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yfu

博文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二则故事 精选

已有 16092 次阅读 2010-10-6 12:43 |个人分类:一家之言|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诺贝尔物理奖

这是两年前Geim在他办公室接受Science Watch采访时讲的,Geim叙述了发现石墨烯的有趣故事:
 
故事一:
      
Geim说他的实验室里刚来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博士生。我买了一块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请这位博士生制成薄膜,要求尽可能薄。我先给他一台精巧的抛光机让他研磨。三周后他来见我,他说成功了。给我看一个培养皿,在培养皿底部有一些石墨的小斑点。我用显微镜观察,估计这些石墨碎片仍然有10微米厚,大概1000层左右。我问他:“你能否再研磨得薄一点?”这位博士生说:“我需要另一块HOPG” 一块HOPG售价约300美元。Geim说“我当时向他解释时一定是不太礼貌,我说你不会是磨掉整块砖头才指望获得一粒沙子吧。不料他有礼貌地回答道:“如果你这么聪明,你自己试试。”这是一个转折点,面对学生的叫板,Geim自己来试,决定用透明胶带。
 
后面的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了,先在胶带上粘一小块石墨、折叠,然后再撕开胶带,薄片也随之一分为二。屡次重复这一过程,即可将石墨减薄,他们很快获得了更薄的石墨,一周后用这些石墨片制成了具有栅控特性的电子器件,类似晶体管,其实当时所用的石墨片并非单原子层(石墨烯)的,10层左右, 但Geim担心有人也在做同样的工作,于是没等拿到单层石墨烯就匆匆往前做了。一开始Novoselov可能没有参加,是后来才介入的,其强项可能是电学测量方面的。假如我们这位中国博士生按Geim的要求获得石墨烯薄片,那么获诺贝尔奖可能这位博士生也有份的,因为制备石墨烯是最关键的内容。遗憾吗?这就是科学研究,机会、偶然与必然是相伴的。不同的性格会决定研究者的不同工作风格,同样会决定各自的命运。
 
故事二:
 
问Geim为什么当时会想到去发现石墨烯?Geim说,首先我们有设备,可以研究小样品,其次我有一点低维系统方面的知识,我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就是涉及低维系统的。第三个原因我戏称是我的科研恶习,那一段时间里,我关注碳纳米管那一拨人,恶心他们时不时地声称获得这样或那样牛的工作。我想我可以做一点不同于碳纳米管的东西,暗想为什么不把碳纳米管剖开呢?这就是当时最初的想法:试着做一些类似碳纳米管的东西,尝试用抛光将石墨减薄,直至几层或尽可能地薄。其实当时谁也没料到(包括Geim自己)能获得单原子层的石墨烯,但大伙都认为制备10或100层石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故当时我们的目标是:制备100层的石墨,并尝试对其进行研究,希望能解决类似于碳纳米管体系中的问题。于是Geim开始了工作,时间约在2002~2003年间,2004年10月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论文,署名的共9位,包括两名中国人(D. Jiang, Y. Zhang)。
 
从Geim的故事可知,如果想获原创性的东西,应该向Geim学习,绝不跟风,"不做Research,做Search",尝试前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惟有那些东西才有可能永恒。您说呢?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8216-370206.html

上一篇:碳纳米管应该分享2010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一篇:在湘江边想起科学网上的一位博主
收藏 IP: .*| 热度|

34 罗慧娟 牛文鑫 余世锋 任胜利 赫英 陈儒军 刘进平 沈彩 赵明 孙学军 王涛 杨远帆 曹聪 戴小华 周春雷 唐小卿 吉宗祥 吕喆 陶依红 牛丕业 苗元华 王力 陈辉 鲍海飞 李泳 王季陶 方明 丛远新 刘广明 yflchx bridgeneer xchen liangqiang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7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