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不算长也不算短的人生的一个刻骨体会。
这不是对穷人的歧视,因为我也是穷人,我家追溯三代,都是穷人,三代以上,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应该也是穷人。
从穷人堆里出生、长大的我,从小是没有体会到真正的爱的,没有人跟我谈过爱是什么。
也许,我的父母也是爱我的。
尤其是我的母亲,她对孩子的溺爱,使得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是她的爱,让小时候乃至长大的我,都很有心理压力。
因为她刻薄自己,因为经济不宽裕,她只能用近乎虐待自己的方式,来爱我们,这种爱,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我觉得不是爱,是压力。
比如,吃饭的时候,我们要是喜欢吃什么菜,她一旦发现,就自己不吃了,留给我们,小时候我没心没肺,吃得欢天喜地,到了稍大一点的时候,懂事了,就特别不喜欢她怎样,她这样的爱,我承受了,其实好难过,我希望她也能吃一些,不要把好的都留给我们。
还比如,她生病了,因为家里没有钱,她死扛着不去治,结果病越拖越重,花的钱更多了,我们都更担心害怕,经济压力也更大,完全得不偿失。
因为穷,我的亲戚们都瞧不起我们家。
我总记得小时候去做客,同样表兄弟、表姐妹,我家穷,就只能跟着大人溜边站在桌子旁小心翼翼地夹点菜吃,还有可能被某个大人用筷子敲一下,呵斥不要没有吃相,而富裕的舅舅家的表弟,则可以单独给添一碗带有大鸡腿的鸡汤,单独开开心心地吃。
这种场景,是我幼小心灵的一根刺,我小时候,最不喜欢的就是走亲戚。
那时候,没有人告诉我这样励志的话:今日的我,你爱理不理,明日的我,你高攀不起!
但是,当时,我真的是下定决心,离开这个地方,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没有人会关心我的穷或者富,他们喜不喜欢我,是因为我这个人,而不是因为我穷或者富。
后来,我做到了,到了一个把地翻三遍,也没有一个能扯上亲戚关系的北京,没有人关心我的穷富。
我生婳婳的时候,没有人帮我带,我只能辞职自己带。
一个人带孩子的日子,真是兵荒马乱,狼狈不堪,经常吃不上饭,带着她出去也时常蓬头垢面、衣衫不整,以至于被人认为是保姆。
因为我真的很像保姆,天天带孩子出去遛弯,穿的都是极其普通的衣服,有的甚至是上学时候的,晒得黑黢黢的,普通话也不是那么标准,跟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奶娃后面跑。
有人听说我是还算名校的硕士毕业,都很吃惊,跟我说,这样太浪费人才了,你应该去上班赚钱,把孩子送回老家!
我知道,说这些话的人,也是出于关心我,觉得我辛苦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竟然只能在家蓬头垢面地带孩子,太委屈了!
可是,我不觉得是委屈!
我看过很多留守儿童,在我家就有,我三姐的孩子,从小在我家长大,跟着我的父母,我寒暑假在家也带她。虽然我们都很爱我姐的孩子,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尽量给她我们能给的最好的一切,但是我们给不了她母爱,每次我姐离开的时候,她还是那么可怜。
我看过更多更可怜的留守儿童,老人带孩子,吃饱穿暖,就是最好的了,没有让孩子在地上捡垃圾吃,没有让孩子跟猪狗抢食,在泥地里打滚,已经是天堂一样了!
我也知道,就算我把婳婳放回家,我父母姐妹也会对她很好,不会委屈她,可是我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条件养育她,我不希望她留有我一样的童年记忆,我希望她的记忆里,是和父母一起开开心心地生活,我不想让她也成为留守儿童。
其实,说这么多,还是因为当时我们小家的经济能力能够负担!
我能够把婳婳留在身边,那也是我已经具备了全职在家带孩子的经济基础,婳爸一个人上班,能够支持我们一家普通人的生活。
如果我和婳爸穷得连生活费都付不起,怎么有勇气说我不上班,要给予婳婳爱?
爱是需要经济基础的!
张口闭口批判别人太物质的人,要么是虚伪的道德帝圣母婊,要么就是钱多到已经失去概念的阔人,比如宣称“对钱没兴趣”的马云爸爸等。
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伟大的马克思说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把人类的需求分成了五个等级: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五类。
从图片看得清清楚楚,有衣穿、有饭吃、有房子住,是第一层次的需求,爱的需求是建立在生理需求满足之后才会有的,是较高等级的需求。
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就算是杜甫这样的大文豪,没有好房子住,茅屋被秋风吹得到处是茅草,也会恶狠狠地骂顽童是“盗贼”: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期待能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谁不想有一所房子,就算不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要能够住下一家人,让爱有地方安家。
炒房客可恨,刚需却是可怜。
他们岂能不知道,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情感,可是,没有房子,爱住哪呢?
家,首先得有一个房子,再养一只猪!
没有遮风避雨的房子,爱就会被淋湿、发霉、腐烂,没有基本经济基础的爱,要么是虚情假意,要么是自我麻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