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年的大众传媒,高校去行政化往往成为热议的话题。奇怪的是,最近几年,高校去行政化的话题越来越少。难道是高校行政化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不需要反映了吗?好像没有这么乐观。实际情况往往相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高校去行政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可能去除。 媒体工作者觉得没有用处,懒得浪费笔墨大肆渲染、吸引公众眼球了。
行政化去除不了,相反地,在一浪滚过一浪的工程面前,以绩效改革为核心的行政化趋势还会进一步增强。可喜的是,无论是高校领导,还是中层干部,抑或草根教师,都看到这一浩浩汤汤、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纷纷撸起袖子,加入了闷声发财的行列。
动辄上百万元的NCS论文奖励,明码标价的以SCI论文为计量单位的绩效考核方法,各种人才称号、人才特区的超国民待遇,自然让高校的SCI论文写手热血沸腾。就连普通的教师、中层管理人员,也对科研大跃进改革洪流持积极态度。
前几日,去一个搞艺术的朋友家中做客,谈起火箭式上升的科研绩效,这位朋友态度坦然,“一碟小菜,有啥可担心的!”朋友这样说着,随手从口袋中掏出一盒大中华香烟,告诉我,烟盒有6个平面,作为搞艺术的,稍微对其中一个加以设计改造,申报一个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轻而易举,找个中介花费几百元就可以搞定。一个烟盒可以申报6个专利,绩效点就有好几百,手下十多个研究生,每个人每年安排3个发明专利任务,一年绩效就有上千点。香烟搞完了,还有牙膏、牙刷,多了去了。
普通教师如此,领导同志也是对双一流建设宏伟目标满怀信心。一位在兄弟院校工作的中层干部对我说,不用担心,其实很多绩效分数中有猫腻、有技巧可以钻的。比如,与校友担任高管的工厂企业达成战略同盟,专利转让的指标就蹭蹭地上去了;又比如,组织出面,与某些SCI期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个老师往合作期刊灌点水,SCI指标就有了。更绝的是,某院校的强势学科,动用行政力量,发挥资金优势,与国外大牛合作,自己办了一本期刊,已经被SCI收录。于是,该学科教师无不欢欣鼓舞。另一位中层干部很是信心百倍,引起几个大牛,每年贡献几篇高IF论文,不就啥都有了,反正引进人才所需的资金、办公及实验用房学校负责。
面对日趋攀升的绩效指标,达标无望的教师也并不悲观。“大家都完不成,法不责众;反正我也不是最差的那个!”,“大不了提前退休,随便干点别的,都比在学校挣那三瓜两枣的工资强”。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校科研大跃进背景下,一些院校普通教师提前退休现象有所增加,“学校变味了,没有归属感”,一位退休教授如是说。
可以预见的是,一个谈论去行政化、热议高校机制体制改革年代已经结束。寂静的校园内,教师员工闷声发财的时代即将来临。只是,在一个人人都为生存所迫,为追逐名利而折腰的校园,缺少了些许人格魅力、学术水平值得效法的大师的踪迹,多少显得有点寂寞。这种变化趋势,是好时坏,也许,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2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