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高校中的马太效应 精选

已有 10683 次阅读 2019-3-29 15:59 |个人分类:精选|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高校, 马太效应, 研究生

马太效应源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国王给三个仆人每人同样数量的金钱,一年后三个仆人归来。第一个仆人带回来金钱数量是原来的10倍;第二个仆人带回来的金钱数量是原来的5倍;第三个仆人将金钱原封不动的带回来。国王将奖励给了前两个仆人,并且将第三个仆人的金钱也一并奖励给第一个仆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也被称为“赢家通吃”现象。

那么被称为象牙塔的高校是否也有“马太效应”呢?答案是肯定的。高校中的"马太效应"主要表现在职务晋升、项目申请、研究生招生、论文等方面。

第一,职务晋升。这里的职务主要指行政职务,一旦你比别人先一步晋升职务,从此你晋升速度与没有晋升职务的同事快得多,哪怕你的同事在很多方面比你优秀。因为你早一步晋升职务,通过该职务就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而你获得的这些资源中有些资源是稀缺。

第二,项目申请。在申请新项目之前,如果你已经拥有相应的项目,你就更具优势。这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决定。其一,在限额申报需要PK的时候,拥有项目在PK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其二,以前有项目做基础,具有主持项目的经验,再申请新项目中也具有优势,至少会被认为拥有更好的研究基础。

第三,研究生招生。招过研究生的导师往往比新晋升的研究生导师更容易招生。这是因为学生更青睐有经验的导师。主要原因是学生更容易获取有招生经验的导师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其门下学生了解相应的情况,或者看齐毕业生去向。而新晋研究生导师没有这些相关信息,没有比较,一切未知,对学生而言风险更高。

第四,论文。论文在高校可以被认为是硬通货,无论是申请项目,职称评定,还是研究生指导资格认定都离不开论文。主要论文档次高且数量多,无论获取项目、职称,还是研究生招生资格都相对容易。特别是获取项目与研究生招生又极大的促进论文数量的增加。

总之,高校并非一片净土,“马太效应”也在其中生根发芽,随着经济的发展,“马太效应”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愈演愈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170347.html

上一篇:青椒,你有多少时间搞科研?
下一篇:高等代数课程感想(一)
收藏 IP: 58.23.49.*| 热度|

35 王从彦 李毅伟 杨正瓴 郑永军 尤明庆 李学宽 檀成龙 李元昊 徐耀 朱晓刚 张培昆 曾新林 黄仁勇 史晓雷 雷宏江 孙雪 罗汉江 李明阳 邢志忠 张成岗 陈楷翰 安海龙 徐智优 季丹 谢力 胡新露 曹建军 张云 张全成 ljxm chenhuansheng EditSprings zjzhaokeqin xqhuang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