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sjk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ysjkx

博文

龙山周氏:天下望族出汝南 濂溪故里天中山

已有 11692 次阅读 2018-9-24 23:55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6f79f0102v7i2.html

天下望族出汝南    濂溪故里天中山

      2015年元月6日,小雨,气温2-11度。《龙山周氏简讯》放在桌前已有些时日,因接周绍磊会长电话,询问:可否有时间面聚?可否详谈关于湘藉周姓相关内容?可否写些关于周氏相关........?这让俺的视觉又重新回到周氏源流上。曾记得在周宗族祠堂上有一对联:“宗传姬旦家声远;学绍濂溪道脉长。”以此可知,吾极祖为姬姓。摧暴商、建周朝、以国为氏、从而有周。周姓之创立,在今陕西西安一带,后逐渐东移至河南,尤以汝南为集中。汝南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清嘉庆年间《汝宁府志·周燕传》:“望族出汝南,天下著姓必称周氏”。为此,以《天下望族出汝南,濂溪故里天中山》为题来起笔龙山周氏相关博文。

 

文化名城汝南县  汝南安城先秦城


    汝南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东部,为驻马店下辖县,古属豫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称。自春秋战国时代建制以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汝南一直是郡、州、军、府治所,为八方辐辏之地。汝南境内文化遗址有280多处,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中国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汝南有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宿鸭湖,有亚洲最大的寺南海禅寺,有天下最小的山天中山,还是世界著名的爱情传奇梁祝故事的发祥地梁祝故里,更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刻。 

    自《中原文物》(1990年)公布汝南安城故城寻古以来,引起学术界及有关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据报道:汝南故城北靠先秦汝河故道,东毗汉代大型水库鸿隙陂遗址,北城垣东西长约500米,南城垣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1200米,呈梯形,遗址内砖块瓦砾遍布,以汉砖残块、汉筒瓦、板瓦残片为多。近年曾出土了一些古井、汉磨、饰绳纹的陶制地下管道及小件铜器、玉器和五铢、货泉等古币。故城南是一个汉墓群,周围遗有垣墙基础。这些墓皆掘毁于1958-1973年间,器物荡然无存,今仅遗暮中数块画像石残块等。安城故城系中原地区重要的先秦古城之一,原名汝坟。据当地文史工作者考证《诗经·国风·周南》的《关睢》、《汝坟》等十一篇即创作于此,系中国历史上名门望族周姓的发祥地。

     安城故城位于平舆县城西南17.5公里的老王岗乡兴旺店村委之刘庄、朱冈村一带。其西北距汝南县城8.5公里,南17.5公里的老王岗乡兴旺店村委之刘庄、朱冈村一带。其西北距汝南县城8.5公里,南距汝河3公里,安全与文献资料所载的位置、距离吻合。故城东南6.5里处的小冈村,古名“东冈”,其位置与唐李泰《括地志》、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康熙《汝阳县志》所载该故城位于阳城(今汝南县城)东南十七里,汝水(隋汝水)北之说一致。自此,平舆县政府对该故城遗址的保护利用十分重视,并在当年公布汝南安城故城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惜自宋朝以来,汝南安城周氏家族经过战乱之后纷纷逃亡外地,最终遍布全国,又多集中在江浙一带,而安城的周姓后人在此地已不见。然而,每当来到汝南,想起周氏这个家族为天中文化和历史所做的特殊的建树时,油然而生的除了心中的怆然,还有作为天中后人的自豪。若有人对其极感兴趣,可自行参阅杜预《世族志》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世本》等。 



越国都城在安城  中华名关独松关


    春秋时期,安城是越国的都城,秦朝时期是浙江的郡府,安城城墙始建于元末明初,位于安城镇内,紧邻04省道,距杭州76公里,湖州58公里,城墙延伸长有3000多米,现在看上去大约有5米多高,以前一共有四个城门:东名迎春,南为朝阳,西称宝成,北号拱辰.后明清各代政府也多次重修,才得以保存之今。我们绕古城墙上下走了一圈,发现除东面迎春城门因修筑路公路被拆除外,其余三城门均保存完好,各城门形状都为卷顶。


