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要有乌鸦精神
听过很多学术大牛,讲解如何做科研,由于本人天生愚钝,大多数情况下,理解不了。人类的社会太复杂,我还是喜欢鸟类的世界,从我对鸟类的了解中,个人感觉,科研之路要具备乌鸦精神。为何如此,且听我细细分解。
(一)乌鸦善于创新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水瓶,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最后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挑的最小的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这是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故事《乌鸦喝水》。
现实中的乌鸦能否真的用这种方式喝水,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秃鼻乌鸦为了食物可以制造工具,这是经过实验证明的。
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家克里斯·伯德和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为了取食蠕虫,乌鸦会用铁丝制作铁钩!
在实验中,伯德等人先在桌上放了一个装有一小桶蠕虫的玻璃管,玻璃管很深,秃鼻乌鸦无法直接用嘴吃到。而在玻璃管的旁边,研究人员放了一截比玻璃管长一些的笔直铁丝。然后观察4 只5 岁大的圈养的秃鼻乌鸦能不能吃到玻璃管里的蠕虫。
虽然这4只秃鼻乌鸦以前没有接触过铁丝,也没有看见过人或其它动物使用过铁丝,但是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录像记录显示,乌鸦在发现无法直接吃到蠕虫后,立即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铁丝。它们先用嘴叼住铁丝的一头,折成弯曲的钩子。然后再用嘴叼着铁丝直的一头,将钩子伸进管内将小桶钩出。最终成功吃到了蠕虫!
看来乌鸦喝水的故事不是没有可能,而是需要特定的条件。在鸟类中,乌鸦善于创新,总能够找到新的途径解决问题。
秃鼻乌鸦 西锐拍摄
(二)乌鸦富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
当今中国动物界,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结束,会分享懂合作,成为主流。想当年,奉行个人英雄主义动物,地面的老虎,空中的金雕那是何其的威风,如今走的走,散的散,一部分住进动物园。而反观,集群生活的乌鸦、鼠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我自岿然不动!乌鸦就是一个懂合作、会合作的鸟。
现实中的乌鸦有很多种,比如小嘴乌鸦、寒鸦、渡鸦,它们大多数集群生活。寒鸦是集群很强的动物,冬季觅食飞往收割后的开阔农田、杂草丛、河漫滩等生境,通常以群体活动(30只以上)为主。在觅食中寒鸦有着合理的分工,常见有了7~15只寒鸦高站树梢,站岗放哨。冬季寒鸦具有较大的集群,因此觅食出现较大范围的漂移,少则几十里,多则上百里。
冬季寒鸦、渡鸦集大圈于城市中休息,去野外觅食。繁殖期的时候,它们的巢区连在一起,互为依托,有出去捕食的,有站岗放哨的,轮流值班,合作共赢,一旦发现敌害,群起而攻之!即便是鸢、红隼靠近,也被它们打得落花流水。
渡鸦 西锐拍摄
(三)乌鸦未雨绸缪,富有远见。
星鸦在秋季至翌年早春主要以红松种子为食,偶食浆果。秋季种子成熟时, 星鸦在取食的同时储藏大量种子作为冬季和早春的食物。怪不得好多次看到星鸦的时候,它们嘴里都含着种子,原来是为冬季做准备啊。
据东北林业大学的鲁长虎教授研究,星鸦在树上取食部分种子后,通常储存30粒~50 粒于舌下囊中,飞行2千米~5千米后,将种子埋藏在土层下2.5厘米~3.5厘米深处,每个贮点多为2粒~4 粒。星鸦每天至少搬运种子10次,达 400 粒。一个贮藏季节一只星鸦可贮藏至少16000 粒种子。
到了冬天,星鸦从这个地方游荡到哪个地方,从这座森林飞到另一座森林,享用着它们储藏的松子。其实每个星鸦找到的储藏的食物不一定是自己储藏的,当然自己储藏的松子也可能成为别人的食物。无论谁飞到一片新林子,就到处寻找松子,因为总有别的星鸦藏下的松子。它把树洞扒拉开看看,到树根底下翻检,刨开灌木丛,就是大雪覆盖的灌木丛下,也能找到自己同类藏下的食粮。
星鸦 西锐拍摄
(四)乌鸦生存适应能力极强。
在一条以南北走向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上,周边经常可见白尾地鸦。白尾地鸦是中国的特有鸟,在当地,它被称为沙鹊;而在国外,它被称为新疆地鸦。马鸣老师认为更恰当的名称应该是“塔里木地鸦”或“塔里木漠鸦”,因为它仅仅生存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实,早在1876年~1877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河至罗布泊考察时,就曾经采集到白尾地鸦,并把它定名为“塔里木松鸦”。
白尾地鸦为典型的沙漠鸟类,由于长期沙漠的环境中生存,它的身上打上了沙漠的烙印:体羽呈沙褐色,十分接近环境的颜色;嘴峰较长,并稍向下弯曲,具有挖掘和埋食的功能;鼻孔被稠密的羽毛覆盖,极其适应生活在荒漠干旱的环境,翅短而园,很少长距离飞行;跗蹠长而强健,善于在沙漠中奔跑。当地维吾尔族称其为“克里尧丐”就有“大步流星,奔跑如飞”之意。
白尾地鸦 西锐拍摄
具备以上四点,能否在中国的学术社会走下去?还需诸位看官多多点评!
下面是我的个人公众号,以禽兽的视角解读当今社会(主要涉及学术、教育、科研)!欢迎、期待各位老师多多关注,序茅谢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