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l 徐鑫
这是我的「晴耕科研,雨读金庸」系列的第二十七篇。
小说要枝繁叶茂、环佩铿锵、宜嗔宜喜、若飞若扬、博观约取、纲举目张、龙游曲沼、月射寒江;
论文要简。
——金庸
01
现在,学术杂志似乎流行「小冷藏,大冷冻」。
就是正文越来越简练,附件却越来越大。
正文就像冷藏,拿出来就可以直接吃,但为了保证营养,雨露均沾,分配给每种食物的空间就越来越少。
附件就像冷冻,一种食物没吃过瘾怎么办?那就自己打开冷冻,找到大包装,热热吃吧。
正文用来传递关键信息,附件用来加深理解、拷问灵魂。
比如Nature等杂志就是如此。另外,各种杂志的(Cancer) letters、(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也越来越火,就是明证。
科研论文越来越简练。
02
那么,为什么简练成为科研论文的一种趋势呢?
金庸小说中有很多武功秘籍,作为生命科学科研论文,它们诠释了简练的重要性。
第十名 辟邪剑法
《葵花宝典》创出之后近两百年,落到了福建莆田少林寺红叶禅师手中,但红叶并没有练习。
后来华山岳肃、蔡子峰拜访红叶,一人一半、偷阅《葵花宝典》,回到华山互相印证,却不得要领。
红叶得知二人阅经,派弟子渡元去华山劝阻。
岳、蔡对渡元非常尊重,承认阅经的同时,就两人的不同理解向渡元请教经上武功。
渡元其实并不知道经上武功,利用这个机会,在华山盘桓八天,凭过人心智,记下宝典武功,为了怕遗忘,晚上把所学记在袈裟上。
渡元没有回莆田少林寺,而是还俗,改名林远图。
这就是《辟邪剑谱》的由来。
《辟邪剑谱》能够流传,袈裟居功至伟。袈裟能有多大呢?
僧侣的衣服一般是内衬海青,外套法衣,法衣又分为五条衣、七条衣、九条衣、十三条衣、甚至二十五条衣。
金刚经有云,「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所以法衣都是露出右肩的。
这就把很大部分的海青露出来了。
所以,袈裟上能写字而不被发觉的地方,其实很有限。
最好的地方就是海青被法衣盖住的地方。
岳、蔡二人本身就是偷盗出身,自然敏感谨慎。渡元盘桓八天录经能不被发觉,一定是写在极隐秘处。也就是海青上被法衣盖住那一小部分。
所以,《辟邪剑谱》一定很简练。
第九名 《唐诗剑法》
中国很多武术招式脍炙人口,如「黑虎掏心」、「双峰贯耳」等。
金庸小说中有些更文雅点的,如「亢龙有悔」、「四通八达」等。
《连城诀》里面描述的《唐诗剑法》则纯粹来自唐诗。
一句唐诗,一个招式;一首唐诗,一套武功;共三十六首唐诗三十六路剑法套路。
唐诗固然有极长的,如《长恨歌》,但是《唐诗剑法》中的诗,似乎最长的就是杜甫的十二句的五言诗。
短的还有类似《登鹳雀楼》这样的。
能用少到二十字就阐明一种剑法,可以想象,《唐诗剑法》一定是极其简练的。
第八名 《吸星大法》
在西湖梅庄地下囚室的铁床上,因为皮肤印上了文字,令狐冲发现任我行的《吸星大法》。
想想看铁床有多大?
地下监狱恐怕不会考虑被囚者的感受,不可能弄个king size大床,即80*76(英寸)=203*193(厘米),约等于4平方米。但我们姑且按一半算,即2平方米。
《笑傲江湖》中明确提到,印在皮肤上的文字是铜钱大小。
铜钱半径10毫米,按10*10*3.14,算下来面积是314平方毫米。
那么一张2平方米的床上,应该可以容纳最多6,300字左右。
考虑到可读性如分段、标点等因素,实际能有4,000字就不错了。
《吸星大法》也一定极其简练。
第七名 胡家刀法
胡家刀法似乎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武功。
胡氏门中人才辈出,远胜其它三家,跟胡家刀法关系很大。
胡家刀法也很简练。
最直接的证据是,仅仅三页刀谱,就让跌打医生阎基割据一方,啸聚山林。
要是不简练,三页纸张能容纳多少武功呢?
第六名 《九阳真经》
《九阳真经》虽然不像九阴那样包罗万有,但是内功心法一定也很繁复。
然而,九阳可以被包在油布里,封印进猿猴的腹中。
猿猴活了至少七、八十年,真经没有任何损毁,这是得包了多少层油布啊?
猿猴生活质量还挺高,除了偶尔肚子疼外,居然健康长寿,恐怕整个油布包不会很大。
油布可不像塑料袋那么薄,一方面包了很多层,另一方面,布包整体不大,唯一的解释,就是包的《九阳真经》占空间很小。
所以《九阳真经》的字数应该也很少,也很简练。
想想看,要是一本人民卫生出版社的、600多页的《内科学》,再包上数层油布,那恐怕只有金刚的腹部才装得下。
第五名 《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是黄裳遍阅五千四百八十一卷道藏的成果。
想想看,一篇引用了5,481篇文章的综述得多长?参考文献都得车载斗量不是?
