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O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UOLONG 蒲公英的世界

博文

就汤下面谈雾霾/唱和李小文老师

已有 4824 次阅读 2013-1-15 22:5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李小文, 老师

李小文老师在北京雾霾话洗尘谈到接风洗尘,其实“接风”并不等于“洗尘”。接风就是接风, 洗尘就是洗尘,分别指主人为迎接远到而来的客人的两个不同动作。


接风指主人快速出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形容的是客人快速, 一路带风, 而主人也是赶忙去迎接, 风风相接尔。洗尘指客人一路走来, 风尘仆仆,导致身上挂满尘土,主人给客人倒上洗脸水请客人洗涤尘土焉。

 

只接风不洗尘, 只洗尘不接风, 就礼仪而言, 都不是周全的做法, 所以有接风洗尘之说。在我们老家湘北, 现在尚保留有如此礼仪。

 

小文老师又引经据典谈到霾古亦有之, 确实如此。屈原往后, 唐宋元明清迄至现代, 各代文人的诗文可以佐证。如:

铁嶂有楼霾欲堕,石门无锁路还迷(唐代徐夤)

万斛尘飞日为霾,无心退食自成斋(宋代苏辙)

鸾凤有期朝绛阙,风霾无计上青霄(元杨弘道)

雨露霜霾归喜怒,层青丹碧岂珍奇(明韩邦靖)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查慎行)

仰瞻接奔雷,俯视迷霾雾(近代陈独秀)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现代周恩来)

 

但小文老师说雾霾之差别在于“乾”, 仔细推敲, 我觉得其实不尽然。霾字的来历告诉我们它应该是和雨有关联的。当然, 读王安石的名篇《霾风》, 我读不出霾中有湿的韵味

霾风携万物,暴雨膏九州
卉花何其多,天阙亦已稠
白日不照见,乾坤莽悲愁
时也独奈何,我歌无有求

但读同时代宋朝姚自强的《游洞霄》, 霾显然有雨水之意在内

青藜有分步仙家

昨日晴晖今雨霾
不是游观先一日

何缘识得淡生涯

 

所以我推测王安石的霾风跟干的干系恐怕不大,而与湿度大相关。而小文老师引屈原“霾两轮兮絷四马”的霾, 我的理解是尘土如雨雾一样的意思我们不妨再读明代孙蕡的长篇诗歌《周玄初祈晴诗》中的妖霾阴霏塞四墟,洪涛墨汁翻舳舻这里的霾显然也有雨水之意在内

 

到了现代汉语, 新华子典对雾的解释是: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而霾呢? 指的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http://www.chinabaike.com/dir/zidian/m/537705.html

 

所以说雾和霾的差别, 在汉语中应该是清晰的。霾和雾的最大差别就是霾中除了水份还有粉尘。而并不完全等同于小文老师博文中所指出的“现代科学才用空气湿度明确了雾和霾的差别以及二者的灰色地带”。

 

我个人认为现代汉语的霾可以修订成: 在一定空气湿度下, 空气中的粉尘以及由有毒气体排放物加湿生长形成的细小颗粒造成的空气浑浊现象。

 

如有不对的地方, 请小文老师斧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5582-653532.html

上一篇:PM 与 BM 的较量
下一篇:我对“京霾”的治理持乐观态度
收藏 IP: 81.17.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