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现在的医疗模式需要改变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进步,医疗水平有了很大发展,使绝大多数疾病(包括许多疑难疾病)得到了有效治疗。但是,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全球医疗危机,迫使人们对现在这种西医为主导的、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的医学模式提出一些质疑。
1、看病贵是个世界难题。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进行了一项国际研究,4年后在1996年提出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目前医学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制造供不起的、不公正的医学”。
以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人均卫生投入最高的美国为例, 1980~1990年,美国的医疗费用从占GDP的1.2%上升至11.5%,增长了近10倍,2006年美国医疗费用已占GDP的16.8%。按这一趋势,有预测认为,2028年美国的医保体系的费用将无法满足。
在我国,看病贵、看病难是大家最关心的的问题之一。甚至可以说,很多老百姓是看不起病的。不少人治一次感冒就约花掉月工资的约30%。若得了大病,医疗费常常需要十几万、几十万,这对很多人来说,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许多人指望政府多投入来解决群众的看病问题。的确,通过医疗体制改革,国家、地方政府增加投入能大大缓解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但是看病贵的问题很难彻底解决。例如最近一位在医院工作的同志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刚提出医药分家,在大医院附近的药店就给不少医生打招呼说,今后见到您开的药方在我们药店买药,我会对您有所表示。如果医药分家不能很好解决医生故意开贵药、多开药的问题,则过度检查、给外科医生红包等问题就更难解决了。若医药费继续恶性膨胀,连美国都负担不起的医疗费,我国能负担得起吗?这样的医学模式也很难做到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2、世界卫生组织分析认为,现在的医疗模式是“错误的医学目的,必然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的误用”。“考虑到医疗服务可以获得巨大利润,情况尤其如此”。
结果是,在疾病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看病贵和过度医疗很难避免,并且会大大增加药源性和医源性疾病。有报导说药源性疾病已成为列在心脏病、癌症、肺病、中风之后的第五大疾病。美国每年因服用化学药品而伤残、致死的人至少150万人。还有报导说,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统计,在临床发病率中,约有30%属于药源性疾病。
3、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还必须做到比较公平和能够持续发展,因此就不能沿着连美国都不能持久的医学模式长期走下去。笔者认为,只有更加关注健康和疾病预防,使人不得病或少得病,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举个小例子:我国每年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儿童耳聋(发达国家不足5%,我国高达30%)就上万人,假如都由国家出钱安装电子耳窝和术后康复训练(每个费用30万元以上),就会花掉中央财政为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投入费用的(3年共3318亿元,即每年约1100亿)的3%左右。这只是抗菌素在儿童中引发的一种病,是药源性疾病的很少部分。另外,据人民网报导:“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约占出生总数的4~6%,且近年来呈升高的态势”。治疗这些残疾儿童,即使花费巨额医药费,也难以使他们全都成为正常的健康人。当然,癌症、肾衰、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需要更多的钱。此外,还要应对艾滋病、SARS、流感等。所以若不想方设法让人不生病或少生病,仅靠政府多拿钱来解决群众的看病贵和看病难,不仅很难彻底解决,甚至不能长期持续。
二、新的医疗模式中的新理念
1、把关注“健康”放在首位。与过去把疾病(或治疗)作为主要着眼点不同,设想的新医疗模式重点关注的是健康。中医药非常重视养生,说明中医是关注健康的医学。西医近年来也更加关注健康,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西方有识之士也指出: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这与中国先哲们的理念不谋而合。
不仅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生应该如此,每个人都应该如此。比如中老年人,如果每天想的是健康,知道适量运动有利于健康后,就会多运动,身体会更健康;若是把疾病(或者说治疗)放在首位,每天想的是心肺是否有病,肝肾是否有病,脑子是否有病,胃肠是否有病……,结果真的更容易生病。又如一个还没有得病的吸烟者,如果他很关注健康,在每次吸烟时,想到吸烟与健康背道而驰,就可能减少吸烟、甚至戒掉;若是从疾病考虑,正如许多烟民所说,“我都吸了10年了,仍然没有得病,还戒什么烟”,戒烟的动力就会小一些。
2、重视预防,尽量让人不得病、少得病。中医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和完善,“治未病”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主要是:⑴“未病先防”,着眼于未雨绸缪,保身长全;⑵“既病防变”,着力于料在机先,阻截传变,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⑶“瘥后防复”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其核心,落实到一个“防”字上。
近年来,西医也更加重视疾病预防。例如:增加预防医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宣传投入1元钱的疾病预防可以节省8.6元的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用等。又如抗衰老医学作为预防医学的一个新分支,近来发展很快,并且推测,如果采取加强抗衰老医学研究等措施,美国仅从延长健康生存期一项,就能获得非常巨大的经济价值。
3、要以先进理念思想为指导。中医和西医的目的都是使人健康长寿,都有自己的先进思想或理念。新的医疗模式要用它们的先进理念作为指导思想。
