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关于“科技创新人物”获得者的社会学分析[1]
——以2018年科技创新人物为例
王珂 ,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上海 200240)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哪里切入,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去挖掘。通过对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进行社会学分析以后发现,在学术资本的构成结构中,个人自身的天资禀赋、地域文化梯度资本、机构的声誉资本以及科学产出指标,决定了科学界的社会分层进程,分层在推动科学发展、维持知识的一致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自我选择与社会选择的博弈中,科学家的认知结构与场域结构的匹配性决定了人才的成长与知识的积累。
关键词:科技盛典;科学家;学术资本;社会分层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其评价标准通常是以科学家发表的成果为依据,科技工作者因其科学成果的质量与价值而得到承认。高质量工作的发表往往能增加一位科学家的知名度,科学界的奖励系统把承认和尊敬给予那些为知识的公共积累做出了真正贡献的科学家。正是由于科学具有独特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维持了科学系统的秩序与知识生产的连续性。那么这套隐而不显的评价体系是如何运转的,以及都包括哪些要素,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通过实证分析去挖掘的,为此我们以一项面向科学家的人物评选活动——“科技盛典”为例,以此切入科技评价体系的内部运转机制。
一、“科技盛典”的缘起与现状
“科技盛典——CCTV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 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央电视台共同发起,联合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主办,聚焦年度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推选出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团队)。第一届“科技盛典——CCTV2012年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于2013年2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这是中央电视台继“感动中国”、“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体坛风云人物”之后,推出的又一项国家标签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而此次活动面向的正是科技领域,向全国征集年度具有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和突出创新精神的科技工作者。正如活动所宣传的那样,“充分展示2012年度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重大成果,弘扬科教兴国伟大进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突出科技工作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全社会营造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良好舆论氛围,推动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盛典’在盘点2012年中国科技发展的同时,将首次推选出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1]所有候选人在中央电视台“科技盛典”官网上接受公开网络投票,最终由两院院士、相关部委、国家级学会、协会和媒体代表共同组成的推选委员会根据推选标准、参考网投结果,推选出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根据2012年的评选结果发现,十大年度科技创新人物评选中基础科学研究占到了60%,获奖者平均年龄40多岁,代表了中国当代科研创新的新生力量。截至目前,已经进行了7届科技创新人物的推选,如图1所示,共有67名科技创新人物和24个科技创新团队获得了这项荣誉。
图1 2012—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团队)名单(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这67名入选科技工作者与24个科研团队,就是过去十年间中国科技所取得成就的代表与典型,遗憾的是,2019年与2020年这个评选活动没有继续进行下去,希望这项具有重大导向意义的科技评选活动能够连续举办下去,以此策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那么这些曾经的入选者有什么特点呢?他们的哪些特质决定了他们的入选呢?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实证分析来回答的问题。
二、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的社会学分析
我们以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为例,从年龄、地域、学科、教育背景等方面对10位科技创新人物进行社会学分析,进而从中探讨关于这些科技人才的基本特征以及人才成长的某些规律,以期对我们在人才培养与教育方面有所启示。
1.年龄与地域分布
2018年共有10位科学家入选年度科技创新人物,他们分别是:唐本忠、李立浧、林鸣、辛晓平、陈勇、丁洪、周欣、陈吉红、覃重军、耿美玉。通过图2发现,10位荣获“2018科技创新人物”的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为55岁,最高年龄为李立浧,77岁,最低年龄为周欣,40岁;在性别上,获得科技创新人物的男性科学家较多(8位),女性科学家较少(2位);在地域上,科学家的出生地以中国南方省份居多,如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从10位科学家的出身来看,他们大多数来自中国三线或四线城市,其中,唐本忠与李立浧来自农村,只有一半的科学家我们可以搜寻到其家庭背景,其他则不详。通常情况,优越的家庭背景能够为个体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良好的教育环境,这种支持在人才成长的早期阶段作用非常明显。通过对2018年度获奖者的部分家庭背景情况梳理,我们欣喜地看到即便出身贫寒的学者凭借自身的才能和努力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这也再次让我们向知识社会学的经典命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说法发起挑战。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份 | 获奖年龄 | 出生地 |
