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则天序,人循序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782219 读书,思考,写作,交流,会友

博文

白对虾传奇(1)一、刘瑞玉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已有 4973 次阅读 2012-7-11 07:59 |个人分类:海洋强国|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style, xml, 传奇, 白对虾

白对虾传奇1  

一、刘瑞玉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刘瑞玉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甲壳动物学家、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早在1952年,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童第周主任的安排,刘瑞玉和吴尚懃、白雪娥就在天津塘沽进行中国对虾产卵习性、生活史和幼体培育研究。19531956年,刘瑞玉、吴尚懃进行了室内对虾人工培苗实验,环境因子基本搞清,而幼虾饵料问题未能解决。刘瑞玉首次搞清了中国对虾生活史,为后来的对虾实验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1960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吴尚懃、娄康后、童保福、何进金等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解决了亲虾的提前产卵、幼虾的培育、亲虾及幼虾的饵料、水质因子等人工培育对虾幼苗的关键问题,于 5月间在室内人工条件下,培育出第一批仔虾,并总结出一套对虾人工培苗方法。6月,水产部在青岛召开了对虾人工培苗现场会,推广这一科研成果。但此后十多年,未能解决大量人工育苗生产问题。

1980年国家水产总局组建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攻关领导小组,组织该局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单位,在技术指导刘恬敬、刘瑞玉等的指导下,开展了中国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试验。1981年即培育出虾苗 5.1亿尾,达到了“工厂化育苗”批量生产的目的。对虾工厂化育苗的成功,为产业化养殖对虾提供了充足的虾苗,从而促成了以养殖对虾为中心的中国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

1984年,刘瑞玉访问日本,在与日本同行的交流中,了解到1983年美国养殖对虾就已居世界先进行列,决定派人去美国学习对虾养殖。经过多方联系,1987年初联系到美国Texas 大学的Arnold教授,希望能派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研究员作为访问学者去他的实验室工作,同时邀请Arnold教授夫妇访华。19877月张伟权接到美国Texas 大学的邀请,赴美合作进行白对虾的研究工作。

1988年我国大陆的养虾业年产量已达20万吨,居世界首位。1988年时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的刘瑞玉赴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访问时,所长劳伦斯告诉他台湾虾病正在流行,“养殖的斑节对虾因病已大都死亡”。刘瑞玉听到这一信息后,感到震惊和忧虑。台湾养虾总产量排在我国大陆和泰国之后居第三位,突然全部死亡,震惊的是台湾的虾病如此厉害,众多的防治措施竟然毫无作用!忧虑的是我国大陆养虾业与台湾虾病发生前完全一样,也正在处于蒸蒸日上的黄金时代,恐怕这种悲剧会降临到大陆养虾业。

台湾养殖的对虾品种主要是斑节对虾,大陆养殖的主要是中国对虾和斑节对虾,都是原产本海域的对虾。刘瑞玉预感到危机,所以他估计台湾的虾病极可能会波及到大陆,或者大陆养虾业也会遇到类似的虾病,所以必须要提前预防,以战胜可能会发生的流行性虾病,保证我国的养虾业健康发展。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就是积极提前预防疾病,历来是智者战略上的高瞻远瞩。

刘瑞玉是一位生物学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生物学方法。他想,要引进一种远离亚洲的抗病力强的对虾,来抵挡虾病流行。虾病防治既然回天无术,绕道而行,引进世界上抗病力最强的虾种,作为一种补救措施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白对虾原产于美洲热带海域,在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Sonor)一带海域,以厄瓜多尔沿岸的分布最为集中,当时是和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同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主导虾种之一。白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低、环境适应性好,抗病力强,繁殖周期长,肉质细嫩,加工出肉率高等优点,很快被世界各国纷纷引种试养。

刘瑞玉认为白对虾是适合引进的虾种,所以马上写信给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研究员,请他引进白对虾。张伟权接信后,19887月回国,带回17尾白对虾虾苗。就此,拉开了中国白对虾养殖的序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4364-590960.html

上一篇:白对虾传奇 (0)
下一篇:白对虾传奇(3)三、张乃禹科学育苗,规模生产
收藏 IP: 182.40.18.*| 热度|

3 钟炳 郑融 于春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