世界各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未曾中断过,中医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仁心仁术”是中医学的精神境界 。“仁”的意思是“仁者爱人”。
西医强调治病救人为宗旨,白求恩、林巧稚、南丁格尔等耳熟能详的、使我们敬佩的医护人员数不胜数。他们不仅医术高,而且一心为了病人的高尚品德应当发扬光大。
所以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作为医生,对病人有爱心,这是天职,要把病人的病痛看作是医生自己的病痛,必然处处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在新医疗模式中,要特别强调以它们的高尚理念作为指导思想。
这与对病人做不必要的检查、开大处方、故意开贵药,随便给病人做手术谋利。甚至违法做人体器官买卖,或者对保健品作虚假宣传以谋取暴利等成为鲜明的对比。
4、重视人的整体性和与内外环境的和谐。中医崇尚“天人合一”或称“天人相应”。即把人放在时间、地域、社会等外环境,以及人体内环境的背景下进行养生保健和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追求人与自然和社会、以及人体内部的和谐。中医诊治疾病,考虑到时间、地点、气候、饮食等外部环境因素和人的内环境(包括七情六欲等),并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辨症论治和疾病预防。
西方一些国家近年来对“自然医学”越来越重视。它的要点是:强调良好的医患关系;在进行治疗时尽量不要对身体造成伤害;相信人体本身的自然愈合能力,医生的作用是加快和提高愈合的过程;整体化治疗原则,即人是一个由躯体、精神情绪、心智、社会性和其他因素构成的整体。可见这与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
三、新医疗模式要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做支撑
1、现在和未来,离开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必将一事无成,保健和医疗也是一样。只要想一下近年来我国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巨大成绩,以及科学养生(如中医健身、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大灾之后无大疫,战胜SARS,防治禽流感和对抗甲型流感等,可以说处处闪烁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光辉。
2、笔者认为,目前以西医为主导的医学模式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是西医采用了先进技术造成的,而是医疗目的、或者说是一些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所使用的手段造成的。
西医的成就有目共睹,不能抹杀。例如,使用先进的诊断方法和设备使许多疾病能够很快确诊,研究出特效药实现药到病除,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靶向药物对一些癌症的有效治疗等,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虽然有时费用较贵,但挽救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于西医,仍然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这与一些资本家利用医药谋取暴利,以及由于一些人的金钱欲望故意多开药、开贵药、进行过度医疗、甚至弄虚作假(如改化验单)等是两回事。
3、对于弘扬中医,笔者认为,第一是中医的先进理念不能丢,要发扬。第二,现代医学(最好不叫西医)中的许多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物理、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发展的成果,它们多数是被西医先利用了,但决不是西医的专利,中医同样可以利用。正如邓铁涛老教授所说:“过去认为医学只是自然科学,是生物医学,现在才加上心理与社会,是一大进步,仍不够。”“中医是天、地、生、文、史、哲、艺术的综合体,多学科相合才能帮助中医之发展”。中医要尽量吸纳、利用所有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使其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要警惕有人利用中医来谋取不正当利益。
4、笔者认为,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还应包括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因为健康和医疗是涉及所有人的重要事情。在这么大的系统工程里面,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与支持,即使是好事,也不一定有好结果。
四、初步设想的健康医疗新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初步设想的健康医疗新模式是:把关注健康和重视预防放在首位,以先进的健康医疗理念作为指导思想,采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充分发挥先进的组织管理和政府坚强领导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努力,逐渐做到使中国的广大群众不得病、少得病。由于得病少了,医术精了,医务人员能够处处为病人着想,加上国家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落实,在体制上、经费上更加关注人们的健康和医疗,因此得病后能够看得起病和看好病。同时,医疗费用维持在政府和绝大多数人能承受的范围内,实现健康医疗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如果用三个“先”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X”分别表示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组织管理,可以把此医疗模式简称为“健康3X”模式。
结束语:健康医疗模式是个非常重要和宏大的问题。医学模式的改变是一个非常困难、复杂和漫长的过程,没有政府和全国人民的长期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上面只是笔者的一些初步想法,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提出这个想法,是希望引起对此问题的关注。当然,对于文中的错误,能得到专家学者和同志们的批评指正,笔者将诚心诚意地欢迎和感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