唐本忠 | 男 | 1957 | 61 | 湖北前景(农村) |
李立浧 | 男 | 1941 | 77 | 江苏盐城(农村) |
林鸣 | 男 | 1957 | 61 | 江苏兴化 |
辛晓平 | 女 | 1970 | 48 | 甘肃天水 |
陈勇 | 男 | 1967 | 51 | 陕西阎良 |
丁洪 | 男 | 1968 | 50 | 湖南长沙 |
周欣 | 男 | 1978 | 40 | 湖北荆州 |
陈吉红 | 男 | 1965 | 53 | 湖南攸县 |
覃重军 | 男 | 1965 | 53 | 湖南邵阳 |
耿美玉 | 女 | 1963 | 55 | 山东青岛 |
图2 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获得者的出生概况(根据相关信息整理)
2. 学历背景与机构声望
通过图3可以发现,荣获科技创新人物的科学家均毕业于中国排名靠前的高校且大多数具有博士学历,尤其是从事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他们均有海外经历。其中,5位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或医学领域的科学家具有海外经历,如物理学(丁洪 、周欣)、化学(唐本忠)、生物学(覃重军)、医学(耿美玉)。在工学领域,获得科技创新人物的工程专家多为本科学历(林鸣、陈勇、李立浧)。与基础研究相比,他们更需要的是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林鸣,他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江苏兴化县里一家国营化肥厂工作,三年后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的培训机会,之后考入南京航通高等专科学校(东南大学)学习港口水工建筑专业,在入职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之后的10年间,他通过跟随项目积累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在珠海大桥工程中第一次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淇澳大桥项目总经理以及凭借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获得科技创新人物的奖项。还有李立浧,他在1967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建设局工作,后来逐步负责公司技术工作,参加了我国第一个交流500kv输变电工程建设、葛洲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天生桥—广东直流输电工程,其电力生涯从北到南,经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为我国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确立了技术规范与职业发展的范本,在解决西电东送的问题上主持攻克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图3 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获得者的学历背景(根据相关信息整理)
通过对获奖者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有潜力的年轻科学家通过自我选择和社会选择进入了较好的研究机构并获得学位,在早期阶段他们就有机会进入中国科学界较有声望的研究机构,在学术资本积累的第一阶段,他们就获得了初步承认:他们是具有科研潜力的青年人才。例如陈勇,出生于有“中国飞机制造之乡”美誉的陕西阎良,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现就职于中国商飞,而西工大是中国航空领域的研究重镇,一半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皆为该校校友。还有陈吉红,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该专业在中国机械制造领域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由此获得初始的学术资本(来源于机构的声誉资本)。正如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哈里特·朱克曼(Harriet Zuckerman,1937— )对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所揭示,大约一半的科学家是来自美国最有声望的科学机构,这样的模式不仅适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也适用于国家科学院院士,显然,这在科学界的分层金字塔模型中具有普遍性。有证据表明,有才能的人与已经声名显赫的科学家互动,成功的可能性显著提高。进入有声望的机构意味着与著名科学家互动机会的增加。例如辛晓平,其导师李博是当时国内唯一的草原生态学院士;覃重军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师从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的斯坦利·科恩(Stanley Cohen)教授,斯坦利·科恩是美国生物化学家,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由此可以看出,这些科学家成功因素中既有著名学术机构的贡献,又有与著名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之功,这是实现从低级到高级向上流动的必经过程。