事实上,《九阴真经》分上下卷:上卷内功,下卷具体武功如《九阴白骨爪》、《摧心掌》等。另外,还有梵文总纲。可以想象,《九阴真经》应该很长。
金庸武功秘籍中,分上、下卷的,只有九阴。
然而,陈玄风盗走《九阴真经》下卷秘要,居然可以刻在自己胸口。
我们假设陈使用的,是小四字,其大小是4.2毫米左右,那么一个字的面积就是4.2*4.2=16平方毫米左右。
正常人胸腹面积大概是1,500平方厘米,陈按2,000,那么算下来,一共能容纳12,500字左右。
我们还要考虑可读性,所以字不能太局促,还要有标点、空格、段落等,算6,000字。
以6,000字,能容纳《九阴白骨爪》、《摧心掌》的练法,非常不容易。
《道德经》号称五千言,但纯属理论。可做比较的是另一本道家实修著作《周易参同契》,约六千字左右。
考虑到下卷真经中很多都是招式,讲解一定很繁复,而陈、梅居然凭6,000多字就创下黑风双煞的名头,《九阴真经》的简练毋庸置疑。
刻有九阴秘要的皮肤,后来缠在郭靖的匕首上,进一步说明文字不多。
另外,全本的《九阴真经》居然可以放进倚天剑!一把剑能有多大地方?
《九阴真经》一定是一本非常简练的论文集。
第四名 《易筋经》
他自不知书中图形,是用天竺一种药草浸水绘成,湿时方显,干即隐没,是以阿朱与箫峰都没见到。其实图中姿势与运功线路,其旁均有梵字解明,少林上代高僧识得梵文,虽不知图形秘奥,仍能依文字指点而练成易筋经神功。游坦之奇痒难当之时,涕泪横流,恰好落在书页之上,显出了图形。
萧峰随手弄丢《易筋经》没有发觉,固然是不重视,恐怕也还是经书太小的缘故。
而且,《易筋经》既有文字,也有图形,而且是阴阳文。阳文是梵文,阴文是隐藏图像。其简练可见一斑。
第三名 北冥神功(含凌波微步)
再展帛卷,长卷上源源皆是裸女画像,或立或卧,或现前胸,或见后背,人像的面容都是一般,但或喜或愁,或含情凝眸,或轻嗔薄怒,神情各异。一共有三十六幅图像,每幅像上均有颜色细线,注明穴道部位及练功法诀。
帛卷尽处题着“凌波微步”四字,其后绘的是无数足印,注明“妇妹”、“无妄”等等字样,尽是易经中的方位。
第二名 《六脉神剑》
本参接过,悬在壁上,卷轴舒开,帛面因年深日久,已成焦黄之色,帛上绘着个裸体男子的图形,身上注明穴位,以红线黑线绘着六脉的运走径道。保定帝是一阳指的大行家,这“六脉神剑经”以一阳指指力为根基,自是一看即明。
第一名 《侠客行》
“侠客行”一诗共二十四句,即有二十四间石室图解。他游行诸室,不识壁上文字,只从图画中去修习内功武术。那第五句“十步杀一人”,第十句“脱剑膝前横”,第十七句“救赵挥金锤”,每一句都是一套剑法。第六句“千里不留行”,第七句“事了拂衣去”,第八句“深藏身与名”,每一句都是一套轻身功夫;第九句“闲过信陵饮”,第十四句“五岳倒为轻”,第十六句“纵死侠骨香”,则各是一套拳掌之法。第十三句“三杯吐言诺”,第十八句“意气素霓生”,第二十句“喧赫大梁城”,则是吐纳呼吸的内功。
前四名武功秘籍的共同点其实就是:Figures+legends,简单粗暴。没有摘要、前言、材料与方法。《侠客行》有讨论,但都是后人写的。
03
论文简练是一种保护。
九阴刻在陈玄风腹部,九阳藏在猿腹中,它们都有腹(福)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可能就是出自陈玄风、白猿。
简练就是他们的福气,要不是简练,它们早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面了。
比如《葵花宝典》,原本传了二百年才到红叶手中,始终默默无闻,但是林远图简练版的《辟邪剑法》一经问世,很快就笑傲江湖了。
浓缩的都是精华,浓缩也是一种保护。
你看恐龙都没了,乌龟还活着。
论文简练的秘诀是多用图。
写《白话资治通鉴》的柏杨曾经抱怨:中国的史书没有图。
我们不能开上帝视角。中国很长时间里,史书用竹简等写成,很难要求竹简甚至帛书上带图。
金庸秘籍中带图的,都是极品。
04
以上都是正面的例子,还有反面的。
第二名 小龙女
小龙女困于绝情谷底,无法脱身,于是选择用蜜蜂传递信息,在蜜蜂翅膀上刻下:我在绝情谷底。
周伯通看到了觉得好玩,黄蓉却隐约猜出了深意。
但其实还有更好的选择,比如刻上一个「过」字,或者一个「龙」字。它们指示的具体性,远远超过第一人称「我」不是?
甚至,画条古墓中用来睡觉的绳子也好呀。
那样,可能不用十六年,杨过、小龙女就重逢了。
第一名 南希仁
南希仁纯粹属于坑徒弟第一名。
他临终时,朋友圈发的是:杀人者乃十。
本来指的是杨康,被郭靖误认为是黄药师,因为杨、黄的前两笔都是十。
其实还可能是郝大通、裘千仞,甚至术赤、博尔忽,连达尔巴也不是没可能。
尤其是裘千仞,既有行凶动机,又有杀人手段。
搁谁不迷糊?
杀人者乃十,一共二十划,能传递多少信息啊?
写个楊字不行吗?康不行吗?
这两个字复杂不会写,写个小王子也行啊。
看到的人大概不会认为是B-612星球的小王子(Le Petit Prince),而只能是金国小王子杨康。
差点把郭靖、黄蓉搞死。
删繁就简三秋树。
论文简练是多么重要啊!
-完-
注1:这篇文字原来的名字叫「金庸用十五部武侠小说告诉你,科研论文为什么要简练简练再简练?」
注2:「三秋树」一句出自郑板桥的对联,推测可能是枣树。因为鲁迅说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注3:King Kong图片来自网络,其它图片来自unsplash。
往期文章:
相关文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