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x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xf

博文

普通人的财富之路与投资心理学(读书笔记)

已有 4467 次阅读 2017-9-24 18:0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金融心理学, 二级市场投资

Lars Tvede《The Psychology ofFinance》读书笔记。笔者近日读书有感,总结分享。

 

一、财富之路

商业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是“经济人”,对于财富的追求是每个人都狂热的事情。普通人大抵获得财富的途径有两个:

第一途径:出卖自己的技能和劳动力,按照市场定价来换取财富。

第二途径:将自己的资产变成资本进行投资,获得流动现金流获得财富。

假定大多数人生来一无所有或者有极少的资本,那么大多数人的财富之路应该是通过第一种途径获得财富(资产),转化资产为资本,通过第二种途径获得财富。通常第一种途径一定要先行,进而和第二种途径并行,最后第一种途径退出,完全剩下第二途径。

二、投资分类

对于一般人来讲,曾经较低的资产可以投资的标的极其有限,但随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和金融创新的逐渐繁荣,投资标的越来越多,从而我们有必要来做一个探讨。

1.投资标的分类

(1)直接型:投资者直接将资金投向融资者,主要包括股票、债券、黄金、地产、外币、金融衍生品(期货、期权、逆回购等)等。

(2)间接型:将资金投给其他投资者,由其他投资者进行投资从而获取部分收益,如定息存款、基金、P2P网贷平台等。

2. 风险与收益

一般来讲,直接型投资风险大、收益高;间接型投资风险小、收益低。

3. 纺锤形投资分布

将80%的资产用于低风险、低收益;将20%的资产用于高风险、高收益。不对中间风险、中间收益进行匹配。因此,高风险选择股票投资,低风险选择国债逆回购,二者比例为1:4到2:3,即股票资产占20%-40%。

三、二级市场投资心态

二级市场的虽然受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但总体来讲是一个参与者大众心理博弈和由增量(减量)资金控制的形态市。

所以,二级市场的价格走势是不可能被模型预测。基于各种反馈理论的非线性相关性导致模型预测仅仅对于短线有若干参考价值。非线性数学的本质是,你只能预测系统非常短期的行为。

二级市场的四项大众心理博弈的原则:①市场在消息之前;②市场与经济面的脱离;③混沌支配的不可预知性;④技术图形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毁灭性。

大众心理的几种跟随:①第一级消息是一手的情报(正向);②第二级消息是内部人的行为(正向);③第三级消息是大众和主流媒体的行为(反向)。

群体思维经常性的出错和偏倚,因此大多数市场参与者都是亏钱的。因此参与交易的关键是比市场能领先一步的判断。

二级市场交易师对于趋势的强烈跟随以及对于趋势反转的精准判断:核心在于支撑位、阻力位、横盘密集交易区时刻市场参与者的心态的思考与解读(要进一步思考)。

几点读后感:

第一点:所有股票价格都是过度高估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赚企业成长的钱以及价值投资都是虚伪的,因为你的出价已经买了企业今后几十年的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讲,股票就是赚波动的钱,是少数人赚多数人钱的博弈。当前价格买任何一个股票都是不划算的。

第二点:买喜欢或者自认为相对低估的股票的唯一目的就是达到“拿得住”,的效果。而“拿得住”的目的就是赚波动。

第三点:股票操作的核心是“控制仓位”;理论上讲,只要你仓位控制的好,股票永远不会亏钱;而完美控制仓位的标准是下跌途中永远有钱加仓、上涨途中永远有股票卖。

第四点:股票操作第二重要的就是“控制心态”;理论上讲要达到不眼红别人股票上涨和赚钱、不为自己的操作而后悔;相信股市随时都有大量机会;只要赚钱落袋为安就是胜利;良好控制心态的标准是保持心态的平静。

第五点:关于操作,可以每年等坑,进而操作;此时每天的工作就是寻找交易标的。

第六点:善于利用市场上各种波动的因素,比如财报、新闻消息、大盘波动、金融风险等。

第七点:对于标的的选择以及对于标的的合理估值的研究是我们要细致、缜密做的工作。

第八点:认真研究标的股票当前短期、中期和长期所处的状态,综合评估买入、持有、卖出点,进而对应操作。

第九点:股票投资追涨杀跌的跟风风险极高,大众都认可的事情、媒体都疯狂的时刻,也就是最不理智的时刻,趋势需要跟随,但要先觉醒。

第十点:关于理想标的的选择,震荡上行是最为理想的标的。

第十一点:如何提前判断一个公司的利好?二级市场的交易的赢家其实仅仅是比多数参与者早一点的认知市场的趋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86113-1077536.html

上一篇:科研的学习和从业——思考与交流
下一篇:《How to Make Money in Stocks》读书笔记
收藏 IP: 223.71.179.*| 热度|

1 emberas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