在五位具有海外经历的科学家中,国际著名科研机构的平台势能具有溢出效应,正如美国科学社会学家杰里·加斯顿(Jerry Gaston)所言,一所好的大学被简单地假设为是“较好”科学家的所在之处。[2]43周欣曾在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任研究助理,众所周知,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是美国著名的国家实验室之一,是为纪念伯克利分校著名实验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Ernest O. Lawrence, 1939年物理诺贝尔奖得主)而更名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曾有13名科学家及组织获得诺贝尔奖,有70位科学家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丁洪曾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阿贡国家实验室是美国政府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科研机构之一,其前身是曼哈顿工程的一部分。覃重军,在斯坦利·科恩实验室做博士后期间与科恩教授共同发表论文4篇。而唐本忠与耿美玉也分别于日本的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这份在海外著名机构深造的经历构成了他们学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在学术资本构成中,个人自身的学术禀赋、地域文化梯度资本以及机构的声誉资本在人才前期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有潜力的年轻科学家在个人与社会选择中努力寻求与有资历的科学家一起工作的机会。这一过程经过马太效应的优势累积作用逐渐把优势固化,这对于后续的发展尤其重要。
此外,这些获得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的科学家在其职业生涯中都曾获得科学界高低不一的各种形式的承认。如唐本忠,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资助;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15年担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如丁洪,1995年获美国阿拉丁光源奖;1999年,获美国斯隆奖;2003年获得美国波士顿学院杰出科研成就奖;2011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8年获得欧洲先进材料成果奖。值得一提得是,陈吉红在13岁考上湖南省机械工业技术学校,22岁自学考入国防科技大学获机械制造专业学位,30岁破格晋升为教授。2000年和2017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2年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在2010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通过研究这些科学家的成长过程,可以发现如下具有共性的现象,除了他们的先天禀赋外,还有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勤奋。另外,没有人获得成功是凭空突然产生的,所有人的成功都是经历过缓慢的积累与不断收获小的承认,最终获得高级别的承认。下面看看构成这些获奖者个体学术资本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成果情况。
3. 学术成果资本的可视化分析
2018年10位获奖的科学家中有两位院士,分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二人分别于2009年和2007年当选为院士。在H指数方面,唐本忠院士的H指数为137,被引次数96045;李立浧院士H指数为38,被引次数为3574。在被引方面,唐本忠院士的最高被引出现在2011年发表的《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研究》这篇文章中,被引153次,下载量6833次,也对应了此次获奖的科学贡献,侧面反映了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创新性与专注性。李立浧院士的最高被引成果出现在2010年,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成果,被引126次,下载量1636次,一般而言,科学家发表的数量与质量是高度相关的,加斯顿的研究证明:“在大多数研究中,科学产出率与承认之间的零阶相关系数是高的。(在他的研究样本中)总出版物与奖励相关系数r=0.51,对出版物的总引证量来说r=0.82。”[2]162由此不难发现,发表数量与质量对于科学家获得承认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质量更为重要。李立浧院士的最高被引量出现在2015年,为418次,对应了他在2015年发表数量的高峰,也是他自1994来以来发表的高峰。
通过CNKI检索二人发文量的总体趋势分布,发现他们二人在当选为院士前期都经历了发表的高峰,唐本忠院士2007年发文量16篇,李立浧院士2007年发表论文9篇,由此也可以看到理学与工学存在发表数量上的差异。此外,他们二人在当选为院士之后,发文总体趋势出现了新的峰值。正如科尔兄弟(Jonathan Cole & Stephen Cole)所言,奖励作为刺激因素,具有不同声望的奖励对处于科学分层体系中不同层次的科学家具有刺激作用。[3]55根据唐本忠与李立浧2018年前后的发文趋势,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科学奖励系统对科学家的奖励分配,唐本忠院士在2017年达到新的峰值,而李立浧院士也在2018年也在整体趋势中又出现新的峰值。
唐本忠:
李立浧:
图4.发文量的总体趋势分布图(唐本忠、李立浧)
对一位科学家来说,引用是对其成果质量与价值承认的一种形式,通过对其成果的广泛传播,从而实现对科学家的激励功能,若想获得高知名度首先是要经常发表有重要价值的成果从而获得同行的良好评价和承认,一旦这些成果的认可度稳定下来,就会形成布迪厄所谓的符号资本,而承认可以看作是符号资本的固化。
由于学科的差异,评价的标的也是不同的。年度科技创新人物中工学的贡献多以工程项目来评价,因此,接下来将对其他从事理学学科的辛晓平、丁洪、周欣、覃重军、耿美玉这五位科学家在2018年前后时期的发文量进行分析。根据CNKI检索结果,他们在2018年的发文数量为:辛晓平8篇、丁洪2篇、周欣10篇、覃重军1篇、耿美玉1篇,通过五位科学家的发文趋势可以看出,他们在2018年获得科技创新人物的时间一般位于其发表峰值临近的前后阶段,这是因为奖励系统是根据过去的科研成果来进行奖励分配的,而在获得承认以后产出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激励政策对个体知识生产的调控作用。其中,覃重军在2018年虽然只发表了一篇论文且距离过去的峰值较远,但是由于这篇文章发在了《自然》期刊上,因此科研赋值权重较高。
辛晓平:
丁洪:
周欣:
覃重军:
耿美玉:
图5. 发文量的总体趋势分布图(辛晓平、丁洪、周欣、覃重军、耿美玉)
