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cunk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cunkuan

博文

《当代中国生态发展的逻辑》-后记 精选

已有 8600 次阅读 2021-12-6 20:2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后记

2019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九,学校尚属寒假,我还在因入冬以来很少下雪被戏称为“假的长春”“假的东北”过年,对于“人勤春早”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已经是己亥年春节长假后的第二个工作日。那天下午上海市社科联的一个电话,让我早早地结束了寒假状态。尽管当初还是犹豫了一下下——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只是在“新中国成立70年”这一历史性时刻和代表“上海社会科学界”来总结“中国生态发展的逻辑”这一宏大命题,确实有点“胆怯”。但是,后面还是“咬牙”答应下来这个任务,或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还是学术兴趣使然。党的十八大报告专章论述了生态文明之后,我就将生态文明视为一直以来从事的环境管理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良好契机或称为“机会窗”,之后基于生态文明努力地梳理、总结、反思、展望着环境管理及相关学科方向,思考着生态(或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本书将“生态发展界定为“以生态文明发展规矩”,规制不当的发展行为、谋划和设计发展以生态价值评判发展成效并基于生态与发展的关系解读新中国成立70年的生态发展的逻辑,既可以通过总结过往——无论是中国的生态发展之道,还是自己多年来相关研究又可以展望着未来——既有美丽中国建设的图景,也蕴含着自己未来的学术探索。

其次,是作为一个学者的时代责任和担当。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和期盼越来越高。我本人也一直基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的研究立场,坚持“以学术研究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环境需求为用”的学术取向,瞄准中国发展转型、环境治理及其制度变迁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研究,立足岗位,努力将自己研究更多地、更密切地结合进“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用行动书写报国之志。

不是最后的最后,承接此项任务,还是有点底气的。自2012年以来,还算勤于阅读的我积累了15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再加上我和我的学生围绕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政策与制度设计等议题写过60多篇、20余万字、刊在《文汇报》《环球时报》《中国环境报》《解放日报》及旗下的“上观”等媒体上的评论性、观点性文章以及媒体的专题访谈。这些文章或观点,尽管看似有些“零碎”,却也可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素材。

之后的近5个月里,可称得上再写一次博士论文。除了必要的事务性工作和不得不去参加的若干个学术会议、讲座,我几乎将全部可用的时间都花在了“中国生态发展的逻辑”上。多少次深夜孤灯下,或推敲概念,或斟酌章节安排,或时而迷茫地陷入客厅的布艺沙发里沉思,或倾听自己敲打的键盘声……2019年7月8日,梅雨季节里的上海,凌晨2点半,书稿完成——或者说至少没有“天窗”了。此后,“包子铺”微信群里自称为“小包子”的同学们做了本书的“第一读者”——顺稿、润色、修改错别字……如期提交市社科联。

此书到底怎么样,本人最为清楚,书名里虽有“逻辑”但其“逻辑性”仍不够强大,撰写过程中也屡屡感受到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学术积累的不足。这本书,就自己而言,还算满意的就是——我确实在过去近5个月里全力尽力去做了这件事情。

在此,对于下面提及或未提及的人和机构甚为感激。

感谢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的信任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办公室)的资助,在这么一个特殊时刻把这么一个重要任务交给我。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解超先生领导了整套书的策划并指导了课题实施全过程,市社科联科研处的金红、余厚未二位处长直接指导并做了大量的组织安排工作,王龙老师承担下来从书的策划到课题立项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事务性工作,以便于我及其他作者心无旁骛、专注于课题研究和书稿撰写。

感谢唐亚林教授策划整套书,从结构框架、撰写思路到章节安排。唐老师不仅自己承担了此套书中的一本书撰写任务,还给予本书把方向、提建议。唐老师的勤奋和“唐家弄潮儿”里的家国情怀、真知灼见,感染并启发着我。这里,也一并感谢此套书的另外三位作者,荣跃明、孟捷、马西恒,多次的研讨中深受启发。

感谢复旦大学文科处的同事们,多年来为包括本书撰写在内的相关课题申报、实施中的耐心和用心的领导、组织和安排。

感谢戴星翼教授,组建并发展了复旦大学环境管理学科,把我这个“门外汉”不仅拉进来这个学科,而且拉进了“戴组”这个团队。本书的撰写中,每每陷入困顿,老人家的一席话、一篇博文尤其是被我称为“学术富矿”的50余万字的《环境管理》讲义,让我茅塞顿开。一并感谢戴组的其他老师。

感谢“包子铺”里已经“出笼”和正在“笼里蒸”的“小包子”们,不仅参与了前述的60多篇、20余万字的小文章撰写,而且是他(她)们信任的眼神和青春的托付,让我不敢懈怠,努力做一个称职的老师。

感谢被我称为“老先生”的陆雍森教授,来上海19年,无论我在哪个大学任教,一直坚定地和无私地以他的方式支持、鼓励、关注着我的学术成长。

感谢我的家人。妻子,除了一如既往营造着温馨的家,在高校马院任教的她还直接参与了材料收集整理、相关章节讨论和撰写;女儿,正值高二下学期马上要进入高三,经常是她在刻苦读书,我在努力写书,她不仅以那股学习劲儿成为我的“榜样”;还有耄耋之年的老父亲,一直以来对我忙于“干公家事儿”的理解和支持,我这个年龄还有老父亲的惦记和听似有些“唠叨”的叮嘱,是幸福。

最后,感谢未来的读者,无论读到此处了的,还是刚读了个开头就将此书放置在一旁的,希望这书是你我学术交流的开始,或为加深了解、进一步合作打开了“窗户”。

包存宽

image.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8156-1315459.html

上一篇:我的高考1990
下一篇: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
收藏 IP: 101.87.219.*| 热度|

8 段含明 郑永军 檀成龙 张勇 刘立 周忠浩 张晓良 周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