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erdai的柠檬茶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serdai 品茶、喝咖啡、闲话、科学八卦、与聊天

博文

韩亚空难揭示出赴美夏令营学生大军赴汤蹈火宁死不辞

已有 4395 次阅读 2013-7-9 20:56 |个人分类:社会文化历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夏令营

近日韩亚航空公司在旧金山的坠机事件给赴美夏令营的学生和家长、中美双方的组团单位以及各大航空公司的心头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这跟北京地区的雾霾不相上下。据报道,当次航班上有141名中国乘客,其中有一半是去美国游学的中国学生。中国的“海外游学热”从中可见一斑。

然而,这次意外事故并没有阻挡一点每年潮水般涌入美国夏令营的学生大军的脚步。美国《侨报》7月8日报道,今年夏天仅中国学生夏令营的来美团体就将超过10万人。这区区10万人应该才是冰山的一角!这些人都必将是无比的勇士,他们将踏过革命先驱者抛撒热些的地方(美国机场跑道)勇敢地继续向前(美国)冲!

 

这浩浩荡荡涌入美国夏令营团体大军中就包括美国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协会邀请的600多名学生和美中文化协会邀请的500多名学生。美国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协会主席获悉旧金山空难消息后非常紧张,因为他们协会邀请的两批中国夏令营学生将于下周飞抵洛杉矶,一批是参加“天使杯”歌唱、舞蹈、音乐大赛的学生,共有300多名学生;另一批是参加夏令营的300多名学生。

该主席表示,虽然空难事件在两批即将到来的夏令营学生和家长心中留下了阴影,但机票、行程、签证都已办好,更改或取消都已来不及。所以,这600多名学生的夏令营仍将按照原定计划于16日飞抵洛杉矶。这真是赴汤蹈火宁死不辞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可嘉可贺!

“我们的夏令营活动从2003年做起,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而‘天使杯’活动到今年也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她强调,即便没有空难事件的发生,协会组织的夏令营也都在安全、保险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每个学生不仅有意外险,还有医疗险,甚至租用的巴士也有保险。

美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也表示,他们也邀请了10个夏令营团体于下周飞抵洛杉矶,这10各团体大约有500人左右,分别来自北京和上海。虽然旧金山空难让两个中国夏令营学生历经噩梦,对即将到来的其他夏令营有一定的心理影响,但他的500人的团体已经万事俱备,犹如离弦之箭,无可挽回,只能按照原定行程继续执行。这让我想起一首歌词: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进!  

“空难事件让我们重新对学生和家长、司机和导游的安全教育、防盗防抢等出国注意事项又重新检查了一遍,在可以人为预防控制的范围内做到万无一失。”最后一句话应该是名言!

中新社报道,看到韩亚航空出事的消息,家住河南郑州的王女士暗自庆幸,自己的女儿已经从美国回来了。与那些为孩子出大价钱报各种培训机构的“游学”路线不同,王女士的女儿品学兼优,才有机会参与一个为期10天的赴美演出团。尽管有商业赞助等帮他们支付了14000元人民币的大头开支,但要自己支付剩余的8000元人民币对于这个工薪家庭来说仍觉艰难。王女士说,这相当于他们夫妻俩两个月的工资,最后是开了一个家庭会议才拍板决定让孩子去的。机会难得,别的孩子想去还去不了,让孩子开开眼界、增长见识也没什么坏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是众多类似王女士的中国父母们让孩子寒暑假往外走的原因。而条件更宽裕些的家庭开始让孩子打“飞的”跑遍全球。事实上,花三五万元人民币让孩子去美、英、加等国呆上十天半个月,对大多数中国家庭并非难事。一到暑假,各种“海外游学”广告和“专家提醒”就铺满量大面广的都市类报纸,耶鲁、斯坦福等等不设围墙的美国名校也开始出现中国孩子到此一游的身影。

顶着教育名头的“游学”最初是旅游公司开拓低龄市场的一种方法。之后留学中介、教育培训机构陆续进入,赴海外看名校、宿名宅、跟同龄孩子交流吸引着一拨又一拨中国学生及家长。游学主力也从最初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富裕阶层高中学生向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等低龄人群普及。

然而,在为期十天半个月的时间里,想要真正对海外名校内涵、文化氛围有所了解,甚至和同龄孩子建立友谊只是家长们的一厢情愿。

许多海外游学项目都是中方与外方旅行社联合设计的,住在学校或当地家庭,参观学校、游览免费景点是一般做法,既便宜又简单,如果加上“名校交流考察”、“领袖成长”等所谓高端项目费用则更高,其实这些也就是找几个美国大学生聊聊天,基本停留在寒暄客套的层面,住在美国家庭体验美国文化也和中国国内家庭接待外国小朋友的标准相去甚远。

据统计,2011年整个中国游学市场有20万人次,总经济规模约为60亿元人民币。旅游界人士有动力为如此庞大的市场鼓与呼。

教育专家则提醒,在搞清楚何为游学、何时游学、游学何为的基础上,不妨冷静思考孩子是否需要那么多海外游学?在网络发达的“地球村”时代,有时百闻未必不如一见,让孩子树立信心、增长见识未必只有通过去欧美游历一圈才知道。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教师郑颖告诉记者,游学的初衷本是好意,但低龄化须谨慎,孩子太小出国游学,对语言和社会的认同度并不清晰,自身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加上游学还要考虑孩子的自身性格、外语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切莫让“游学”成为孩子相互攀比的游戏。

而许多家长也对此并非不知情。然而当孩子说起同学暑假去了某某国家流露出艳羡神情,不能让孩子输给同龄人的心理,攀比让家长咬咬牙也要送孩子出去一次。“游学”就和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去各种辅导班一样,成为中国学生的必经之路。

总之,海外游学热该冷静冷静了,国家该出手时就出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706741.html

上一篇:英国挺<进化论>鼻祖华莱士
下一篇:英媒:中国不会买下全世界
收藏 IP: 130.88.237.*| 热度|

18 李学宽 王锟 魏东平 刘艳红 曹敏 赵美娣 张骥 李侠 吕喆 朱晓刚 徐晓 杨月琴 焦豹 biofans MrHouse Hiroseite qqlisten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