科技人才的年龄特征也是人才成长规律中所关注的重要内容。通常,科学家在某个时间阶段最容易产出创造性成果,这个时间段被称为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间。若以发表数量的最高峰值作为科研产出的一个参照,那么五位科学家在达到最高发表峰值时的年龄为,辛晓平40岁(2010)、丁洪52岁(2020)、周欣38岁(2016)、覃重军43岁(2008)、耿美玉38岁(2001),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2岁。科学研究是一项创造性极强而又极其复杂的活动,科学家既需要创造力和旺盛的精力,也需要经验能力,这些均与年龄密切相关。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哈里特·朱克曼对1901—1972年诺贝尔获奖得者的统计表明,他们获得诺奖时的平均年龄为39岁。[4]84国内学者李侠等人通过统计得出科学家在取得重大成果的峰值年龄为38岁左右。[5]这些研究结论大体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成长的高产年龄区间通过政策支持,实现宏观上知识产出的最大化。另一方面,科学家个人也要清晰意识到,一旦错过创造力高峰期,以后很难再获得重要成果。显然,这个结论也是各种激励政策制定的依据,也是所有期望成功的人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获得2018科技创新人物的科学家均毕业于著名的科研机构或者大学,其中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均有过在海外著名实验室或者世界顶级大学留学的经历。他们在获奖前期均有一定的学术积累且在某一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并获得学界的重要奖项,同时他们也会在相应领域担任一定的行政职位,而职位上的成功并不直接带来名望上的成功,它带来的是得到承认的工作质量的增长。[3]136对于科学家而言,他们的学术资本构成是多项因素的叠加,在科学场域中,发挥作用的不仅包括了科学家出身的机构、研究方向的专注度、选题的开创性,还有个人的勤奋与努力。社会学的反思给予我们的是揭示学术场域是一种具有自身逻辑和普遍性的关系空间,而其中的每一部分所特有的逻辑也将影响场域内其他因素发挥作用的程度。对于科学界那些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学术界是不存在弯道超车现象的,但存在发展的捷径,毕竟这个领域颠扑不破的传统就是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快速积累知识库存[6]130,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的成长历程清晰地印证了这条发展逻辑。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十位获奖科学家的分析,我们大体可以得到如下三个结论:首先,人才成长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良好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资源在人才成长前期起到重要作用,但执着与勤奋努力可以加速从潜质向学术资本转化的进程。其次,机构声誉的溢出效应使科学家更易于进入声望高的研究机构,这既是他们获得不同阶段承认的形式,也是个人实现向上流动的过程。第三,在科学界产出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科学家获得承认的程度。这对个人与社会都是双赢的过程。根据上述结论,科学家的天资禀赋、地域文化梯度、机构的声誉以及科学产出指标这些要素构成了科学家的总学术资本,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术产出的数量与质量。它们一起决定了科学界的社会分层。反过来,这种社会分层也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正是在自我选择与社会选择的博弈中,科学家的认知结构与场域结构在漫长的调适中逐渐实现两者之间的匹配性,从而维系了知识生产的可持续性与社会秩序,在这个过程中承认与奖励系统的正常运行,也揭示了人才成长与知识积累的规律。对这些规律的探索,将成为我们制定和完善高质量科技人才政策与激励政策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日报.央视启动“科技盛典——CCTV2012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 [EB/OL].(2013-01-03) [2021-04-12].http://www.chinadaily.com.cn/tech/2013-01/03/content_16078057.htm.
[2][美]杰里·加斯顿.科学的社会运行──英美科学的奖励系统[M].顾昕,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3][美]乔纳森·科尔,斯蒂芬·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赵佳苓,顾昕,黄绍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美]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M].周叶谦,冯世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李侠,马兆俐,杜宝贵.科学家发表重要学术著作的年龄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273-275.
[6]李侠.科技政策透镜下的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
王珂(1991-),女,河南郑州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
李侠(1967-),辽宁辽阳人,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政策、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哲学。
【博主跋】这篇文章写于今年4月份,数次修改,现发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11),那时正好是春季学期,开设《科学社会学》研究生专业课, 一晃又到年底了,时间过得真快,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发表时由于版面限制,后面的图片都删掉了,为了保持当时的原貌,把图片重新加进来,是为记!这几年我们小组的同学们很勤奋,做事也很认真,对于一些想法一直保持探究的热情,对“思——修——改——写”诸环节的执行力都保持不错的状态,努力就有回报也许是一个简单道理,但坚持下来不容易,记录一笔!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1-11-19晨于南方临屏涂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