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a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itage

博文

文中引用的正确打开方式:温哥华格式 vs. 哈佛格式 精选

已有 47235 次阅读 2018-10-26 09:02 |个人分类:国际级写作与风格|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Open book_neat.jpg

本文首发于意得辑专家视点:文中引用的正确打开方式:温哥华格式 vs. 哈佛格式

图片来源 torange.biz,转载请联系小编

写论文时,你一定会提及或引用他人的文章。比如,在陈述某研究方法时不一定要事无巨细给出所有细节,只要给出正确的文章来源就行,或者当你提出某个论点,你要引用类似观点为自己背书。问题是到底怎么引用才不出错?每家期刊对文中引用格式的要求不一样,虽然不同格式的差异并不大,但作者有义务区分这些细微的差别,投稿时按目标期刊的要求正确引用。研究论文中最常用的两种引用格式是温哥华格式和哈佛格式。本文重点介绍这两种格式及其正确使用方式。

援引论文时大致有两种格式,一是在文中给内容编号(图 1),二是直接提及作者和发表时间(图 2)。第一种方法通常采用上标编号的形式,称为温哥华格式,而第二种方法称为哈佛格式

Default Alt text

图 1. 温哥华格式:上标数字引用法

Default Alt text

图2. 哈佛格式:作者姓氏 + 出版年份引用法

温哥华格式该怎么用

如上所述,你可以按引文首次出现的顺序对其编号。已经标过号的文献在后文重复出现时编号保持不变。具体的引用格式可能因期刊而异,因此你应遵守以下规则。

1. 编号位置:通常上标,放在句号之后(图 1)或之前(图 3)都可以。

Default Alt text
 图 3. 上标编号在标点之前,出自 Current Science

2. 编号格式:有些期刊不对编号做上标处理,而是正常放在正文里,也就是“行内引用”(图 4),这种情况编号可以用斜体。

Default Alt text

图4. 行内引用编号不上标,出自 Science

3. 遇到括号怎么处理:行内引用时编号要放在括号里。但是,有些期刊(例如Science)用圆括号,有些期刊,像是电子、工程、电信、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多数期刊,和 Remote Sensing 都遵循 IEEE 格式用方括号(图5)。

Default Alt text

图 5. 行内引用中使用方括号

哈佛格式该怎么用

用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份作引用也会涉及到一些格式差异,详情如下。

1. 标点符号:有些期刊在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份间用逗号隔开(图 2),而有些只用空格(图 6)。同时引用两篇或以上文章,通常可以用分号做间隔,每篇文章的作者和年份中间用逗号或空格都行。

 Default Alt text

图 6. 作者和年份中间用空格代替逗号

2. 引用排序:同时引用多篇文章时,有的期刊会要求按作者姓氏的字幕顺序排(图 7),有的则按发表时间顺序排(图 8),有些也会以时间倒序为标准。

Default Alt text

图 7. 按时间顺序列出多篇引用

Default Alt text

图 8. 按字母顺序列出多篇引用

3. et al. 之前的姓名数量:大多数研究论文如今都有多位作者。当论文作者在三位以内,大多数期刊会在每次引用时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当论文有四位或以上作者,通常只给出第一作者的姓名,后跟拉丁语缩写 et al.,意思是“和其他人”至于到底几个作者需要用缩写,每个期刊情况不太一样,例如,一些期刊使用“第一作者的姓名 + et al.”来引用六位或以上作者的论文。一些期刊,例如 Journal of Food Science,更倾向于使用 and others,而不是 et al.。

4. et al. 是否要用斜体:由于 et al. 是拉丁语词汇,有的期刊认为有必要用斜体,但也有期刊习惯用正常字体。

5. 符号&以哈佛格式引用文献时,有时仅在括号内列出出版年份,如“Gunjate and Smith (2009) observed that productivity of orchards is low when the plants are planted too far apart”。但当括号内包含多个作者,一些期刊会用符号 & 代替 and,如“The productivity of orchards is low when the plants are planted too far apart (Gunjate & Smith 2009)”(图 9)。

Default Alt text
图 9 引用多位作者时,括号里用 &,括号外用 and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与文末参考文献列表对应。除了作者和年份,该列表应包含文献的一切详细信息。

相关阅读:

******  ******

各式科研发表疑问,请关注“SCI 发表辅导”

202740amgkz73cq7nghcgz.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9813-1139063.html

上一篇:作为一名科研作者,你感受最深切的事情是……
下一篇:徐超担任开科思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收藏 IP: 115.113.120.*| 热度|

2 黄永义 强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