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清慧注:下面是吕陈君先生2012.8.31投给评论园地的文章。】
关于实数可数证明的几个关键问题
吕陈君2012.8.31
我前后作过四个实数可数的证明,但现在看来都还有问题。跟沈老师用的模型一样,即无穷层满二叉树,其每一层的节点数依次为20,21,2n-1,前n层的节点数之和∑S(n)=1+20+21+…+2n-1=2n。我要证明的是:当n→∞时,上述等式关系同样成立,即∑S(∞)=1+20+21+…+2n-1+…=2∞。
我第一个证明想得非常简单。无穷层满二叉树就是二进位制实数集,全体实数的个数为2∞,所以想当然地认为∑S(∞)=1+20+21+…+2n-1+…+2∞=2∞+1=2∞(因为∞+1=∞)。
张景中院士给我指出了第一个证明存在的问题。他指出:对任一有穷数n,∑S(n)=2n成立,但推广到无穷数∞时,∑S(∞)=2∞不一定成立,这里有一个“归纳推断问题”。张院士是行家,他说到了正点上。我自然就想到用超限归纳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超限归纳法一般并不适用于实数取值,后来我就采用了张院士提出的连续归纳法,没想到张院士很快就指出了一个反例,这彻底让我死心了:即用超限归纳法或连续归纳法之类的方法是不可能解决这一“归纳推断问题”的。
沈老师用无穷层满二叉树的遍历法来证明实数可数,其实跟我的证明存在的问题是一样的,都存在着这一“归纳推断问题”,我个人的理解是:当n→∞时,无穷层满二叉树是否就能表示出全体二进制位实数,这仍是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
我陷入了苦思之中。后来去杭州出差,在西湖美妙的湖光山色间,突然又想到了一种证明方法。这是我否证连续统假设时提出来的一种技巧,即如果我们假设自然数集N跟其无穷递归幂集合P∞(N)之间有一双射f:N→P∞(N),那么当P∞(N)≠P(N)时,即不等于N的幂集合P(N)时,则至少有一x∈N,使得x∈f(x)和xÏf(x)都不成立。但这个证明相对来说不太简洁,需要构造一个较为复杂的幂集合模型。
第四个证明就是对第三种证明方法做了简化,见《关于实数可数的一个证明及其说明》一文。当时我很得意,认为这个证明既简洁明了又无懈可击,跟论坛里的人打赌:如果谁指出我的证明有问题,我就输给每人10块钱。最近,有个网友真的指出了我的问题,看来我得输钱了,我说话算数:以后再见沈老师、何老师或论坛里的朋友时,请客都由我来买单。
这位网友指出了两个问题:一,无穷层满二叉树的节点数之和并不等于∑S(∞)=1+20+21+…+2n-1+…;二,最关键的是,我假设存在某一个数ζ,使得1+20+21+…+2n-1+…+2ζ=1+20+21+…+2n-1+…,但是否真的存在这么个数,这是需要证明的。这位网友也是位行家,说到正点上了。他提出的这个问题现在看来还不太好解决,如果退回到第三个证明,恐怕大家更难理解和接受了。
最后,我来做个小结。现在,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实数可数的严格证明。沈老师、何老师的方法都还不能让人完全信服,都存在薛问天先生说的“犯了在推理中使用未加证明的论题的错误”。而下面两个问题,需要我们详细说明。
一, 实数可数究竟是啥意思。我们平常说的“实数可数”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我们能给出实数集一个自然数编码的排列,譬如何老师的十进位制计数器模型,他依次排列小数点后101位,102位,…,10n位,…区间[0,1]里的实数,当n→∞时,他认为就把区间[0,1]里的所有实数都排列完了。
第二,但我认为,给出实数集的一个自然数编码的排列方式是一回事,而它是否能把所有的实数都排列完则是另一回事,譬如,何老师排列出来的其实都是有限位小数,它根本没有排列出一个无限位小数,所以它其实并没有排列出区间[0,1]里的所有实数来。
二,实数可数究竟成不成立。实数可数是违反数学直观的,所以我认为,实数在基本的数学意义上是不可数的。也就是说,实数集是不可数的,但如果我们构造出一个实数集的模型,该模型则是可数的。即,该模型跟自然数集一一对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数的基本演算。我们以为,该实数集模型就能表示真实的实数集,其实这是认知误区。我们构造出来的(模型)实数是可数的,而真实的实数是不可数的,即我们绝对不可能构造出所有的实数;但我们认为能构造出全体实数,这都是权益之计,没有办法的办法,自欺欺人的假设,说不定哪里就会冒出问题来了。这就是克莱因描述的“数学:确定性的丧失”。
返回 文清慧:《统…论》评论园地首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55313-593018.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