龙山周氏:天下望族出汝南  濂溪故里天中山
龙山周氏:天下望族出汝南  濂溪故里天中山

龙山周氏:天下望族出汝南  濂溪故里天中山

    中华名关-安吉独松关”,独松关是古时浙西北地区南通杭州的必经关隘,位于安吉县东南的独松岭上,是古时杭州北面的天然屏障,只要守住了独松关,也就挡住了杭州北来的兵患,因此,独松关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穿过独松关走在古驿道上,不知怎的,脑海里浮现出古时兵马交战厮杀激烈的场面,我一向对战事兴味索然,但还是体会到了浓浓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的意义,一个人在宇宙中被定位在固定的独一无二的时间与空间里,做人的个中滋味唯有自身才能体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旁观者又如何知道将士杀敌的淋漓酣畅?又如何体会兵卒为国捐躯的悲壮雄烈?我不由自主念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真的人生如梦啊!即便是梦,我还是佩服那些活出人生价值的人,真正做到临终前无愧于心就是好汉,哪怕是无名小卒。走完古驿道,我们在黄昏时分接着去看了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安城古城墙,安城是春秋时期越国的故都,古城墙有3000米左右,除了东城门被拆除,还有南西北三处城门保存完好,是古人为防御外来侵袭而修造的自卫设施,为后人提供众多军事,历史,建筑设计,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参考价值,我们都甚为庆幸这样的古城墙幸亏在偏远的小镇上才得以免遭开发商的破坏,在大中城市可能早就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令人非常失望的千篇一律的基础系统薄弱的钢筋水泥,开发商何时能静下心来-格物致知,同时好好汲取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我想那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理想罢了。



龙山周氏:天下望族出汝南  濂溪故里天中山

龙山周氏:天下望族出汝南  濂溪故里天中山

龙山周氏:天下望族出汝南  濂溪故里天中山


汝南安城汝南县  迁徙湖南周敦颐


    汝南安城周姓,自汉一脉相承,历时千载,代代人才辈出,此现象几乎能称奇迹。汝南安城周氏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生十子,徙于安成。周仁5世孙周燕,生5子,后皆至刺史、太守之职。5子号称"五龙",各居一里,皆以儒学传家。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两晋时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门五封,此后出现了周浚,周颤,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安城周氏周瑜家族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形成旺族。隋唐时期其中一支迁徙湖南,即周敦颐家族。汝南安城周姓,自周燕始,除了其五个儿子,史志上留有姓名并立传者多达二百三十九人,代代人才辈出,为官者甚多。


龙山周氏:天下望族出汝南  濂溪故里天中山

龙山周氏:天下望族出汝南  濂溪故里天中山



    汝南安城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第十八代裔孙周邕。有汝南周氏遍天下之说。汝南安城周氏在汉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这支周姓人中历代人才辈出。有汉执金吾周球、汉决曹掾周燕、东吴大都督周瑜、晋征西将军寻阳侯周访、晋梁益诸军都督鹰扬将军爵建城公周楚、晋龙镶将军周虓、梁庐桂二州刺史保城侯周灵起。唐武卫大将军周法尚、唐左屯卫大将军谯郡公周绍范、唐左金吾大将军征南大元帅周如锡、唐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侍郎当朝宰相周墀、宋礼部侍郎周元孙等人。自周邕开基之始,世代文武进士及第入仕,赫显历代朝廷。

五修族谱《爱莲说》  湘潭始祖东台山


    始祖濂溪先生敦颐,七传至福公,元末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挈家还楚,卜居湘乡县东台山。三派祖梦昇公,字世昌,号楚芳,由湘乡县东台山迁居湘潭十一都龙山。由六派祖淙、源、复三公衍派十七房:思星、思洪、思礼、思彬、思荣、思贤、思富、思贵、思赠、思名、思应、思阡、思隆、思盛、思亿、思聪、思泷。明代建濂溪祠于龙山。族谱始修于清乾隆27年(1762),嘉庆22年(1817)、咸丰11年(1861)、光绪20年(1894)、1931年五修。派语:(自十六派起)志尚辉光泽,心怀绍祖传,家声循理学,积厚庆延年。贤房泉支二十二派孙怀烜,字芾棠,号振武,热心教育。荣房时支二十二派孙怀求,即周小舟(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 

    据《龙山周氏五修族谱》(湘潭)"源流表"载:远祖宏谦,字从远,奉议大夫,居宁远县太阳洞,后居营道(今道县)楼田。谦生智强,强生四子,季子辅成,官贺州桂岭县令,归葬故里,生砺、惇颐。惇颐字茂叔,号濂溪,宦江西南康,遂家于斯,其孙季仲随侍。下四传至福,字靝锡,于元末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挈家还楚,卜居湘乡东台山,尊为一派祖。传至三派祖楚昇,字世昌,号楚芳,再由上湘东台山迁中湘十一都龙山,为湘潭始迁祖。至七派为二十人,存者衍为十一房:星、荣、贤、富、贵、赠、名、隆、盛、聪、泷。荣房时支二十二派孙怀求,即周小舟。 


龙山周氏:天下望族出汝南  濂溪故里天中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31516-1136788.html

上一篇:《教育神经科学与国民素质系列丛书》开始销售
下一篇:华东师范大学周加仙研究员荣获湛庐年度大会2018年度思想引领者
收藏 IP: 101.86.17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