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cunk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cunkuan

博文

“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之二:城镇化考评如何避免“测不准”?

已有 2383 次阅读 2013-7-23 04:0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测不准, 城镇化考评

在前天(即721)下午由南宁赶往来宾的路上,出了一个“小插曲”:司机师傅本打算在进入高速公路的第一个加油站给加一下油,看到加油的车辆排起长队,再加上油表显示剩余量应能“撑”到来宾,就继续了行程。大概车行至距离来宾约80公里的位置,车没油了,只好停在紧急停车带上等待“救援”,尽管那里的油表仍顽强地“撒着谎”告诉我们还有油。调研是租用的车,师傅是第一次开这个车,而且没油之后他打电话回公司才知道“油表”不准。

好了,只好等了~大约40分钟后,救援车带着“油”来了,在我们齐声大呼“加油、加油”的口号声下,数升“救急油”进来了,“400”大元出去了。之后车继续前行约4公里,就看到了可爱的“中石油”加油站。油表“测不准”,害得我们“40分钟”高速公路上的等待和“400元”狠宰刀。如果城镇化考评设计出现“测不准”,损失可能就不那么简单了。

许多省份都在积极、大力推进城镇化。广西在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桂发〔201033号)》中,明确规定:“组织开展城镇化工作目标考核。建立城镇化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将城镇化工作纳入绩效考评范围,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年度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各市和区直部门的城镇化工作考评,由自治区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各县和市直部门城镇化工作的考评,由各市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各市、县城镇化工作考核、排序,由自治区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统计局等部门组织实施,自治区对前十名进行表彰奖励”。考核制度是指挥棒,指挥棒对了,城镇化的整体推进就有了动力。因此,城镇化目标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于1927年提出的:一个微观粒子的两个相关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方位角动量矩,或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准确测定其数值,其中一个量的确定性越大,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也就越大。在社会经济领域也存在类似的原理,例如,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Herman E Daly)认为GDP核算过程也会有类似的“测不准”:无论什么样的经济核算指标,只要被确定为衡量业绩的关键指标,那么就必然会由于追求该指标的高数值与确定性的同时,社会要承担该指标不确定性和(或)不期望后果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就是“测度行为的意图与被测度物实际之间相互影响”,而使经济运行偏离经济发展的真正目标。此外,英国经济学家古德哈特提出的以其名字命名的古德哈特定律(Goodhart's law)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一项社会指标或经济指标,一旦成为一个用以指引宏观政策制定的既定目标,那么该指标就会丧失其原本具有的信息价值”。如果说,量子物理学里的“测不准”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属性决定的,那么社会经济考核、评估中的“测不准”则大多是人的习惯性或主观性所导致的。比如考核目标和考核结果对于被考核者或考核对象“至关重要”,追求客观性而忽视了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评价目的与评价手段、评价方法与评价内容、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之间,由于其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不确定性,最终使得评价结论“偏离”评价初衷

除前述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桂发〔201033号)》以外,广西区还在2010年一口气出台了20个配套文件,涉及扩权强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直管县财政、南宁柳州超大城市桂林特大城市、优化城镇群城镇带布局、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互动、重点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百家博物馆、全民创业、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品质、特色名镇名村、村镇规划集中行动、园林园艺博览会、土地征转分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改革等内容。这些文件,首先可谓是高度密集发布,甚至是连发布,比如第72-73号、77-79号、81-83号、85-88号、90-91号等;其次是靠行政力推动、按行政层级推进;最后,同样实施类似“一票否决”、“建立各地年度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年度城镇化率发展速度相挂钩的机制”。

这些强力推进城镇化的政策措施和城镇化目标考核的“效果”如何,尚待时间检验。我所担心的是:一旦城镇化目标考核出现了“测不准”,恐怕就不像我们一行在高速公路上的“小插曲”的损失(40分钟的等候和400元)那么简单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8156-710435.html

上一篇:“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之一:为什么要城镇化?
下一篇:“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之三:两个阿婆眼中的“城镇化”?
收藏 IP: 222.84.118.*| 热度|

2 赵建民 lbjm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