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yfu

博文

我们或许可以读这些

已有 5022 次阅读 2010-9-9 09:06 |个人分类:一家之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同学来email问大学期间该读那些书,其实开卷有益读什么都是可以的,只要想读、读多了自己就会选择读物。几年前曾经写过一个东西,现在也没有新的补充,权作回复, 原文刊于《元培书架》(朱青生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1). 我们或许可以读这些:
 
A.《科学》和《自然》
 
大学期间经常阅读美国《科学》和英国《自然》周刊的可能不多,有的甚至大学毕业了也未曾翻过它们。为什么?可能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对它们的误解;其二阅读缺少动力。但若有志于从事自然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同学,请尽早接触它们、并养成经常阅读两种刊物的习惯。
 
目下的教育环境和体制下,学生自己主动去接触新东西或追寻前沿的似乎很少,因而阅读《科学》和《自然》就缺少动力了。另一方面,对这两种刊物持一些看法,认为大学生读它们“太早了”、“看不懂”、“都是讲自然科学的,学文科的没必要看”等等。实际上,近年来国内大学或研究所的若干本科生已经在《自然》上发文章了,且不说国外的,同龄人都可以在上面发文章了,难道读它们还能说早吗?或许有的同学曾经翻过,但看不懂,这原因可能有:语言障碍或难于理解所涉及的内容,其实英语不是问题,大二以上的同学看懂应不存在问题的,况且可求助词典;所谓内容,尤其在研究性论文中的内容,即使是在同一领域的研究人员也未必一目了然,更何况是外行、初涉论文。但如果你看过《科学》和《自然》刊物,会发现其内容异常丰富,除报道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外,还有科技新闻、散文、书评、名人采访、新近研制的高科技产品、市场行情分析等等,从中了解目下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阅读的时间长了即可知晓若干学科的脉络。
 
对于这两种刊物可能还有一个误解:认为《科学》和《自然》仅涉及自然科学,不包括人文学科,实际上,除自然科学外,这两刊物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社会科学方面的论文,今年6月30日《科学》曾设专题介绍社会科学前沿中若干问题。其实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界限在前沿领域并不一定泾渭分明,譬如干细胞研究的话题,研究干细胞本身是自然科学,但研究(者)的行为或后果可能涉及人性、伦理道德,就落入了社会科学的范畴;纳米科学是自然科学内的一个新学科,但有的已尝试研究纳米科学中的伦理、评估对未来生活的冲击等等。在前沿的自然科学中孕育前沿的社会科学,一些学科或问题看似是纯自然的,但随研究的深入将逐渐渗入社会学科或演绎成社会学科中的问题。
 
  时常阅读这两刊物在学语言方面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已故的葛传椝先生曾说:“你的主要读物最好是几个星期前写的,必须是用简单的英语写的,必须是英国人或美国人写的”,按此建议《科学》和《自然》是最适合不过的。论文基本上是几周前撰写的,且大多经行家修改、润饰过,语体简洁、明了,堪称科技论文的范文,倘若怵用英语写论文(这是从事研究应备的能力),你只需多看其中的论文、背熟若干篇同一领域的、由英美人士撰写的论文,则写作功力必日有所进。今年年初两刊物均推出采访论文作者的录音访谈 (Podcast),是难得的练英语听力的材料。
 
 《科学》和《自然》记录着各国科学家探索自然的重要成果,倘若逆着时序往回看,则可知悉曾有的发现和激动;倘若期待想知道最近、甚至本周内科学中的重大发现和惊喜,请准时在周四的早上看《自然》、周五的上午看《科学》。
 
刊物的网站为:
 
 
 
            
B.《爱因斯坦论文集(第一卷)》
 
许良英,范岱年 编译
 
商务出版社,1976年
 
《爱因斯坦论文集》中多数文章是看不懂的,尤其涉及相对论方面的,但也有一些文章是能明白的,而恰恰这些内容中有不少可值得借鉴的。大学生或年轻学者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如何从事科学研究?科学动力和精神是什么?尽管爱因斯坦的学术行为和思维曾达到一种极致,后人很难临摹,但在文集中我们会发现:他曾经面临与我们一样的人生问题,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物中学到一些方法。
 
