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f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thyfan

博文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关于农村的假新闻 精选

已有 17347 次阅读 2016-2-22 13:3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春节期间我在老家陪爹娘,上网靠流量,江西那则上海落跑女友的帖子是发生了两天后我才看到的。

这些年,我看到了很多关于农村的各种传言和故事,基本已经免疫了。毕竟我自己就是落后地区农村出生长大的,哪些事情是真的有可能发生,而哪些事情是杜撰夸张还是有一点直觉的。

当时看了标题之后我并没有打算仔细去看,毕竟说来说去也就是农村穷、落后等等,见过了那么多落后的事情也见怪不怪了。在婚姻观上,我还是赞成三观一致门当户对的,所以我对于这个帖子不太关心,并且觉得这有可能又是在炒作。每年春节前后关于这种话题太多了,哪里农村媳妇为了去哪过年吵得离婚啊,哪里农村发生兄弟争产等等,太多这样的故事了。

谁知道过了好几天,这件事情还一直在网上发酵,越吵越热,连人民日报君都坐不住了,发了一篇文章,名字很好,叫《农村,说声爱你太沉重》。到底是什么事情?把日报君都惊动了,我忍不住把这篇帖子还有那些跟帖都翻着看了一遍,反正春节闲得很,看看也好消磨时间。

在跟帖里,我看到很多人质疑发帖人只是为了炒作,从各种蛛丝马迹找出这篇帖子的漏洞,越看我也越觉得不管是不是炒作,这发帖人博人眼球的意图还是一目了然的,比如极富冲突的人物背景,上海女、凤凰男本身就极具话题性,还有黑乎乎脏兮兮的饭菜碗筷,也让人过目难忘,这种视觉和触觉冲击极大的帖子我第一反应就是炒作。当年的芙蓉姐姐、凤姐还有蛇精男等,实在是同一路数。

今年春节还有另一篇关于农村的文章,事后也被网友查证是假新闻:《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这也是网上被网友热议的,大部分的网友点赞,认为不合理的陈规陋习就应该勇敢反抗,但是不幸的是,这也是一篇假新闻,作者承认是经过自己加工改造的。我猜想应该是有前面光干活不让上桌,于是作者秉承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手段加上了后半段“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只有这样矛盾冲突才会激烈,也才会有读者热议讨论。

其实,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假装城里人,这么多年我哪怕做梦都还是在村里的,熟悉的山路、熟悉的树林、熟悉的房前屋后,可以说,我对家乡具有难以割舍的情感。同时,随着我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越来越喜欢反思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想那些人那些事,想他的蒙昧落后还有他的山清水秀,最大的愿望是我的家乡能越来越好。

随着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入城市,到了年头腊尾有大量人员返乡,短时间大量的聚集活动,肯定会产生很多故事,不同的文化、习惯等肯定会有冲突,我觉得这都是正常现象,但是不必再人为的放大,实事求是就可以了。对于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如果能做到入乡随俗自然是好,如果不能呢,也不必过于苛责,如果确实是不良习俗,勇敢说不也是应该的。

我的爱人是独子,他一直不习惯我家那么多的人,并且这些年返家火车票极为难买,他的父母也需要陪,所以这些年我基本不强烈要求他陪我回去过年。一开始的时候我家里的人还有亲戚都觉得怎么能这样,觉得是不是我们夫妻感情不和或者别人瞧不起我们家什么的,我问他们到底是因为面子还是因为真的也想他呢?其实强迫配偶陪着回去过年一大部分是因为面子,各人的父母想各人,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也不过是因为喜欢他对自己的女儿好,要是真换一个女婿一样喜欢。这些年基本上我都是自己回去陪父母过完年后提前回来陪陪爷爷奶奶,而他也不强迫我除夕初一必须在婆家陪着他们过。

记得我看历史书的时候,以前的官员退休之后有一个词叫做“告老还乡”,他们不管是做到了多大的官员,就算是内阁首辅、当朝一品也会回到出生的地方颐养天年,我想这是以前乡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从农村出来的知识分子和精英很难再回去了,他们是一支重要的文化力量。我爱人的父母年纪也大了,我说以后在离我们近的地方住,我爱人说他父母的养老都在老家,要每年回去照相,将来还是一个麻烦的事情。我想将来回到老家去生活,也许也需要定期回北京证明我这个人还活着,故乡想回去真的不容易。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很多有能力的人都到城里发展了,在我们家农村见得最多的是老年人,有人说农村留守部队是妇女、老人、儿童组成的“386199部队”,在我们那更简化为61支队了。并且这些走出去的人有可能终其一生也不会回到那个山村,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乡下的土地房产都没了,回去还能做什么?如果像我们这样取得了外地户口的工薪族,有外地养老,那更麻烦了,还得和我公婆一样定期去点名,才能取得养老金。

城乡发展越来越不平衡,二元化割裂和对立越来越尖锐,城乡矛盾真的是越来越突出和激化了,我们实在没必要再人为地制造矛盾、激化矛盾。用这种出格的夸大的词语和图片误导读者,抹黑农村,实在不应该,而围观者则更需要擦亮眼睛,不应该困于自己的偏见和思想狭隘性,缺乏理性客观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人云亦云,使谣言甚嚣尘上,真相面目全非。

谣言止于智者。农村的发展需要的是理性思考,绝不是谣言和矛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8488-957849.html

上一篇:理工科学术编辑看到的学术圈
下一篇:儿子,我的乡邻的执着和伤痛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33 武夷山 徐晓 姚伯元 苏德辰 雷杰 刘洋 张晓良 张叔勇 王启云 武祥 杨顺楷 张大林 蔡小宁 高建国 郑新奇 汪晓军 陆绮 张科兴 朱勇 王号 刘立 薛宇 吕喆 李学宽 李志俊 刘楠 momowu aihuaw ncepuztf nm2 shenlu aliala baichuanduh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6 1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