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研究生选题的原则

已有 3671 次阅读 2015-9-13 22:2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研究生的选题是个大问题,这方面的介绍文字很多,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找来看看,这都是别人的经验,值得重视。结合自己的粗浅体会谈点选题中的原则性话题。选题按照立意与前瞻性的高低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上题、中题、下题。所谓上题,就是立意新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的选题(关于这点大多数同仁都会认同,就像虽然自己写不出好文章,但还是可以看出来一样)。余下类型的选题按同一模式理解。

是不是有了好的选题就一定会出好东东呢?显然不是。人和题的匹配至关重要。为了简便起见,可以把学生分成四类:第一类 行动者类型的学生(喜欢创新与勤奋肯干);第二类感知者类型学生(喜欢专研,踏实肯干);第三类刺激者类型的学生(喜欢想不愿意动手);第四类是适应者类型学生( 被动型但大多能坚持下来)。

结合上述分析,理论上,上题应该安排给第一、二类学生;中题安排给第三类学生;下题安排给第四类学生。如果顺序颠倒,有时后果是灾难性的,一部分学生会感到大材小用,智力资源被浪费;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有限,无法完成选定的题目,造成选题的浪费。不论哪种情况,双方都会有强烈的失败感,并产生矛盾。由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有可能造成误判,因此,上述说法不是绝对的,只有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基于此,学生的选题一定要慎重, 一旦选错很难回头(转换成本太高)这也是事关一辈子的大事(毕竟很多人要靠此安身立命的,即便以后不做该项研究,至少在开始新工作的初期这是很好的转换与过渡平台)。

所以,学生选题要尽量充分利用导师的知识与判断以及小组的前期积累和明确的研究方向,这是最便捷的方式,容易获得社会认同。如果独立选题,除非自己准备很充分,并有成熟想法,否则太冒险,到时孤军奋战,遇到困难时没有必要的知识依托与支援。 不聊了,该回家了!

【备注】结合自己的浅显经验,硕士生要开展一点像样的工作,必须阅读50本以上专业书籍,否则根本无法工作;博士生要做出一些有见地的工作,必须阅读100本以上的专业书籍,否则根本无法开展工作。当然,以上说法仅限于文科学生。阅读量的准备,学生每天看30页书(每天3小时),每年36本书(每本书按300页粗略计算),硕士生1年半完成准备工作,博士生3年完成准备工作(换言之,要读博士前,结合硕士期间的阅读,要有100本书做底,相当于说是三年不间断中等强度阅读工作)。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10000小时定律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个目标很实际,根据自己的经验,每天计划看20页书,一年25本,翻翻日记,这些年都完成了,而且有少量超额,大体平均每年30本的样子,因此,所定目标是务实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2015-9-13夜于办公室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920645.html

上一篇:未来是一种漫长的期待
下一篇:难民迁移路线很有趣
收藏 IP: 180.171.61.*| 热度|

3 彭真明 蒋永华 曹君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8: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