《爱因斯坦论文集(第一卷)》中我特别推荐如下内容:1.自述(1946年)和自述片断(1955年):介绍他当初选择物理的理由和其后的学习、研究生涯;(2)探索的动机(1918年):在普朗克六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从中可知真正研究者的境界和乐趣,若看了此文章,再来审视你熟悉的或接触到的研究者、科学家,一定会有更深刻的理解;(3)“奥林比亚科学院”颂词:这是爱因斯坦给两位挚友的一封信,信很短,但编者注解信件背景的文字挺长,内容精彩、情景感人,介绍1905年之前爱因斯坦和两位朋友独特的学习、研究方式,时至今日这种方式可能依旧有效。
   
C.《近代物理发展中的著名实验》
 
郭奕玲,林木欣,沈慧君 编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这是一本难得的关于物理实验的史书,涉及了近代物理发展中的重要实验或发现,在叙述某一个实验时,均详细回顾该发现产生的研究背景(诸如早期的探索、所含的问题和假设等),细述其发现的经过和重要的价值,资料翔实、评述恰当。
 
但之所以向同学们推荐该书并不仅限于上述原因,而是如下的理由:科学研究需要一定的方法,而这本书中在叙述一个实验、讲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会告诉他们曾采用的研究方法。该书可以说是一本传授科研方法的教材。尽管与诸位将来研究的领域可能不同、对象有别,但其方法是可借鉴的, “取法乎上”,假如你从事科学研究,经常翻翻这本书,当受益匪浅。
 
可惜北大图书馆没有收藏这本书,不知哪里能买到?我是多年前在一个旧书摊掏到的,如果谁感兴趣这本书,可以拿去复印一本。
 
 D.《固体物理》
 
黄昆 原著; 韩如琦 改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无论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找到该领域中的一本或两本基础性的、经典教材或著作非常重要,与其泛读一堆书,不如静下心来啃一本书,花时间将它一页一页读懂、看透,则就有可能触类旁通、就有继续学习或从事相关领域基础和资本。如果你选择微电子,那你可选择这本书作为入门。
  
E.  《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Sze, S. M.
 
New York : Wiley, c1981
 
当进入一个领域并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你常常会发现一些经典的教材或著作往往是国外人写的,如果你去读,即可发现直接读原著,概念更清晰、理解更透彻,更过瘾。开始读原著的时候若有困难,可参考国内同名的译著。但如果你从事前沿的或热门领域研究,将来须过渡到直接从原著或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中获取信息。若你将来从事微电子学,建议读读《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该书已出第三版、印刷N回了,已成为半导体领域的经典著作。
  
F.《边城》及沈从文先生的其它作品
 
小说我看得不多, 看得也晚,直到上博士才看一些,有一回偶然看了一本才醒悟原来小说中如此精彩,于是看了一些小说。看一本好小说,乐趣和收获是不能言语的。可能不仅仅是小说,大概所有艺术门类中的东西,只要我们去接触、用心体会都会有意外的收获,而这些业余的积淀或修养将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莫大的益处。
 
看沈从文先生的小说是因为贾平凹一篇的书评(极推崇沈的作品),于是看了《湘行散记》、《凤凰集》和《边城》等, 很多人知道沈先生写过小说和散文,但可能很少知道写过文物考古方面的文章,如:《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沈从文谈艺术与文物》和《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老先生活了八十六岁,曾当过兵、在县衙门里任过差,为《晨报副刊》撰过稿、开过书店,写了一批小说和散文,年轻时曾在北大旁听学习、40多岁当过北大教授,解放初转到博物馆工作,70多岁后还调入社会科学院,文物考古方面的著作即在后一段时间写的。沈先生一生坎坷、文章常招非议和批评,作品中浓缩了其一生辛酸苦乐,也潜含着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遭遇。
 
我喜欢《边城》,在它的结尾写到:
 
“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沈先生笔下的翠翠对“这个人”的企盼看似大悲或大喜!像二进制中的0或1,但支撑翠翠乐观、豁达生活的理由应是:“明天一定会回来”的信念。我们何不当如此呢?小说会告诉一个人、一群人、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命运,其中的经验和境界将受用一生。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8216-361091.html

上一篇:请走窄门
下一篇:看到数学才子柳智宇出家的消息想起李叔同圆寂时留下的几个字
收藏 IP: .*| 热度|

3 杨月琴 王力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