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临近毕业的时候,大学毕业班班主任的工作中就增加了一条紧迫任务:督促大学生尽快找工作,把表征就业的三方协议书或聘用单位人事管理部门的用工合同交给学校有关部门。毕业高峰过后的9月份,一些大学还分学院、分专业统计就业情况,并张榜公布。随着就业压力向高学历人群的传递,一些院校将硕士、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纳入统计范畴,把就业情况落实到了指导教师头上并在学院内部予以公告。
虽然GDP早已名列世界第二,虽然中国大妈的购买能力名扬海外,但社会主义初阶阶段中国大学读书的目的无非找个如意的工作。在这种国情背景下,学生家长高考填报志愿时注重所选学校、报考专业的就业率,教育主管部门将就业率纳入高校评估的指标范围的做法无可厚非。另一方面,促使学生毕业后尽早进入职业角色,开始自食其力的生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将每个指导教师名下的硕博士生的就业情况张榜公布,也在客观上有利于增大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促进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然而,如果不分学校办学水平、不分学历层次、不分专业差别,统一采用就业率这把尺子来测度学校、老师,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果从学历层次来说,职业教育的大专层次、面向科研后备力量的博士层次,因为培养目标明确,无疑是要考量就业率的。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只是起到了素质教育目标的本科,高不成、低不就的硕士层次,测度就业率就显得有点不尴不尬了。仅以林科硕士来讲,即使一个学生才华出众,发表SCI论文N篇(CNS除外),以硕士的身份在省级以上教学、科研部门谋得一份专业对口的教学、科研岗位,在海龟大量回国背景下基本是不可能的。专业对口的科研门槛太高,从事低层次工作又缺乏必须职业技能,对于这样的硕士如何拿就业率说事?据我的朋友介绍,最近几年,中部省份某农业院校硕士生毕业时的签约率不到30%。在当今的中国,对于绝大部分普通高校,除工科专业和极少数应用型专业以外,大部分专业本科生的真实就业率可能低得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具体的数据只有天知道。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院校,教师考核指标、专业课程设置其实与追求就业率的社会需求是背道而驰的。从教师的考核指标来蓝,追求高IF论文、大项目,无疑是科研导向型的。以GIS专业而言,毕业生的主要出路是勘察测量、GIS开发、数据管理、三维制图,然而,纵观各个举办GIS专业高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擅长撰写论文、项目建议书的写手,只会屠龙之技的教师如何培养出具备职业技能的学生呢?再以课程设置为例,过多的政治课、英语课、文化素质课挤压了专业课学时,理论讲授多、实践环节少,学生课程考试完后基本将所学知原原本本还给了教师。这样一种淡化专业教育的结果,就是大部分专业毕业生不具备从事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在被迫改行的背景下就业率自然不会那么好看。以中部某院校举办的GIS专业来讲,最近10年来,除去考研、出国,毕业生中能够从事与GIS职业相关的学生不足十分之一。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更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南辕北辙,高大上的屠龙之技与低层次社会需求的职业技不相接轨,所学课程大部分为本科课程的简单重复。相当一部分硕士生的大好时光是在纠结、矛盾中度过的。大部分硕士生毕业时,处于科研素质没有形成、职业技能缺失的不尴不尬的两难境地。华东某省份的统计表明,硕士生的就业率不仅低于专科、博士,甚至低于本科,在所有学历层次中,是最低的。
对于绝大部分院校的绝大部分专业,如果真的拿就业率说事,就应该把不尴不尬的硕士层次取消,只培养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员、博士层次的科研后备力量。与此同时,在人才引进标准、教师考核体系、课程设置方面来个脱胎换骨的变革。否则,喊几句口号,搞个就业率排行榜,是无济于事的。另一方面,在中国现实语境下,一个院校、一个学科、一个专业,如果根本不把就业率当回事,被学生家长用脚投票、被社会抛弃而关门大吉,也是迟早的事情。
从长远的角度看,随着行政机构精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体制内的资源会逐渐耗尽。毕业后待业、自谋职业、子承父业、出国留学、海外移民将成为常态。按照现在的就业统计口径,就业率必然会逐年降低。那种一所普通高校所有专业动辄95%以上就业率的数字游戏,除了贻笑大方以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意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等全体国民生活水平富裕到一定程度,读大学纯粹变成一种享受、经历,那时,就业率统计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