏迷, 甚至死亡 。

甲状腺癌导致的锁骨上或颈部淋巴结转移、肺转移等远处转移病灶, 将严重影响对乳腺癌病情和分期的判断及治疗。如为乳腺癌远处转移, 则患者的病情已属晚期; 如为甲状腺癌转移, 施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再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和甲状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患者仍有较大的治愈机会。

综上, 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有必要加强二者相关性的研究。但目前国内外尚无专门阐述乳腺肿瘤甲状腺病学的专著。作者在多年来关注乳腺肿瘤甲状腺病学的基础上, 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 提出乳腺肿瘤甲状腺病学的概念, 并完成了国内外首部有关乳腺癌和甲状腺疾病相互关系的专著——— 《乳腺肿瘤甲状腺病学》。希望本书对乳腺癌和甲状腺疾病相互关系的探讨, 会引起肿瘤科医师、外科医师、乳腺科医师、甲状腺科医师及医学研究生们对乳腺肿瘤甲状腺病学的重视, 进一步深入研究乳腺癌和甲状腺疾病的相互关系, 以利于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预防、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



本文摘编自孔令泉, 吴凯南, 卢林捷主编《乳腺肿瘤甲状腺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第一章(本章作者:孔令泉, 吴凯南)。



ISBN 978-7-03-051314-4

 责任编辑: 沈红芬 刘晶



《乳腺肿瘤甲状腺病学》为国内首部乳腺肿瘤甲状腺病学专著, 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的相互关系, 乳腺癌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诊断与防治。本书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书实用性强, 适合肿瘤科、乳腺科、甲状腺科及其他相关科室的医生和研究生阅读。

(本期责编: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29372.html

上一篇:Science125个科学前沿问题系列解读2016年度汇总|《科学通报》
下一篇:“特络细胞”之父,跨越40年的新发现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