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结束了八年的香港生活,和很多博士毕业生一样,来到了北美大陆从事博士后研究。最初的考虑是去美国,但是机缘巧合下定在了加拿大。 1
· 新的国度 ·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课堂上看到最多的,是来自中东、东南亚、拉美地区的同学,当然还有不少来自中国。而各种同学中,本地同学的毕业选择,多是计划回到家乡附近找一份工作,就此过上“一房一狗俩娃”的安定生活。移民同学则相对ambitious一些,偏好继续升学,或者去大城市如多伦多去找工作。对比之鲜明,以至于教授们谈话时,会交流各自如何绞尽脑汁吸引本地学生读硕博,原因是,学校对院系和每个实验室的local学生比例是有一定要求的。
本地学生的升学动力如此不足,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会作何解释?加拿大在国内朋友的心中,是闲适和友好的易于融入的。以我的经历看,在大学工作,职员基本素质不错,日常工作处理事物不太会有态度产生的直接摩擦,工作场合下是十分融洽的。不过,工作之外的世界,还是有很现实的一面。办社保时被工作人员恶语相向过,和同学去露天文化节无故被街头大汉泼一身饮料。。。凡此种种,愤怒的同时,强化了一个其实自己早就明白的道理:哪里都有所谓“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行”,以及所谓"打官腔"的人。不取得足够的样本量,不足以给任何一个地方定性,或者说"贴标签"。有很多国内见到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国内特有的。也许,给任何群体“贴标签”本来就是无意义的行为,因为群体中总是存在某些不合标签描述的人,而作为个体,你也无法预知你会碰到哪一个。吊诡的是,我们都无法控制自己,在面对任何一个人时,还是会下意识试图根据这个人的行为,给他所属的那个群体“贴标签”,并且沾沾自喜且振振有词。除此之外,常常怀念中国效率,或者广泛意义上的亚洲效率。在加国的各种项目执行里,拖延工期是日常,效率含糊,但工钱计算绝不含糊。若一件事情,在国内的一个月可以办好,那么在这里可能要以年为单位计算。在失约与拖延,以及标准不一的往来中,我逐渐学会了把一切对事的讨论,转化成对钱的讨论,并意识到这是在这里生活的一个必须技能。违约的人是不会主动认错和弥补的,除非谈及损失和赔偿。只有当讨论钱时,对方才会买账。
讲理无益,谈钱有效。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理性行为,在这些日常细节里反映得最为直观。 2
· 博士...后 ·
这一年里,来自国内朋友最多的问题,就是“你博士后什么时候毕业?“一开始我会解释,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工作。后来发现,解释并不能消除这种既定影响,过一阵说不定对方还会再问,索性也就不再多说了。被问得第二多的问题,“为啥读完博士还要读博士后?干嘛非要这么有追求?”这里出现了第三个问题,但忍不住只想忽略它。若是对方能想清楚什么是“有追求”,或是能明白学历不同只是平行选择,并无高低之分等等基本问题,大概不会有此一问。接着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其实,博士后的经历,不同的人做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正如接受同一份工作offer,有的人是因为薪酬满意,而有的人只是因为离家近。简单来说,博士后就是一份临时工。有的人是为了“镀金”,因为不少国内高校教职有博士后经历要求;有的人是为了“缓冲”,因为博士毕业时未必马上有合适工作,在找到其它选择前,做博士后可以缓解生活压力。还有人则是单纯为了移民,需要在某地待够一定时间,对于有博士学位的人来说,博士后是个易得且灵活的选择。
硬要总结成一句,大概是为了体验一下另外一个国度的研究生活吧。我在香港生活了不短的时间,香港固然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但是这种国际化,严格意义上,只是精英行业和少数人的国际化。而这座城市在看似自由、实则生活选择有限的空间里,能够平静且高速运转,表面上依赖于所谓的西式管理框架,实际上亦离不开中式文化和秩序理念作为支撑。香港是特别的,但如果想去真正了解一个全然不同的西式文化,只能走到更远的地方。所以,来加国做博士后,既不是为了成为学术大牛,也不只是为了日后找工作。你说,那我是不是没有追求?并不是的。那是有追求吗?恐怕也不算是。有时候,从事一份工作本来就和一个人有没有追求无关。没有要故弄玄虚的意思。正如我们发自内心地喜欢一个人,往往并不是因为所谓优秀条件好。选择工作同理,若讲得清楚确定的追求和明确的动机,那大抵还没到发自内心想要的程度。 3
· 一口鸡汤 ·
写公众号一年了,我知道一些朋友关注我是基于过去的打鸡血式的积极印象。但实际上,轻松些,再轻松些,才是我最近几年生活的动力。我以前是个生活过分用力的人,满脑子一切做到最好,动不动就想着要改变世界。而真相是,努力如悬梁刺股多是感动了自己而已,除了消耗情感热血以外还时常欲速不达,甚至让人听不到内心真实的声音,结果事与愿违。只是平静地做好手头的事情,不附加太多意义,不立远大目标,反而心里坦然,效率也高许多。天大的事情,可能就是人生游戏里的一局而已,过去就过去了。游戏每天都在继续,努力打好下一局就是了。是青铜还是王者,其实没那么重要,毕竟直到百年之后才会有定论。而那时,想必我们也不在乎了。
< 本文同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Star走神日记 ,关注见下图二维码。未经同意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公众号联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89891-1212117.html
上一篇:
独生子女随想下一篇:
加国二年记:我排着队,拿着青椒的号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