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国内很流行一个词叫“排挤”,反对幼童学习英语的势力有所抬头。不是很能理解这些人的出发点,到底是希望孩子们继续我们老一代啃单词的路呢,还是想让孩子少接触国外优秀的东西,或许还有其他原因,否则不会那么一浪一浪地把声势造大。
我是坚信三岁之前是语言敏感期的,因此从小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英语启蒙。在我看来,双语,不是相互排挤,而是两条时而交合时而分开的轨道。比较重要的是,他们的方向,都是朝前开。
英语启蒙早的孩子,会出现两种语言交替使用的现象,并且不是句子与句子或者词汇与词汇之间的简单交替,是时而用英语表达完整的意思,时而用汉语。这就是所谓的双语现象。有人称之为“思维”的双语。
提出排挤的人们,针对这种双语性思维展开批判,其中当然还少不了认为英语的过早接触导致孩子不了解中华泱泱文化等等。
实际上,这种狭隘的语言观,除了令人感到可笑外,真正不值得去反驳。为什么孩子看了英语就不能了解汉语文化了?为什么就偏偏咬定有排挤呢?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双语思维?
其实,孩子输出所用的语言,大多与接受知识时所接触的语言有关系。
我在北美时,遇到很多华人家庭都会很严格的要求孩子与华人客人用中文交流,于是那些孩子就躲在房间里不出来见客。某次,家长出去一下,留我和我先生在他们家。孩子偷偷跑出来问我们会不会英语,我们点头,于是他凑过来试探性交流,最后海阔天空畅聊。他的父母回来后很生气,说我们坏了规矩,应该多给孩子练汉语的机会。我就问他:你平时给孩子看多少汉语电视?多少汉语书籍?他没有这些词汇量的积累,如何与人交流?孩子已经初中了,希望交流有深度的东西,让他如何开口?他希望和我们聊一些关于科学和政治的问题,这些,本没有中文翻译版的东西,他得到的第一输入都是英语,为啥非得翻译成汉语再交流?你自己现在要去中国讲学,能完全用汉语吗?
转回来说目前孩子双语的事情,其实是同样的道理。本土故事书的风格和原版故事书风格、以及不同语种科普书的风格(不考虑翻译本)是迥然不同的。因此,当她想用某种风格来描述事件时,就会很自然地去用适合该风格的语言。比如,女儿最近很喜欢用rap的形式说话,她绝对不会用中文,而是挖空心思用英语,还考虑押韵;当她想说类似小猫钓鱼风格的故事时,她不会用英语,中文是最好的选择。
她在幼儿园遇到一个问题,小朋友说出来的托马斯火车们的名字她听不懂,比如史宾塞。她只知道Spencer。为了避免发生交流上的问题,我不得不买了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的中文译本回来给她看。但相比之下,她还是喜欢原版书,喜欢那些click, clack, zoom, whoosh之类的用词。因此,她虽然知道用中文可以讲托马斯的故事,但她和小火车们“做游戏”时,仍旧喜欢用英语,名字叫起来也顺口多了。
在我眼里,双语思维之间不应该有竞争,相反的,最终会平行,甚至互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