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hidag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shidaguan

博文

卢梭的幸福观

已有 3748 次阅读 2013-3-29 20:28 |个人分类:教育微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幸福, 卢梭, 爱弥儿


卢梭在《爱弥儿》的“儿童期”中集中探讨了“何谓幸福”、“如何幸福”和“如果让孩子幸福”的问题。

何谓幸福?在谈幸福之前,卢梭集中谈论了幸福与痛苦的关系。他认为“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绝对的幸福和什么是绝对的痛苦,我们难以在生命中体会纯粹的感觉,亦不能在同一情况下感受这两种不同的感觉。但是人人都有幸福和痛苦,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呢?他把幸福理解为痛苦的相反面。“谁遭受的痛苦最少,谁就是最幸福的人;谁感受的快乐最少,谁就是最不幸的人。”因此,我们只能消极地看待人的幸福:痛苦最少的人就应当算是最幸福的人了。

按照卢梭的观点,要幸福就应该减少痛苦。那怎么减少痛苦呢?这需要了解痛苦的来源。有两个因素决定了我们是否痛苦:欲望和能力。“一切痛苦的感觉都是同摆脱痛苦的欲望分不开的”,“一切欲望都意味着缺乏,而所有被感觉到的缺乏就是痛苦。”所以卢梭认为“我们痛苦正是源于我们的欲望和能力的不相称,一个能力和欲望相称的人就是一个绝对幸福之人。”

如何幸福?按照通常的理解可以有三种办法:提高能力,减少欲望或二者兼用。但它们基本都被否定了。卢梭认为减少欲望后若欲望少于能力,会造成部分能力闲置,人们就不能完全享受生命。而提高能力会导致欲望更大比例的增加,使人们更为痛苦。卢梭看问题的视角是这样的:他首先明确了“超过能力的欲望”这个概念,并认为这是造成人们痛苦的根源,有欲望乃是人之本性,但是若有太多超过能力的欲望就会产生痛苦。他随后提出了解决痛苦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减少超过能力的欲望,达到能力和欲望之间的充分平衡。

如何让孩子幸福?《爱弥儿》中讲了很多教育孩子的道理和方法,但是从“给孩子幸福”的角度来看,可以总结为:给孩子自由,让他们体验一些微小的痛苦;不让孩子为了所谓的长远幸福而牺牲当下的幸福,要培养他们美好的本能。卢梭写道:“在所有一切的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力而是自由。”对于孩子而言,他的欲望就是要自由,获得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他认为“没有体会过痛苦的人,就不能理解人性的温情和同情的甜蜜”,为了让孩子幸福就应该让他们感受一些微小的痛苦,比如孩子为了玩雪而冻僵了手指,但是孩子是痛苦的,家长不应该阻止。卢梭反对人们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而牺牲现在,因为人的寿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爱护儿童,要促进他们嬉戏,促进他们快乐,培养他们美好的本能”。

卢梭的幸福观在论述上虽存在一些纰漏,但是给了我们一扇看待幸福的窗户。其实从他的论述可以看出,幸福是以能力为基础的,能力越大,与能力相平衡的欲望才越大,但他认为提升能力并不能增加幸福,这是自相矛盾的。同时现实生活中,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能力有先升后降的过程,如果按照卢梭的观点,能力上升期的人肯定是不幸福的,因为能力的上升带来了超过能力提升比例的欲望,这并不符合实际。正确的观点应该是允许能力的提升,这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要反对人们随着能力提升而来的过大比例的欲望。这么看来,无论哪个年龄阶段或是社会阶级的人,要想幸福就应该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享受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幸福,这是卢梭幸福观的真谛。

卢梭“让孩子幸福”的观点正面意义巨大。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但是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呢?他虽然没有太过于仔细的叙述让孩子快乐幸福的教育方法,却让我们明白:孩子是需要快乐的,幸福来于自由,好的教育应该促进孩子美好本能如真善美的形成。

反思当下的中国,人们的“金钱幸福观”和教育孩子时的强迫性与“长远规划性”,卢梭的幸福观不无教育意义。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我们总是匆匆而行,“勇往直前”,却很少静下心来,思考哪些是我们不需要的,哪些是我们能力所不及的,于是社会呈现抱怨和浮躁风气。教育孩子,人们总是为他们规划着长远的未来,于是孩子“进实验小学,考重点初中,冲示范高中,入一流高校”的人生规划早已被计划好,从出生起就“赢在起跑线上”。殊不知,孩子的自由、天性和幸福早就被家长扼杀了。

阅读书籍: [] ·雅克·卢梭著,彭正梅译,《爱弥儿》(精选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月第2版。

详见个人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b2f7cc0101cc8q.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373-675119.html

上一篇:大学校长:请不要距离普通学生太远
下一篇:价值理性:大学精神的变迁与回归
收藏 IP: 114.91.16.*| 热度|

2 王芳 anran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